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风波
关于浙江都督朱瑞再次宣布中立,袁世凯在情绪上多少有些波动。
对于朱瑞,袁世凯无话可说。他这种人你还指望他抗战到底吗?没有反水说明这个同志原则
还是很强滴。
战争进入11月,南北双方私下都较着劲,英国人如同皮条客一样,勤快地来往于安庆与北京之间,转达着两位领导人和平诚意。
在安庆杨洪森第一次提出“和平”两字,不过这是有条件的和平,为此杨洪森开出了诸如:签订停战协议、严惩战争罪犯、恢复临时约法,废除终身制大总统,释放政治犯等等。
北京方面对安庆也做出积极的表态以显示北京府政的“和平”诚意,但是在具体协议中北京府政只同意与社会民人
就停战事宜谈判,对谈判涉及的其他问题不予考虑。
北方的各种报纸开始大肆鼓吹和平,敦促安庆方面接受央中的六点和平方案。
六点方案可是说是老生常谈,重要的就四项:取消立独,立即停战,撤出军队,接受整编。
这套方案在英国代表雷曼看来纯粹是扯蛋“安庆方面绝不会同意。”
“你认为我会同意吗?”杨洪森冲着雷曼微微一笑。
“谈判是双方意思的表示,亲爱朋友,您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作为下一步谈判的基础。”雷曼侃侃而谈。
“我的朋友,你来往安庆与芜湖之间数趟,为和平竭尽全力这让我很感动。但是你也应该看的出来,北京府政完全没有和平的诚意。我的朋友,不是我杨洪森想打仗,我也是没有办法啊!”雷曼耸了耸肩“作为您多年的朋友,我同情您现在的境况,但是我也有我必须坚持的立场。”
“那么看你的面子上,我愿意适当降低我的条件,安徽、江西的都督社会民人
人出任,我们放弃苏北、河南、湖南的部分县城。”杨洪森起身在地图上大致地指点了下“具体的内容我们可以坐下来进一步磋商嘛。”
雷曼摇了头摇“您了意见我会转达到北京的,不过,那位袁总统不会同意这个方案。据我所知,他的底线是双方恢复至1913年7月前的实际控制状况下。”
“那他实在是太没有诚意,我们只有将战争进行到底了。”杨洪森与雷曼携手回到了沙发上。
“我的朋友,如果战事一直爆发下去的话,将会影响到我国在华利益,到时我国府政将不得不联合其它各国干预此事。”雷曼试图从另一角度去探查杨洪森的底线。
杨洪森笑了“如果真的到那一步的话,各国在华利益只会受到更大损害。”
“我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甚至超过我的祖国,看到中国再次陷入战火之中我倍感心痛。”雷曼悲天悯仁地说“我希望,我真诚地希望和平的曙光再次降临在这片神奇土地上,让中国,让中国百姓不再受战火之苦。”
“我代表社会民人
,代表中国民人对您,对英国府政为和平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我衷心地希望和平能早一天到来。”杨洪森一脸真诚说道。
袁世凯拒绝杨洪森的和平条件,对于外国府政的武力支援,袁世凯同时婉言拒绝了。
中国人的事情,还是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的好。
在得到袁世凯的明确拒绝和平条件后,南北各大战场新一轮备战又开始了。
杨洪森在合肥会见的宋教仁,双方共同致电孙中山,请他回国主持大局。
此时,国内的局势已发生重大的变化,福建立独并且加入了“讨袁”浙江宣布中立,革命斗争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获悉国内来电,孙中山满心
快,致电杨洪森的用词比亲兄弟还亲。在日本的孙中山已做好了回国的一切准备。
孙中山还未动身,其回国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袁世凯担心孙中山的回国可能会导致国内新一轮的“讨袁”高
。为了阻止孙中山回国,其派出了暗杀团前往日本。袁世凯同时请日本府政协助追捕政治犯孙中山。孙中山在日本朋友甚多,黑白两道都有,连日本高层都有,不少日本人与他称兄道弟。
针对北洋府政派出的“暗杀团”革命
人组成了“刺客击退团”日本青年军人也加入其中,北洋府政在日本暗杀行动已失败告终,孙中山回国已成为无法阻止的事实。
对于国内的形势孙中山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四川、陕西、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河南革命
仍在继续“讨袁。”在他乐观的表面却是内心苦闷,因为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国内,而不是在千里之外的日本。他开始反思起革命以来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孙中山认为革命的失败,并非袁氏兵力强大,根本原因在于国民
人心涣散,不够团结,不奉令行事。
就拿起义来说,起议后步骤凌乱,号令不能统一,事
魁不予服从。正因为这种种的原因,他所领导的革命才遭至失败,遂决定对国民
进行一次大手术,对此反对的声音很多,使得改组计划不能推行,愤怒的孙中山决定辞去国民
理事一职返回国内,这招丫地实在是太狠了,包括黄兴在内的高层人士不得向孙中山妥协。
孙中山认为社会民人
的那套入
审查制度不错,预备
员制度太有创意了,尤其是那套主民集中制度他很欣赏。总之,孙中山想把杨洪森在社会民人
的那套较为成
的东西给嫁接过来。可是黄兴等人却不能苟同,对于服从孙中山一人命令,搞专政表示异议,认为
员入
并非为某一领袖服务,而是效力于革命事业。孙、黄矛盾渐显,有感于孙的强硬态度,黄兴以治病为借口走人,而孙中山则另立山头。
对于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
”之事,杨洪森表现的积极主动,安惠民在海上致电孙中山,传达了杨洪森急切期盼社会民人
与中华革命
两
合并事宜,希望孙先生回国后共同决断此事。
孙中山此时还在为很多老同志不愿加入“中华革命
”之事表情耿耿于怀之时,听闻杨洪森希望与生新的“中华革命
”合并,精神为之一振。
“中华革命
”的组建让国内的国民
一下分成两派,其中宋教仁、谭人凤、柏文蔚等人明确表示拒绝加入。
杨洪森为此与宋教仁进行了时长谈,宋教仁同意对现在国民
进行二次改组,而杨洪森的意思是推倒了重盖,至于
派的名字可以继续沿用“国民
。”
杨洪森与宋教仁一个崇尚专政,一个致力于要主民,杨、宋的矛盾顿时公开化。
随即以宋教仁、谭人凤、柏文蔚为首的反对派在安徽政治生活中不断受到排挤。杨洪森更是以“实行实真的三主民义”为口号,将国民
分成两派,即左派和右派。
拥护、服从孙中山领导的是左派,与之相反的就是右派。
《
进报》上刊登青年革命军人的“炮轰**革命右派集团的宣战书”在社会上掀起风波。虽然报纸上没有点名,但是谁都知道,**革命右派集团的暗指就是宋教仁,谭人凤、柏文蔚等人,这些人都是明确表示拒绝加入“中华革命
。”
宋教仁、谭人凤、柏文蔚等“右派”军政要员受到剧烈地冲击,他们不得从较
感的工作岗位的退出来,但是杨洪森却表现出了身为革命者的伟大
怀,对他们进行了适当地留用。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