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章
0381-0390
 [381]

 在这个世界上的无数国家民族中,要排聪明程度,中国人绝对可以排在前几位,而其最大的智慧之一就在于变通。这样做不行,那就换个做法,反正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所谓此路不通,我就绕路走,正是这一智慧的集中体现。

 朱高炽没有改动父亲的大学士品位设置,却搞了一套兼职体系。

 他任命杨荣为太常寺卿,杨士奇为礼部侍郎,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同时还担任内阁大学士。这样原先只有五品的小官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员,办起事情来也就方便了。

 目的达到了,父亲的制度也没有违反,从此这一兼职制度延续了二百多年,并成为了内阁的固定制度之一。

 这类的事情在之后的历史中比比皆是,每看及此,不得不为中国人的智慧而惊叹。

 登基后的朱高炽并没有忘记那些当年和他共患难的朋友们,洪熙元年(1425),他用自己的行为回报了他的朋友。

 在一般人看来,皇帝回报大臣无非是赏赐点东西,夸奖两句,而这位朱高炽的回报方式却着实让人吃惊,在历代皇帝中也算极为罕见了。

 同年四月的一天,朱高炽散朝后,留下了杨士奇和蹇义,他有话对这两个人说。

 在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之中,无数人背叛了他,背离了他,只有这两个人在他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忠实地跟随着他,杨士奇自不必说,蹇义虽然为人低调,却也一直在他身边。

 年华逝去,大淘沙,这两个历经考验的人决不仅仅是他的属下,也是他的朋友。

 朱高炽注视着他的两个朋友,深情地说道:"我监国二十年,不断有小人想陷害我,无论时局之艰难,形势之险恶,心中之苦,我们三个人共同承担,最后多亏父亲仁明,我才有今天啊!"

 回顾以前的艰难岁月,朱高炽感触良多,说着说着竟下了眼泪。

 杨士奇和蹇义也泣不成声,说道:"先帝之明,也是被陛下的诚孝仁厚所感动的啊。"

 就这样,经历苦难辛酸的三个朋友哭成一团。

 在我看来,这种真情的表述远比那些金银珠宝更能表达朱高炽的谢意。

 朱高炽没有辜负杨士奇的期望,他确实是一个好皇帝。

 虽然他是一个短命的皇帝,皇位还没坐热,就去向他父亲报到了,但在其短短一年的执政时间内,他…(以下略去若干字),保持了大明帝国的繁荣。

 [382]

 为什么要略去呢,因为这些夸奖皇帝的内容千篇一律,什么恢复生产,勤于政务等等等等。这些套话废话我实在不愿写,大家估计也不喜欢看,如有意深入探究,可参考相关教科书。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皇帝的本分事情,而真正能够体现朱高炽的宽仁并给他留下不朽名声的,是这样的一件事:

 我们已经说过,朱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的,根据规定,如无特殊情况,皇太子在父亲死后可以马上登基为帝,但是,绝对不能马上将当年改换成自己的年号元年,必须等到第二年,老爹的尸体凉透了,才能立下自己的字号。

 比如朱棣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朱高炽立即即位,并有了自己的年号洪熙。从七月到十二月,实际上已经是他的统治时期,但这段时间还是只能算在永乐二十二年内,只有到第二年(1425)年,才能被称为洪熙元年。

 在这段时间内,是皇太子们的适应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走出自己父亲的影子,一般在这段时间内,新皇帝们还不敢太放肆,对父亲们留下的各项命令政策都照本宣科,即使想要自己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的,也多半不会挑这个时候。

 可是就是这个忠厚老实的朱高炽,在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在这段时间内,就敢于更改自己父亲当年的命令。

 这在当时的很多大臣们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在我看来,朱高炽的这一改实在干得好,干得大快人心!

 十一月的一天,朱高炽突然下达诏令,凡是建文帝时期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老百姓,并发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靖难之时,朱棣杀人无数,罚奴无数,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臣,此事已是板上钉钉,断无更改之理。

 然而此时,他的儿子朱高炽却突然下了这样一道旨意,让很多大臣措手不及。可更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面。

 朱高炽接着问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还有无后人?"

 大臣半天才反应过来,答道:"齐泰有一个儿子,当年只有六岁,所以免死,被罚戍边。黄子澄没有后代(后得知,黄子澄有个儿子当年改姓逃脱,后被赦免)。"

 朱高炽沉许久,说道:"赦免齐泰的儿子,把他接回来吧。"

 他接着问:"方孝孺可有后代?"

 明朝那些事儿2朱高熾篇第三十四章

 章节字数:2685更新时间:07-02-2216:26

 [383]

 大臣们目瞪口呆。

 方孝孺?您说的是那个灭了十族的方孝孺?

 十族都灭了,还去那里找后代?您不会是拿死人开心吧!

 可皇帝已经下令了,就快去查吧

 这一查还查出来了,虽然没有后代,但确实有个亲戚。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有个弟弟叫方克家,这位方克家有个儿子叫方孝复(方孝孺的堂兄),当时也被罚充军戍边,至此终于回家了。

 比起这些宽仁行为,更让人吃惊的是朱高炽所说的一句话。

 朱高炽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说道:"建文时期的很多大臣们,都被杀掉了,但像方孝孺这一类人,都是忠臣啊!"

 底下的大臣们又是一片目瞪口呆,鸦雀无声。

 忠臣?您父亲不是说他们是么?到您这里就给改了?那么说您父亲还是杀错了?

 就在这样的一片争议声中,朱高炽完成了他的壮举。

 在立足未稳之时,朱高炽敢于凭借自己的正义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亲的错误,不畏人言,不怕反对,这是毫无疑问的壮举。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气的。

 朱高炽,你确实有种!

 虽然这位明仁宗短命,只做了一年皇帝,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数第二,但他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对得起他谥号中的那个仁字,也无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如果让这位明仁宗接着干下去,相信大明帝国一定能够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终为人所牢记。

 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们会记得。

 谋杀的疑团

 皇帝的位置又空了,但这个位置注定不会太久,很多人都排队等着呢。

 朱高炽病重,英明神武的太子朱瞻基自然十分关注,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双眼睛盯着皇位,这自然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朱高煦。

 朱高煦虽然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决心和毅力,数十年如一地坚持搞阴谋,搞破坏,朱高炽十分仁厚,并未因此处罚他,只是警告而已。而这位无赖兄却越发嚣张跋扈,现在眼见朱高炽病重,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夺位阴谋。

 取上次的教训,朱高煦加强了情报工作,安排了很多眼线时刻盯着朱高炽,当然不是为了保证他的‮全安‬,而是要确定他什么时候死。

 [384]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京城的三大营要收拾自己手下那些虾兵蟹将易如反掌,出兵攻打没有把握,几乎等于‮杀自‬,他决定拿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开刀。

 他准备等到朱高炽的死讯后,便立刻在道路上埋伏士兵,等朱瞻基奔丧路过之时,一举将其击灭,然后趁登上皇位。

 朱高煦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何来信心?来自作案时间。

 之前说过,他的封地在山东乐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据惯例,太子守南京),只要死讯传出,太子必然会从南京出发,所需时很长,而他却可以从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着太子的到来。

 乐安离京城很近,南京离京城很远,朱高炽一死,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我朱高煦,等你听到风声,赶来京城的时候,我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着你了!

 我有充分的作案时间,朱瞻基,你就认命吧!

 朱高煦的主意应该说是不错的,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这件事情不但使他的计划落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谜团。

 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逝世,朱高煦得到消息,十分高兴,估计到朱瞻基赶到这里还有一段时间,他不慌不忙地安排士兵准备伏击。

 可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他做好准备,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来,没等朱高煦出今夜你会不会来的词句,就收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朱瞻基已经赶到京城,继位为皇帝。

 怪哉,真是怪哉!

 难道朱瞻基会飞不成,或是他能预知未来,未卜先知?

 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问,也是后人的疑问。

 关于这一点,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记载,有的说朱高煦袭击太子只是传闻,实际上太子是接到丧报后从容赶到京城的,有的说朱高煦是没有准备好,等到太子过去了才派兵出去埋伏的。

 还有一种说法就比较骇人听闻了:

 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自己父亲的死讯。

 路途远近是客观事实,只要报信的人不是在路上扎了帐篷,睡个几天几夜,乐安的朱高煦一定会比南京的朱瞻基更早知道消息。当年没有电话电报,也没有飞机,你就是想破脑袋,也找不出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死讯的理由和方法。

 其实方法是有的,也是唯一的可能

 如果这一说法属实,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朱瞻基不能预知未来,却创造了未来。

 他谋杀了自己的父亲。

 [385]

 如果你对这一推论感到不满,也请不要向我丢砖头,因为这个推论并非我首创,实际上,明仁宗朱高炽的死亡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历史悬案,到目前为止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朱高炽纵,加之‮体身‬有病,最终病死,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他的儿子朱瞻基等不及父亲传位,谋杀了他,因为从朱高炽死亡前后的一些迹象(如登基礼仪已备)表明,朱瞻基可能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准备。

 前一种我们不去说他,单说后一种,事实上,朱高煦极有可能在路上设置埋伏,因为从他在后来朱瞻基已经登基,情况诸多不利的情况下也要造反的行为来看,他犯上作的决心是很大的。这么好的机会,他应该不会错过。

 那么为什么他没有遇上朱瞻基呢,这其中就有几种原因,可能是朱瞻基绕开了大道,也可能是朱瞻基听到父亲病重,提前出发,更有可能是朱高没有准备好,错失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可能给出任何答案甚至推论,这可能注定又是一个永远的谜团。

 历史的魅力可能就在于他永远有无数的谜团让人们去探究,却总也找不出答案。

 纵而死也好,被谋杀也好,反正不是自然死亡(很少有皇帝能遇上这个殊荣)。

 我们最终也只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朱高炽死了,朱瞻基继位。

 仅此而已。

 当然了,我们不应该忘记可怜的阴谋家朱高煦,这位同志搞了几十年阴谋,却一事无成,多次眼见煮的鸭子飞掉,从父亲到兄弟,再到兄弟的儿子,就是没有自己的份,说实话,搞阴谋居然搞到这个份上,实在可悲,可怜。

 如果要评最成功的阴谋家,姚广孝一定能排在前三名,而朱高煦注定会名落孙山。

 但如果要评最可怜搞笑的阴谋家,朱高煦必能当仁不让,名列前茅。

 真是悲哀,悲哀的阴谋家朱高煦空就是这样等了几十年,他的耐心已经磨灭殆尽,在他的心中,已经立下心愿: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定造一把反!

 明朝那些事儿2朱瞻基篇第三十五章

 章节字数:3623更新时间:07-02-2216:29

 [386]

 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

 他勤于政事,恢复生产(不要怪我说废话,好皇帝都是差不多的),关心民间疾苦,他经常去民间私访,但绝对不是乾隆皇帝那种下江南的方式,他微服出访,不讲排场,不向地方摊派,不给地方增加负担,每次只带侍卫出行。

 有一次,他去给父亲上坟(遏陵),回来时路过昌平(今北京昌平区),看到农田里有几个老农在很辛勤地干活,类似这种的劳动模范皇帝自然十分喜欢,他便叫身边侍卫叫了一个农民过来问话,询问为何他们如此勤劳耕作,估计这位农民不知道他的‮份身‬,于是皇帝得到了一个自己绝对想不到的答案。

 农民回答他:我们春天耕种,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稻子,如果任何一个时候偷懒,这一年的生活就没有着落。连田租也不起,要养活老婆孩子,只能每天不停地干活了。

 朱瞻基叹了口气,他这才明白,这些人这么拚命的干,并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只是要活下去而已。

 这样的回答也让朱瞻基十分尴尬,他只好打圆场地说:“那你们冬天可以休息吧。”

 这次轮到农民叹气了,他说:“冬天的时候,官府的徭役就派下来了,我们还得去出力气呢。”

 朱瞻基看了看田地里农民那总也直不起的,感触良多,吩咐侍卫准备回宫。

 这位农民想必并不知道问他话的这个人的‮份身‬,他也绝对想不到,他和这个人的这番对话将会在历史上传下来。

 朱瞻基回到了皇宫,连夜写了一篇文章,把他的这次经历描述了一番,发给各位大臣,他动情地说道:“百姓如此辛苦,才能谋生,我们怎能不爱惜民力啊。”

 当然了,皇帝陛下的感叹是否能够对下面这些权谋老手有所触动,那倒是很不一定的事情,但是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朱瞻基是个明白人,也是一个能够体谅老百姓的疾苦的人。

 事实上,由于他的爷爷朱棣先生实在过于威猛,谁敢不服他就打谁,甚至有时候是没事找事,主动去找别人麻烦,一来二去虽然确实很威风,但给百姓们也增加了很多的负担,大军出征要粮食,要民工,要很多的钱。朱棣自己既不种地,也不赚钱,他会向下级官吏去要,官吏大人们自然也不会去种地,他们便会把所有的负担加在老百姓身上。

 [387]

 所以到了永乐后期,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逃荒的现象,生产也遭受了很大的破坏,朱瞻基没有他爷爷那么伟大的志向,但他很明白,现在已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了。

 所幸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像“三杨”这样的助手,面对着民生凋敝的现状,朱瞻基跃跃试,要大干一场。

 可是在大干之前,他必须先料理一个人。

 终于造反了!

 朱高煦先生终于忍无可忍了。

 他感叹自己找错了工作,干什么不好,偏偏要去干阴谋家,这一行虽然竞争不烈,但对素质要求极高,虽然有姚广孝这样的成功人士作为自己的光荣榜样,但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成功。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坏人、阴谋家,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素质。

 朱高煦的素质不行,搞了几十年阴谋却什么结果也没有,几个皇帝就在自己眼前不断上下,现在连自己的晚辈朱瞻基也上台了,作为一位阴谋家,朱高煦的事业是失败的,也实在混得太差。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想造反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上到皇帝下到老百姓,大家都知道这位先生想要造反,阴谋家这一职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隐秘工作和地下工作,相比之下,朱高煦先生可以算是这个行业的辱,也颇为同行们所嘲笑。

 二十多年一事无成,造反造得人尽皆知,所有一切不但侮辱了朱高煦先生的人格,也侮辱了他的智商。

 不想再等,也不想再忍了,兄弟我混二十多年容易么!造反了!

 朱高煦虽然激动,但并没有丧失理智,他在造反之前,派出了亲信枚青,去京城找一个人,他相信,凭着多年的情,这个人一定能够站在他的这边,只要能把这个人拉过来,大事必成!

 宣德元年(1426)七月,枚青潜入京城,去找朱高煦的好朋友——张辅。

 张辅热情地接待了他,共叙友谊之后,问清了朱高煦的意图和枚青的来意,要说这张辅为人也实在没话说,是个直人,他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来得及给枚青安排,就把他捆起来,连夜送给了朱瞻基。

 朋友?情?呸!时务!

 朱瞻基知道了这个消息,却并不想动手,他希望和平解决。

 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派出了中官侯泰去山东乐安找朱高煦,希望对方能够悬崖勒马。

 可是下面发生的事情却实在让人大出所料。

 [388]

 侯泰奉皇帝之命前来,接他的是气焰嚣张的朱高煦,这位造反兄傲气十足,竟然面对天子来使南面而坐,看那架势大有我造反我怕谁的意思。

 而朱高煦下面所说的话就很明显是他的心里话了:

 “靖难时候,没有我出力,哪有今天,结果太宗(朱棣)听信谗言,把我封到了这个地方,仁宗想用金帛笼络我,现在的皇帝又想用祖制来压制我,我怎么可能久居此地!”

 接着,他又向侯泰主动出示了自己的兵马军器,明目张胆地说:“这些就可以横行天下了!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归报尔主),把那些煽动他的臣们抓来送给我,再和他接着谈(徐议我所)。

 看看这些用词,所谓“归报尔主”、“徐议我所”给他三分颜色,他却想开染坊!真是无之极!

 从古至今,像朱高煦这样的无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明明自己搞阴谋,却总喜欢诬赖别人,给他留面子,却是给脸不要脸。

 对付这种无赖,实在是不用讲道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其实你很脆弱

 到了这个地步,不打也得打了,朱瞻基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如何平叛,当时大臣们都认为应该派遣武侯薛禄带兵平叛,而张辅更是十分积极,希望能带两万兵马去扫他的老朋友。

 但杨荣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如果皇帝亲征,必定能够一举击败朱高煦。

 张辅不服气,与杨荣争论了起来,双方争执不下,事情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朱瞻基也拿不定主意,派兵出去打固然省事,却不能保证胜利,自己亲征虽有气势,但危险太大,无法保证‮全安‬。

 正在他犹豫不决之时,大臣夏原吉只用了一句话,便坚定了朱瞻基亲征的信念:

 “皇上忘记了李景隆的事吗?”

 李景隆?对,就是那个饭桶李景隆。当年建文帝把兵权交给这个饭桶,结果一败涂地,想到这个饭桶的结局,朱瞻基立刻下定决心,亲征!

 谁说李景隆是饭桶、废物?从这件事情上看,饭桶废物也是有用的,至少他的愚蠢起到了警示后人的作用,功德无量啊!

 宣德元年(1426)八月十,朱瞻基亲征乐安,大军行动迅速,八月二十已经到达乐安城外。

 朱高煦固然是无赖,但无赖想要干出点事情来,靠耍赖是不行的,还是需要点本事的。

 [389]

 他原先以为是薛禄带兵来平,并不放在眼里,没有想到,自己的好侄子竟然亲自前来,一下子慌了手脚,组织士兵们抵抗,却少有听命者。

 这个时候,朱高煦才发现自己是如此地脆弱。

 朱瞻基实在不是等闲之辈,在征途之中,他曾经问手下的大臣们:“你们认为朱高煦会如何行动?”

 有大臣回答:“乐安太小,他可能会进攻济南,以抗拒大军。”

 也有大臣说:“他曾在南京多年,必然会带兵南下。”

 朱瞻基笑着摇了‮头摇‬,说道:“你们说得都不对,济南虽然很近,却不容易攻,而且大军行军迅速,他也来不及攻击,南京更不可能,他的那些手下们的家属都在乐安,怎么可能愿意往南边走?”

 “他会一直在乐安等着我的”

 事实确实如此,朱高煦一直都在乐安,倒不是因为他想决一死战,而是他别无去处。

 大军到达之后,并未强攻,只是用火铳和弓箭击城上守军,虽然没有动真格的,气势却十分吓人,城中守军本来就没有什么斗志,这样一来更是失魂落魄,纷纷逃亡。

 朱瞻基充分了解了战场局势和士兵心理,派人将敕令捆在箭上入城中,敕令上说明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的原则,并给朱高煦很周到地标上了生擒和击毙两种价码,城中的人顿时蠢蠢动,就连朱高煦身边的侍卫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看着朱高煦时的眼神,就如同看着一个金灿灿的猪头。

 朱高煦狼狈不堪,只好派人出诚送信,表示愿意出城投降,只是希望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告别亲人,就前来自首。

 朱高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第二天他准备打开城门,投降朱瞻基,然而他手下的部将王斌拉住了他,对他说了一番义正严辞的话:

 “宁可战死,决不做俘虏!”(宁一战死,毋为人所擒)

 朱高煦目瞪口呆,自己都准备投降了,这个部下竟然还如此有骨气。他顿时精神大振,表示自己一定与城池共存亡!

 发表完慷慨昂的演讲后,朱高煦昂首地走回了自己的指挥位置。

 然后他换了一条小路,偷偷溜出城池,去向朱瞻基投降,还发表了他的投降演讲:

 “我罪该万死,全由皇上发落!”(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

 这场闹剧就此收场。

 明朝那些事儿2朱瞻基篇第三十六章

 章节字数:3651更新时间:07-02-2216:29

 [390]

 朱高煦是个彻头彻尾的丑角,阴谋家做不成,造反也失败,不但没素质还没人品,一个月前还大言不惭“归报尔主”、“徐议我所

 一个月后,就成了“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

 不做好人,连坏人也做不成,这样的一个活宝实在让人无话可说。

 朱高煦,你的名字是弱者。

 在这场滑稽戏里,朱高煦扮演了丑角,但这出戏却也在无意中成就了一位小人物。

 朱高煦出来投降后,按照规矩,皇帝要派一个人数落他的罪行,通俗点说就是骂人,当然这个工作是不可能由皇帝自己来做的。

 于是皇帝便指派了身边的一个御史去完成这项骂人的工作,但皇帝绝对想不到的是,自己随意指派的御史竟然骂出了名堂,骂出了经典。

 这位御史领命之后,踏步上前,面对这位昔日位高权重的王爷,无丝毫惧,开始数落其罪状,骂声宏亮,条理清晰,并能配合严厉的表情,众人为之侧目。(正词崭崭,声震厉)

 朱高煦那脆弱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他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伏地战栗)

 这一情景给皇帝朱瞻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认定此人必是可造之才,回去之后,他当即下令派这个人巡按江西。(注意,不是巡抚)

 巡按外地正是御史的职责,也不算什么高升,但皇帝的这一举动明显是想历练此人,然后加以重用。

 在历史中,小人依靠一些偶然的闪光表现得到皇帝的心和信任,从而为祸国家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和绅),但事实证明,这一次,朱瞻基并没看错,这位声音洪亮的御史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二十年后,他将身而出,奋力挽救国家的危亡,并成就伟大的事业,千古芳。

 这位御史的名字叫做于谦。

 闹剧的终结

 虽然这次造反以一种极为戏剧的方式完结了,但搞笑并未就此结束,朱高煦先生将以他那滑稽的表演,为我们上演“朱高煦造反”这部喜剧的续集。

 朱瞻基确实是个厚道人,虽然很多人劝说他杀掉朱高煦,但他却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将其关在了西安门的牢房里,按说他对朱高煦已经是仁至义尽,可朱高煦偏偏就是个死不悔改的人。

 有一天,朱瞻基想起了他的这位叔叔,便去看望他,两人没说几句话,朱高煦突然伸出一脚,把朱瞻基钩倒在地。 N6zWw.coM
上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