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因祸得福 上
袁世凯听闻赵刚升任金州知府之后,一时失态,把茶杯打的粉碎,唐绍仪听了也十分吃惊,不由问道:
“袁公,这该如何是好?”
袁世凯面色已经平和下来:“绍仪不必惊慌,此事我一力承担,不会让你们有任何牵连。”
唐绍仪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前一段的猜疑让他觉得自己实在是个卑鄙小人:
“袁公不可,此事有我而起,应该我来曾担责任。”
唐绍仪说完,拿出纸笔将事情经过写在纸上,写完之后盖上自己的指印递给袁世凯。
袁世凯看着墨迹未干的宣纸,人一动不动,仿佛连精神也飘到了天外,良久才抬起手。
“唰”宣纸被袁世凯一份两半,扔到一边,袁世凯微笑着对唐绍仪说:
“绍仪不必如此,今天我就动身去找李老中堂,他向来呵护我,这次也一定会帮我渡过这道难关的。只是朝鲜之事,还需要绍仪你坐阵,就请你辛苦几
,你看可好?”�唐绍仪热泪盈眶,拜伏于地:
“袁公待唐某人天高地厚,唐某一定竭力以报!”
袁世凯扶起唐绍仪:
“绍仪不可如此,我一向视你如兄弟,我们来
方长,现在我要赶紧动身,就不多留你了。”
唐绍仪也知道事情紧急,早一分过去就多一分的希望,就不再客套直接出了书房。
袁世凯见唐绍仪走得远了,吩咐下人:“马上去找一个好的裱糊匠过来,另外如果唐绍仪来见,就说我走了,不要让他进府。”
第二天一早,袁世凯就乘轮船去天津,到了天津也不休息骑了快马飞奔,终于在掌灯时分见到了李鸿章。为了博取李鸿章的同情,袁世凯把责任全部推到唐绍仪头上,而自己成了全然不知情受害人。
“李老中堂,这是唐绍仪亲笔写的认罪书,你看!”
李鸿章仔细看过之后,大致有了一些了解,加上他对袁世凯特别看重(从袁的叔祖父袁甲三起,一直到嗣父袁保庆,还有叔伯袁保龄、袁保恒,不是李的同僚朋友,就是李的将领部属),认为这事情袁世凯并没有错,错在唐绍仪。
“慰亭,此事我知道了,过两天我让赵知府到京述职,顺便帮你们调解一下。这唐绍仪、吴俊升十分可恶,明天我就下令将他们绑了
与赵刚,所带之兵也尽数
还。”
袁世凯暗叫不好,如果这样的话他就白费了力气,还搭上个唐绍仪,得罪了太后,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老中堂,属下有个不情之请,还请李老中堂成全。”
李鸿章笑着说:
“既然是不情之请,你还敢说。”
虽然这么说,但是话语中却没有威严肃杀的味道,对这个淮军的后起之秀,李鸿章打心眼里看重,早已把他看作自己的传人,自然不会过于严厉。
“大人,那唐绍仪和吴俊升虽然可恶,却是投奔卑职帐下效命,如果这般被当众缉拿,以后哪还会有人投奔卑职。所以还请李老中堂给属下半分薄面,让他们现在帐下效命几个月,等过了这段卑职寻个差错开销了,也算是没打破卑职的面皮。”
李鸿章见他说的无赖,心中不喜,但还是勉强点点头:
“行,但是赵刚那边却要想办法说和了,我看他虽然是一介武夫、杀人盈野,但是打起仗来还有几分凶气,以后也是一员虎将,又受太后提拔,到是不能疏忽了?”
李鸿章一摆手,对袁世凯说道:
“慰亭,此事我自有主张,你远来疲惫,还是早些休息吧。”
袁世凯不敢多话,连忙退了下去。
袁、赵不和,使李鸿章颇伤脑筋。朝鲜四战之地,俄国始终都有染指之意,近来日本也跃跃
试,朝鲜能保持十年和平,主要还是靠袁世凯足智多谋,不能撤袁世凯;赵刚在盛京附近打仗多时,地形熟悉,而且受太后恩典,也不能调换赵刚。赵刚勇猛,但头脑简单;袁世凯打硬打不行,但权谋之术十分厉害。二人要携起手来,才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早十几年,李鸿章处理这样的事,必定采取强硬的措施,要末强迫袁世凯听赵刚的命令,要末断然调离赵刚。但现在的李鸿章,不想用这样生硬的办法了。他温语安慰袁世凯,留他住下,一面派人去盛京找赵刚。
几
之后,赵刚只身前来,因为李鸿章是私人召他进京,所以着一身白衣,越发显得风神无双。李鸿章眼前一亮,本以为赵刚是一个赳赳武夫,没想到竟然是个学子,不由对赵刚高看一眼。
李鸿章客气地接待赵刚。寒暄毕,赵刚问:“不知大人召卑职有何要事?”
李鸿章神色严肃地说:“倘若没有大事,将军军务繁忙,鄙人怎能打搅。”
说罢,吩咐下人:
“把那封匿名信件取来给多将军看。”
下人进到内室,不久捧出一封信函来。李鸿章接过,双手递给赵刚,赵刚不解其意,打开看了,一看竟然楞住了,这封信说驻守在朝鲜的的军队战功显赫,赵钢应计首功。”
“大人,这是为何?”赵刚其实心里已经明白了,但还是假装不知道。
“赵知府,这次你毅然调动万余
兵入朝,本中堂十分欣慰。”
“大人!”赵刚刚想分辩,李鸿章笑着摆摆手:
“赵知府,这里还有一封信。”说话之间,下人又从里屋拿出一封信。
赵刚一看却是说自己的军队在朝鲜花天酒地,赵刚看完之后心里更是气愤
“大人,卑职前
所说袁世凯擅自偷兵之事,不知大人如何处理?”
李鸿章见赵刚心情激动,起身对赵刚说:
“这件事我知道,过在唐绍仪吴俊升二人身上,袁世凯不过失察而已,等过一段会把唐吴二人送到你处,任你处置,你看这样可好?”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