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二十四监 下章
第五十一章白铜大钱
 “好,胡桂诚朕赏你一百两银子,下边的宦官和工匠每人五两,好好的和大家乐呵乐呵去吧。”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把手里的卫生纸递给了旁边的宋应星。

 宋应星好奇的拿着这团的卫生纸,看看是那么的洁白,闻闻竟然还有淡淡的香味。不由的用眼神询问。

 “是朕在烘干的阶段加的檀香,所以有了些许的香味。现在不干,还看不出来效果,估计得晾个几天,到时候我们大明朝的所有人的股都不会再受罪了。哈哈哈”朱由校高兴的笑了笑,卫生纸可还有一个大杀器,卫生巾,嘿嘿,这事可不能自己办,得找个人来顶,否则大臣们知道了那还不反了天。

 “好了,大家都辛苦一天了,休息吧,明天朕还要去南宫校场,还要上朝,唉。”

 这时天已经黑了,趁着月亮的光辉,朱由校就带着人开始往回赶了。幸好还有月光,倒是没有摔着。赶回了京城,皇上回城再晚也得开门,进了城,朱由校就让宋家兄弟和田尔耕回去休息了,特别是田尔耕白天还有任务呢。虽然是晚上,但朱由校还是感觉了一下京城这个地方的脏差来,唉,卫生要跟上啊,后世说李自城打běi jīng时,běi jīng的人都因瘟疫死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就这个卫生条件,人口密度又大,真来个**,死些人也是正常的。

 但在进皇宫的时候,朱由校突发其想的放弃了从**进宫,而要改从北边的地安门(明代的时候称北安门,清朝的时候才改的名。)经过,这让旁边的大汉将军们都不解,但没办法只能听从,晚上人也少,放开了马蹄跑就是了,片刻时间就到了北边的地安门。朱由校认真的看了看这个从来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的建筑。地安门也是běi jīng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xìng建筑之一,是皇城的北门,**则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地安门是běi jīng皇城四门之一。的确雄伟壮观大气磅礴,砖木结构之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四梢间各宽4。8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门内大道两侧有米粮库、油漆作、花炮作等机构。地安门内左右两侧各有燕翅楼一座,为二层楼。中国是一个崇尚九这个数的国家,9代表着圆满、终极,所以京城有九门之说,元大都建的这个中轴线,明朝也沿了过来。几次打北平的时候,都保留了下来,唯独是我在打下北平后1955年给拆了。当时,因为一些社会名对拆除地安门持反对意见,zhèng fǔ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统统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坛上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rì后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之议从此也就泡了汤。将近50年过去了,如今在天坛北门内尚残存有少量地安门拆下来的残砖、废石和破旧的琉璃瓦,又因为没有留下实测图纸,移建地安门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好象当时就有不少人名呼吁不让炸的。说什么今天拆明天就后悔的话,但也于事无补。在经过了几十年后,这句话应验了,听说zhèng fǔ要重建地安门。唉,真是浪费啊。所以朱由校突然想见见这个从来没有看到的建筑。

 收拾了感慨万端,到了宫里简单的睡了个觉,迷糊之中被人叫醒了换好了衣服,上朝,本打算糊弄一下走个过场,赶快去南宫看自己的亲军,也吩咐了田尔耕先去那边盯着,但今天却有太多的工作了。

 大学士顾秉谦带领着一众大臣开始闹罢工:“吾等自劾,燮理无状求赐”没办法,田尔耕提出的爆炸为**论,让他们不了。

 “天任德不任刑,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为也,今地yīn也,西南为坤又yīn方也。当仲夏盛之月而声出地中灾起yīn位。此yīnjiān刑jiān德之象也。”这个不知是谁的大臣也开始攻击了,一上来就拿这些yīn之类的八卦说事。

 看着皇上根本没接招,黄立极也充当了急先锋:“启奏皇上,今宜圣谕首举停刑一节,同符任德之化请敕在京各衙门重大狱情,经奉明旨者,俱开送法司分别具奏,速与发落。在外责成抚按有司不许yín刑以逞,庶天心嘉悦矣”这是提醒皇上给群臣也搞个台阶下来,只要你的把刑询供的事撤了,大家就不闹了。

 朱由校是真心的利用这个机会,准了他们的辞程,走就是了,如果大明一个当官的没有,也不用收税了,搞不好李自成他们也不闹了。但最后还是忍了下来,挽留吧。果然这一妥协,大臣们都留下了,而且留的那叫一个痛快,是啊,能不痛快吗?朱由校的爷爷万历老爷子那是一点不来虚的,只要人想辞官,立刻就是一个准,不带犹豫的,那还有敢辞的?要说这些大臣还真不要脸。谈到狱情的严刑供之说,应该是针对东厂和锦衣卫吧。虽然朱由校是个相对仁慈之人,但绝对不是傻瓜,放着这个利器不用,扔下了又拿什么和这帮文官们斗。现在还有着老魏这样的狗,董其昌一个在家休养的闲官,都敢当面骂他与民争利,要是没了一点怕并没有,还不得跳了脚的骂娘娘?装糊涂吧。

 接着就是发行的天启通宝背十?一两白铜大钱的事了,百姓们对这种大面值的钱不感兴趣,所以提出议议。

 首先是督理钱法户部侍郎靳于中的发言:“启奏皇上,现在大钱民不愿行,必有所以不行之故,不体察其故,而惟以三尺绳之,其势可暂不可久。臣访之通衢询之众,见一行止之疑宜释也,合无明示,今以后未铸者永罢不铸,现行者永行不止,一远近之阻宜通也。民用不产于一处,行钱当散于四方,合无普行各府州县均用一多少之事宜平也,大钱以一当十原充十文之用,近rì有买三五文货物者,亦持大钱反令卖主按数找偿,则喧嚣滋起矣,合无谕示、、、、、”这一番话说完,朱由校开始的时候还明白一点,就是百姓不愿接受这种以一当十的白铜大钱。至于解决方法是没太明白。但货币是一种国家信用这是必然的,但明朝有信用之说吗?有也算是没有了,宝钞的发行这么好,结果呢?让百姓们当了废纸了,不是银本位,大家都不接受,虽然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了,但有什么用?

 接着又是几个人的发言,大体上也没提供什么方法。把魏忠贤叫过来一解释,朱由校才知道其中的原由,原来朱木匠的爸爸因为只在台上一个月就死了,所以没铸钱,朱木匠在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此钱为小平钱。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所铸钱币主要用于军需,军队的铸钱炉只保留西北三镇,东南的一律取消,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铸造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jīng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了解了情况就好办了,朱由校开始说:“众爱卿,民间不喜欢用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铜钱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但面额却大,老百姓不信任引起的。这样,朕有一个方法大家来议议。停铸了这些地方的所有钱局,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这样可不可以?”

 “回皇上,圣上的提议当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朝廷却没有这么多的白银拿出来兑换啊,”施来凤大倒着苦水,其他的文臣也纷纷的附和着。

 户部尚书李起元站出来说:“回皇上,现在的户部因为赈灾的原因已经没有多余的银子了。”

 “施爱卿、李爱卿那朕就不明白了,这些大钱均是户部‘钱法堂’所造,那其中得到的利润也应当是户部得到了,怎么又不肯把钱拿回来了?那得利的银子呢?”朱由校当然知道发行货币是赚钱最快的方法了,既然百姓不愿意,那就再换回来就是,而落在民间的哪里会更回来,基本上也落一下不赔不赚的局面。

 各位衣食父母,看的了投个票,不的话在评论区提出来。谢谢各位的点击、收藏和推荐。 N6ZWw.Com
上章 大明二十四监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