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 下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万事预备
 “圣上驾到!”

 李播、虞绰、魏征、李百药、鲁妙子、石之轩、宋缺、房玄龄八人,都行跪礼。

 步履声响起,声响一丝不重,一丝不轻,然后就是拂袖和上座的声音。

 杨宣凝悠然说着:“众卿家都是国之重臣,不必多礼,平身就座吧!”

 谢恩后,诸臣起身,坐入椅子。

 房玄龄望往杨宣凝,只见肤白如雪,气度安然,心中凛然,自杨宣凝登基之后,似乎每隔一段时间,他的气度更加深不可测,这就是夜受得天地人共养而成的天子之气吗?

 杨宣凝出一丝笑意,问着:“裴爱卿,兵部成立医科,每营必设医官,不知道办的怎么样了?”

 “回禀圣上,已经建立,只是合格医师尚少。”

 “这也是必然的事情,卿可在军中,自行培养,有几点注意,发了下去吗?”

 “已经发行军中了。”

 其实,军中就有随军医官的旧制,“军人被疮,即给医药,使谨视之。医不即治视,鞭之。”“诸每营病儿,各定一官人,令检校煮羹粥养饲及领将行。其初得病及病损人,每朝通状,报总管,令医人巡营,将药救疗。”“诸将三一巡本部吏士营幕,阅其食饮,均劳逸,恤疾苦,视医药。”

 只是现在正式定制,甚至确定医制培养制度。

 当然,杨宣凝对医学也没有什么了解,直是命人把“创口有病气,以至于化脓,遇火而灭,是故伤口先以酒清洁,包扎之物。必先煮之”的理论弄出来。

 为什么一定要弄上细菌的名称呢?直接把病气瘟气之类的名声弄上来,立刻和中医的传统理论结合,无需多起波折。

 杨宣凝点头微笑,说着:“朕已命太医院,件事,第一就是总编天下医学,作《本草纲目》。先整编天下草木之,必经实践,以为医学基础,第二就是先制出统一成方,朕赐名金创白药和防瘟方药。这是行军最重之药,要统一制造,随军而行,其三是整编天下医师之资格。”

 本草纲目本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成,全书收录植物药1095种。以纲挈目的完成系统,这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密,因此直接把这个总体思想,传旨于太医院,以成系统。

 中医无系统,这一直是个遗憾,但是现在,直接以国家之力,正本清源。想必千年之后,也蔚然大家。

 至于金创白药和防瘟方药,实际上灵感来自云南白药,杨宣凝当然不懂云南白药地配方,不过这无所谓。现在他是圣上,有移山倒海之能。一道旨意,自有天下医道宗师,为之鞠躬尽瘁,制造出等同云南白药,甚至超过的药方,不过是时间问题——这二者,是批量生产的药方开始,为军中所贵。

 石之轩上前说着:“圣上仁德,如此将士必效死用命。”

 杨宣凝点头微笑,对这种话当然听听就算,他又问着:“全国各兵府训练改编,情况怎么样?”

 “圣上,全国现已有兵员一百零一万,已经训练完毕,随时可动用。”

 “工部呢?”

 “圣上,得巴蜀关中之后,铁器已足,兵甲之造,夜不停,现已充足,足可用兵。”鲁妙子上前说着:“纸甲一百六十万副,月产十万副,足可用事。”

 “那好,吏部,关中和蜀中,整顿完毕了没有?”

 房玄龄上前:“禀圣上,已经整顿完毕,各官各吏,都已填实。中文网”

 “户部,粮衣足否?”

 李百药说着:“我朝得多处粮仓,皆前朝所遗,特别是兴洛仓,就此一仓,也足以兴兵百万数年,粮不成问题,只是寒衣尚是不足。”

 “北方多寒,不可少衣,现是二月,十月之前,必须获得足够寒衣。”

 “臣明白,请圣上放

 “那内阁就作出安排,三月就可出兵。”

 看到皇上如此说,在场的人都觉得心里有数,看来,统一天下,已经到了时候了。

 却又听杨宣凝吩咐的说着:“既然大事已经说了,那就处理日常政事。”

 说着,又指着案上二尺高的文书:“如今天下还没有定,各方面要事如麻,朕自即位以来,内阁各爱卿都辛苦了,每天都有如此多案卷。有朝廷的,也有地方地,今就一起处理,诸爱卿就在此批阅,朕再过目,可拟旨的,就立刻发下!”

 李百药听了说着:“圣上勤政当然是臣民之福,不过,太过辛苦也是不好,不妨让臣等先看了,写出大纲要点,内阁意见,圣上再看,就方便了许多。”

 杨宣凝一笑,说着:“现在天下未定,事端繁多,有许多事情,早一处理,就对朝廷多一益处,朕安敢懈怠,只等后统一天下,给万民修养生息,国家政平,自然事情就少上许多了,那时朕再安享太平不迟。”

 内阁亲事,外人不许随意进出,房玄龄亲自挽袖磨墨。内阁众臣,就开始批阅,时有议论几句,二个时辰后,这些奏章才批完。

 杨宣凝就笑了:“好,下面的事情,就是拟旨,或者内阁公文,发行天下了,朕就离开了,以后就辛苦各位先生了。”“臣等恭送圣上。”

 等圣驾离开,大殿上又沉静下来。批示完毕,到执行到下面,还有许多工作,宋缺一直望着,看见如此,心里都很感动。

 杨宣凝和内阁大臣的勤政,配合如此默契。真是励图治!

 如此,汉统可兴,再现大汉之盛,威镇四海,混元宇内,相比已是不难。

 杨宣凝理完了政,却又想出来走走。帝驾出行,当然要事先准备,因此半个时辰后,杨宣凝才得以便衣出宫。

 随行者,却是侯希白。此人风,游玩正是适宜。

 此时,还是二月底,天气寒冷,半年中久不出宫的杨宣凝深一口。

 千‮家百‬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田。

 长安郭城共有南北十一条大街和东西十四条大街,纵横错地把郭城内部划分为一百一十坊。其中贯穿城门之间地三条南北向大街和三条东西向大街构成长安城内的交通主干,其中最宽敞的是等若洛天街的朱雀大街。阔达四十丈,馀者虽不及朱雀大街的宽阔,其规模亦可想见。

 长安除朱雀大街外,最着名就是位于皇城东南和西南地都会市和利人市,各占两坊之地。市内各有四街,形成叉“井”字形的布局,把整个市界划为九个区,每区四面临街。各种行业的店铺临街而设。每区之内,尚有小地巷道,便其内部通行。两市为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酒楼食肆不少更是通宵营业,为长安城不夜天的繁华胜地。

 此时。长安已经完全恢复了繁荣,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鲫,比之洛的热闹有过之而无不及。

 富户人家地宅院固是极尽华丽巍峨,店铺的装置亦无不竭尽心思智巧,担桶梁架,雕饰精美,或梁枋穿,斗拱出檐,规法各有不同。

 杨宣凝看了,不由叹息,如果不是心有成见,他也要定都在此了。

 不过,当杨唐正式定都在洛后,长安的繁荣就会退,毕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在长安,虽然还会保持大都市的繁荣,但是却不会有“千古传诵说长安”地历史了。

 有得有失,无非如此。

 “公子,长安现在,已经稳定,再不见去年之相了。”侯希白说着。

 “哦,你给我说说现在长安地情况,我知道的,都是大体。”杨宣凝很感兴趣的说着。

 侯希白说着:“南洋贸易而盛,因此店铺中多有外货,据说大秦也有人前来,黄发蓝眼,和中土甚是不同。”

 果然,杨宣凝见得店铺中除销土产百货外,其他珍玩亦无不具备,酒铺食店,林立两旁。行人肩摩踵接,好不热闹,已经有几分太平的兴盛气象。

 虽然知道这本是大隋地遗产,无论是谁继承了这基业,只要稍加修养,就可得盛世,但是此时身为炙,君临天下,感慨别有不同。

 “朝廷设市政署,管理城中一切买卖,以统一度量衡和戥秤来衡量,又有新钱发行,因此现在城中越发繁荣了,此是德政,不过,大水养得多种鱼,北雷南香雷九指,最近入得长安,和明堂窝胡佛并立。”

 雷九指似乎是师承于鲁妙子,内阁大臣学生作这行当,似乎大是不妥,有心干涉,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面对这种情况,杨宣凝笑了。

 城中繁荣如此,不能不说国事政局已渐趋平定兴旺。

 如今他才二十一岁,已经为皇帝,能做多少事情啊!

 更因他是来自二十一世纪地人,虽然身为皇帝,但是还是能从一个更超然地角度去看待这时代的一切。

 五胡入侵地结果,其实就是汉族和胡族的一次混血和融和,原本历史上,上天选择半胡半汉的李世民作为皇帝,也可以说是气数,如今这点已经被他改变。

 改变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杨宣凝极不认可这种民族融和,融和本是大道,但是却只有“汉体胡用”才是正道。

 可是,李世民创造的时代,不拘泥胡汉之别,却只导致了汉族文化、技术、经济、政治向胡族辐,众所周知的日本大化改新,就是全盘取唐朝文化,奠定了日本的气数。

 至于草原上民族,甚至包括吐蕃,都受到了影响,深刻的影响后地历史,后来一千多年。从辽、金、蒙古、清等侵汉凄惨岁月,都无一附带着当年唐朝的影响。

 得中国之制,得中国之识,所以可篡中原神器。

 杨宣凝断不允许所谓的万国来朝遣唐使的大学习运动,当然,有许多东西是可以传播出去地,比如中原地信仰。儒家的一些内容,但是万万不可传播政治和科技技术。

 而怎么样在这大转变地时代里,创造属于中国的文明,并且传播隐藏无数暗门的学说和宗教,是一个大功德。大课题。

 若能如此,也就是为后世立天心,为天地行造化,身为天地人的人皇功德,就此建立了。也无愧于后世子孙。

 想着想着,杨宣凝地心里一阵阵发热。

 就在这时,侯希白说着:“公子。长安的这家绿蚁酒楼到了!”

 酒楼似乎并非新建,门便是两株疏枝相向的老树,虽然还没有发芽,但是也已经显示出不凡的气度,中间一条细石甬道,四周散置着花景。园虽不大,却布置得错落有致,前行几步。发觉有四个楼,入得一个。

 “来,再饮一觥!”

 才靠近,就听见有人大声说话。

 杨宣凝不由望了过去,却见是一群读书人。只是喝酒竟然用大觥,实在让他有点惊讶》序v文學淙凰仓溃衷谡馐钡木疲仁镜停推【评嗨疲且祸。故怯攵罚灰〉啬Q凳怯行┫湃恕?br />

 喝完,就有一个狂生敲击着几上巨觥,口中长声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黄冠子,说寇徐,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谑。

 炙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仆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诗一出,在场的诸人就拍好,等说完,就有人就着酒意说着:“不管怎么样,圣上这诗,尽显豪情,既表现出对建功不成、时不我待的强烈**,而又接着写出了佯狂放诞、及时行乐之举,此诗如巨汹涌,奔泻直下,只是其中黄冠子,说寇徐,又有何意?”

 “你还不知道吗?黄冠子就是当今首辅,当年圣上还是白身时,首辅见圣上虽然区区少年,但是龙凤之姿,天之表,已知天命所在,所以辅助之,这是君臣风云际会,百年难得的缘分啊?”

 “那说寇徐,又有何意?”

 这一说,人人都无言,显是不知。

 “这个寇字,实是不知,也许是当时某人吧,至于徐字,似乎就是徐子陵。”

 “徐子陵何许人也?”

 “当年圣上潜龙扬州时,却为手下,后来就不知所踪,不过听说,近年来也曾经出现过,几次接近圣上,看来圣上还是念着旧情。”

 杨宣凝不由哑然失笑,想不到寇仲这人,已经直接被忘记了,连有意追查者,也很难想起一个无名的混混。

 至于徐子陵,虽然武功很高,但是也没有震惊天下地大事在他身上,也自然被这个世界所遗忘。

 兴衰如此,笑过之后,他也不免心底轻叹,转眼之间,人事皆非,当年的事情,就被当成真龙潜渊时的佳事了。

 这些人地来历,他倒也是清楚,大唐建立后,已经各地已经开始科举,县试、郡士都已经过,全国已经决出了六百的郡士,再加上各家族有意投靠而派遣来的恩生,足有上千人参与公士‮试考‬。

 为了突出荣耀,杨宣凝已经确定,一甲三人,二甲二十人,三甲三十人,一次就只取那六十人,上千人中只取这些,自然是荣耀。

 杨宣凝准备设三宴,并且形成习惯,那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宛林宴,其后由政事堂首辅主持的曲江宴、又由主持考官主持的关门宴,并且夸官三,以为重视,让天下人都以此为荣。

 想到这些,也不过是一闪念的功夫,杨宣凝已是面上带笑的穿过,来到了雅室之中。

 这天下已是他地,享受这点安然,却是奢侈。

 ‮机手‬小说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n6ZwW.cOm
上章 大唐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