首页 黄帝内经 下章
方盛衰论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

 黄帝答曰:从左,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夏归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问曰:有余者厥耶?

 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不得,求不审,五部隔无徵,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 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三绝,三微,是为少气。

 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舩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此皆五藏气虚,气有余,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以在经脉。

 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藏度,度,筋度,俞度。气尽,人病自具。脉动无常,散,脉不具,诊无常行,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之后世,反论自章。

 至虚,天气绝;至盛,地气不足。,至人之所行。并者,气先至,气后至。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首,诊合微之事,追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是以切不得,诊消亡,得不得,守学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知醜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起所有余,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濇,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译文

 雷公请问道:气的盛衰,哪一种是逆?哪一种是顺?

 黄帝回答道:气主升,其气从左而右;气主降,其气从右而左老年之气先衰于下;少年之气先盛于下,其气从下而上。因此夏之病见脉,一,则为顺为生,若见脉,如秋冬之令,则为逆为死。反过来说,秋冬之病见脉,以,则为顺为生。所以不论气盛或气衰,逆则都成为厥。

 雷公又问:气有余也能成为厥吗?

 黄帝答道:气一上而不下,两气不相顺接,则足部厥冷至膝,少年在秋冬见病则死,而老年在秋冬见病却可生。气上而不下,,则上实下虚,为头痛癫顶疾患,这种厥病,谓其属,本非盛,谓其属,则又非盛,五脏之气隔绝,没有显著征象可,好象置身于旷野,负居于空窒,无所见闻,而病势绵绵一息,视其生命,一不满一天了。

 所以,气虚的厥,使人梦多荒诞;厥逆盛极,则梦多离奇。三之脉悬绝,三之脉细微,就是所谓少气之侯。肺气虚则梦见悲惨的事物,或梦见人被杀血,尸体狼籍,当金旺之时,则梦见战争。肺气虚则梦见悲惨的事物,或梦见人被杀血,尸体狼籍,当金旺之时,则梦见战争。肾气虚则梦见舟船淹死人,当水旺之时,则梦见大火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土旺之时,则梦见作恒盖屋。这些都是五脏气虚,气有余,气不足所致。当参合五脏见证,调其,其内容已在《经脉》篇中论述过了。

 诊法有十度,就是衡量人的脉度、脏度、度、筋度、俞度、揆度它的虚实,对病情就可以得到全面了解。脉息之动本无常体,或则出现而有偏颇,或则脉象搏动不明显,所以诊察时也就没有固定的常规。诊病时必须知道病人‮份身‬上下,是平民还是君卿。如果对老师的传授不能全部接受,医术不高明,不仅不能辨别逆从,而且会使诊治带有盲目和片面,看到了一面,看不到另一面,抓住了一点,放弃了另一点,不知道结合全面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所以诊断就不能明确,如以这种诊断方法授给后人的话,在实际工作中自会明显地暴出它的错误。

 至虚,则天之气离绝;至盛,则地之气不足。能使互济交通,这是有修养的医生的能事。之气互济交通,是气先至,气后至。所以,高明的医生诊病,是掌握先后的规律,根据奇恒之势六十首辩明正常和异常,把各种诊察所得的点滴细微的临资料综合起来,追寻的变化了,了解五脏的病情,作出中肯的结论,并根据虚实纲要及十度来加以判断,知道了这些,方可以诊病。所以切其而不能了解其,这种诊法是不能行于世上的;切其而不能了解其,其所学的技术也是不高明的。知左而不知其右,知右而不知其左,知上而不知其下,知先而不知其后,他的医道就不会长久。要知道不好的,也要知道好的;要知道有病的,也要知道无病的;既知道高,亦知道下,既知道坐,也要知道起;既知道行,也要知道止。能做到这样有条不紊,反复推求,诊断的步骤,才算全备,也才能永远不出差错。

 疾病的初期,见到气有余,就应考虑其正气不足,因虚而受;检查病者的上下各部,脉证参合,以穷究其病理。例如形弱气虚的;主死;形气有余的,脉气不足的,亦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的,主生。所以,诊病有一定的大法,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一举一动,保持很好的品德;思维敏捷,头脑清静,上下观察,分别四时八节之,辨别气中于五脏的何部;触按其脉息的动静,探切尺部皮肤滑涩寒温的概况;视其大小便的变化,与病状相参合,从而知道是逆是顺,同时也知道了病名,这样诊察疾病,可以十不失一,也不会违背人情。所以诊病之时,或视其呼吸,或看其神情,都能不失于条理,技术高明,能保持永久不出差错;假如不知道这些,违反了原则真理,谈病情,妄下结论,这是不符合治病救人的医道的。 N6ZWw.Com
上章 黄帝内经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