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登基大典、大宋初立
显德七年,正月初五
,皇宫之中。
因为被盛大的喜事给盖住了,所以大伙儿都不察觉,这时候一个慌慌张张的内侍去了宫掖禀告给内侍总管。
那名内侍凑过张德钧耳边,窃窃私语了一番。
张德钧惊叫道:“甚么?你是说曹王失踪了?怎么回事?”
服侍曹王郭熙让的内侍一副惊恐的样子道:“昨晚小的不知道怎么回事,然后后头就被人一打就不省人事了,今
一早服侍曹王的婢女见到曹王不见了,感觉四下去找,可是毫无发现。”
张德钧连忙意识到事情不妙,或许宫中还残留这前朝的余孽,立即放话下去,让那名内侍在宫中加派人手,在仔细寻寻看,或许是曹王殿下贪玩,处在别的寝宫内,“你还愣在那里做甚?先派人继续寻找,咱等陛下前来再行告知此事。”
“是,小的告退!”
————————
今
一早,天气和煦,阳光明媚,天空现出一派祥和之象,春风吹在脸上也是惬意。
由内侍去开封赵匡胤府上通传新天子登基一事,而此刻大伙儿都忙准备新皇登基的准备。
张德军随着传旨的大臣一道出宫,随即到了赵府之上,将曹王失踪禀告了新帝赵匡胤。而赵匡胤听说了此事,连忙派了武德司之人暗中调查,对外不必宣传。
曹王失踪一案在当时成为宫掖之中一件重要事情,而赵匡胤下令所有人不得
秘密,此事成为宫讳秘密,口有
忌,不得随意提及。
而赵德昭觉得此事疑点重重,他私底下也派了长
堂的密探,让他们时刻注意暗中跟踪曹王的行踪,然后汇报给他。
之后赵家人坐上天子皇家仪仗,高高兴兴地去了皇宫。从今
起,赵家人要拜别居住多年的赵府,入住皇宫。
接下来就准备新皇的登基大典了。
赵德昭走在熟悉陌生的皇宫中,今
皇宫之内一片张灯结彩,
云祥和。
百官朝贺、钟鸣鼎沸,而各国使臣恰好尚在开封,同样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日子。
在大殿的广场之上,已经搭起了一个高高的祭坛,四周用红绸子点缀,整个祭坛差不多高九丈五,取的是九五至尊之意。
九十九阶台阶沿着祭坛一直往上,祭坛下首,站立着披甲执锐的士兵,手举着仪仗用的方天画戟,擂鼓嗡金锤,挥动大关刀,笔直地向着天空,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十分刺目。
所有的文武百官皆在殿外广场两侧站着,中间空出一条御道。他们今天出奇的有精神,新皇登基,大家都早早聚集在了崇元殿广场之上,等待新帝赵匡胤举行登基大典。
不远处赵匡胤的銮驾终于到了,之后赵匡胤等人从銮驾之上走了下来,他今
身着了一身戎装,旁边是赵弘殷,后边依次是赵匡义、赵匡美、赵德昭等家眷,范质、王溥等顾命之臣。
此刻广场两侧的司官,手执“净鞭”之后一阵阵“净鞭”响起,此物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
百官侧目,
接新帝的到来,而此刻崇元殿前石阶之上,符太后和小皇帝一左一右,皆身着帝后礼服,而身边站着皇帝的内侍官,此人正是那
投怀送报之人。
他见到新帝到来,低着头。
接着由主持礼仪的官员,宣布登基大典开始。
今
符太后和小天子皆出席,昨夜已经按照准备好的一切进行。
然后小皇帝在符太后的搀扶之下,从汉白玉的石阶之上走下,然后走上祭坛。
而之后百官都按班站好,内侍立刻就开始按照圣旨宣读了起来:
“天生烝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让,三王乘时而革命:其极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有归。
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太尉,秉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恪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讨,厥绩懋焉。
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歌狱讼,归于至仁。应天顺人,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呜呼钦哉,祗畏天命。”
此乃以大周之名义发布的最后一道诏书了。
赵匡胤接受旨意,然后登上祭坛,接受禅让,之后郭宗训取下头上的皇冠,放在了托盘上。
随后左右的主持礼仪的官员将象征皇帝的龙袍披在新帝赵匡胤的身上,然后又给他带上皇冠。
群臣听得是如痴如醉。他们全部都跪倒在地,山呼吾皇万岁。
接着就是献牲礼了,刀斧手手起刀落,三只活动物就这样身首异处,殷红的血直接像
泉一样
出老远,沾
了铺在地上的红色地毯。
接着宣徽使引赵匡胤坐上龙墀向着北面拜受,然后被宰相扶掖着升殿,先是东向,回到南向,即皇帝位。
礼成之后,文武百官,各国使臣皆三跪九叩,山呼万岁,赵匡胤按照古礼,来个三请三辞,大臣们上表请赵匡胤登基,赵匡胤不答应,群臣再次劝谏,如此往返三次,接着赵匡胤才勉为其难的答应。
接着赵匡胤步入殿内,百官使臣跟随其后,赵匡胤入了殿内,坐在龙椅之上。
昨夜跟自己的儿子赵德昭商量了一下,然后赵德昭说了一下周室的善待问题,毕竟曾为周臣,所以今
赵匡胤让身边的内侍宣召,第一件事情不是大封功臣,也不是更改国建元。
而是,奉周主郭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到西京洛
,奉养终身,同时他们的一切的待遇都是维持原样,只不过他们不能住在开封了。
于此同时,殿内原本同时周臣,听说新皇帝不但不杀旧朝的皇帝,反而让他们享受原来的待遇,这是亘古没有的,看来新帝赵匡胤的做法还是不错的,文武百官非常放心。
关于新帝赵匡胤力保世宗皇帝的遗孤遗孀,范质、王溥等大臣他们认为新帝的这个做法非常仁慈,全都跪倒在地,皆呼:“吾皇仁德!”
赵德昭此时站在文武百官之队列之中,然后殿外好似来了王朴,赵德昭的恩师。
此时他怒气冲冲,步入崇元殿殿堂。
“王相公,你怎么来了?”队列之中的文武百官惊疑地问道,王朴因病已经有好几
未上朝了,众人还以为他应该不知道这件事情,整个朝堂之上官员私底下开始窃窃私语,众人皆在暗中为他捏了一把汗。
“我为甚么不能前来,吾乃周臣,侍奉周皇,今
即来此,当是问问赵点检,为何对待儿孤寡母如此,莫非忘了他是先帝最信赖的
军大将!”王朴不称呼赵匡胤为陛下,反而称呼他为点检,那种被蒙在鼓中,而眼睁睁地看着先皇的大业断送在别人的手中,而且还是他身前信任之人,所以他就有义务这么做了。
赵匡胤的听闻脸上有些不自在,可是王朴这个人的
子他是知道的,直言不讳,所以赵匡胤的面上旧笑容满面。
然后周围的一些官员却呵斥道:“王相,不得在新君面前无礼。”
“我无礼,是赵点检无礼吧。赵点检好威风,如今当了天子,你这是置世宗皇帝于何地?”
范质在队列之中呵斥道:“大胆王朴,陛下方才已下诏善待世宗遗孤遗孀,尔等没听见乎?”
“是吗?哈哈哈…假仁假义。”
而旁边的赵德昭见到自己的老师如此说,他却不能出面,因为所有的事情,他十有九成是他计划的。
范质怒号道:“放肆,你这老匹夫。陛下仁慈,已经下诏安抚周太后、郑王与旧臣。陛下,王朴一番言论已经危及陛下天威,不如将王朴…”
朝臣队列,赵德昭听闻范质的这句话,他急忙站了出来,道:“父皇,不可,王相虽事旧主,可是他的一番衷心,天地可鉴,
月为表,为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从私事上讲,王相还是德昭的恩师,今
乃是国家盛事,不可呀。所以请父皇勿要伤了良臣之心。”
王朴转过头来,他看着赵德昭,然后说道:“赵点检有子如此,真是幸事。刚才多谢昭儿的一番话,我王朴罪有应得,冲撞了新帝的大典,今
真是羞愧我心,可是先帝没有亏待点检你啊,你为何要篡夺他人江山?”
这时候赵德昭继续说道:“老师,我父亲他是迫不得已的,若非如此,则
兵早就踏破开封城了,恐怕世宗皇帝的子嗣皆危矣。你若是要报仇,就冲着昭儿好了,你杀了我就能一
心头之恨了。”
“你——”王朴当然不能下手杀了赵德昭,赵德昭毕竟只是一个孩子,又是他学生,他下不去手。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文武百官在一旁捏着一把汗。
赵德昭摸准了王朴的心思,而他方才就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件事情,今
毕竟是自己爹爹的登基大典,而王朴又是自己的老师,两边他都想妥善处理,而他一思量,忽然想到京剧中“斩龙袍”的事情,随即他想了一出“斩龙袍”
赵德昭忽然之间跪倒在地上,恳求道:“父皇,儿臣有一事恳求?”
“昭儿,甚么事情?”赵匡胤看到自己的儿子跪在地上,他疑惑不解地问道。
“儿臣恳求父皇将身上的龙袍
下,然后让王相用剑将此砍断,唯如此方能解王相的心头之恨。这样也就避免了王相伤害父皇,而王相也报了大仇。岂不两全其美!”
殿下的文武百官听闻,皆认为皇子赵德昭的方法不错,随即赵匡胤
下龙袍,然后从龙椅上走了下来,将龙袍展开,然后将御剑交给王朴。
而王朴觉得赵德昭的意见不错,毕竟如今周室已经定安,确实是赵匡胤下旨善待着。
王朴接过赵匡胤手中的剑,然后看了一眼赵匡胤,之后就挥剑一刺,龙袍被斩成两截,落在地上,而此刻王朴的心头之压抑也解决了,他连忙跪倒在地上,道:“吾皇仁慈,王朴信服,方才失礼之处,请陛下责罚。”
赵匡胤不怒反喜,他从地上扶起王朴,而王朴则是恭恭敬敬,不敢一丝一毫地出差错。
赵匡胤道:“方才王朴的一片忠心赤胆,天地可鉴,我赵匡胤得臣如此,是我的幸运,今后王相公就继续担任官职,顺便督促我那儿子。”
“多谢陛下不杀之恩,臣王朴叩谢陛下,今后必当任劳任怨。”
大臣们松了一口气,赵匡胤先前已经善待了周室,如今王朴在君前失态,赵匡胤也原谅了他,此时殿内的大臣们皆对新帝十分佩服,有君如此,是为人臣子之大幸啊!
而各国使臣在看到新帝仁慈的同时,他们心中也在对比自己国家的君主,忽然发现在这个国家为官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可是这只是心里想想罢了。
国号是一个国家之象征,昨夜赵匡胤跟自己的臣子、家人商量了一下,打算以自己在宋州当归德军节度使,取“宋”为国号,然后将显德七年改为建隆元年。
而今
进行了大半
的登基大典,已经把众位文武大臣、各国使臣,累了个半死,之后登基大典终于结束了,大家各回各家。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五(庚申年乙巳)大宋初立。
赵匡胤自正月初三
“北征”到初五
建宋,仅仅两天!
次
,朝堂会议之上,正式开始封赏。
王朴为宰相,兼任太子少保;
宰相范质为守司徒、兼侍中;
王溥,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魏仁浦为尚书右仆
、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吴廷祚同中书门下二品。
杨凝式为太子少保。
苗训为检校工部尚书、翰林天文。
其余官员由吏部安排钦此。
“谢陛下。”
文官任命完毕,接着便是武官。
诏曰:
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
任原义成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
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
武信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为镇安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
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
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龙捷右厢都指挥使赵彦徽为武信军节。
…
楚昭辅为军器库使;
校尉王彦升为京城巡检;
韩通,追赠为太师。
官员任命完毕
接着赵匡胤拜自己的老爹赵弘殷为太上皇,杜氏为皇太后,封自己的夫人贺氏为皇后,册封自己的长子赵德昭为殿前副都点检、梁郡王,领枢密院;
改赵匡义名字为赵光义,封赵光义为殿前都虞侯,遥领严州刺史;赵匡美为赵光美,封赵光美为步军指挥使,遥领杨州刺史;赵月娘为燕国长公主,再嫁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赐府第于兴宁坊。
初九,赵匡胤领赵德昭手捧玉册给祖先加谥号。
高祖父被尊为文献皇帝,庙号僖祖。高祖母崔氏被尊为文懿皇后。
曾祖父被尊为惠元皇帝,庙号顺祖。曾祖母桑氏被尊为惠明皇后;
祖父被尊为简恭皇帝,庙号翼祖,祖母刘氏被尊为简穆皇后。
…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