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借天改明 下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泥
 () 崇祯皇帝一听,心里暗道:怎么还有啊!但表面不动声sè,向温体仁道:“温卿,有话直管说。”

 “陛下,说句不中听的话,臣对都转运盐使司和盐课提举司的官员能力信不过。”温体仁在殿内几个可以信任的人面前,直言不讳道。

 户部尚书毕自严听了,脸上稍微有点挂不住。但他知道温体仁说得也是实情,要是那些官员的能力真强的,也不需要这些盐政革新了。

 “那依卿之见呢?”崇祯皇帝请教道。

 “陛下,臣的建议是朝廷派出敢于任事,勇于革新的巡盐御史前往督促各司用心做事,并保证盐政革新之策到地方不出现偏差。”

 “哦,那温卿可有人举荐?”崇祯皇帝听了温体仁的建议,觉得也有道理。

 “臣举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张太岳的曾孙张同敞为巡盐御史。”温体仁虽然对张居正的改革很不感冒,但却很反对哪些在张居正死后清算他并累及张子孙之人。

 他刚从南京调来京师的时候,了解到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很有其曾祖之风,敢于任事,对错分明。今天所议之事,就直接想到了他。

 钟进卫在一边认真的听温体仁和崇祯皇帝的对话,同时也在考虑着。

 温体仁所说的确实是个问题,据他自己朦胧的历史了解,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就是因为政策颁布下去后,地方zhèng fǔ执行不力,出现偏差,反而成了害民之法。

 钟进卫听到温体仁推荐张同敞,隐约记得这个好像是南明时期的名人,但具体事迹不记得了。

 这时,崇祯皇帝点头对温体仁道:“温卿所荐之人,应该不错,朕想见他一见。他在何地,现任何职?”

 “现任中书舍人,从七品。”温体仁答道。

 听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的对话,钟进卫忽然有了个想法,就话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听了温大人的话,也有一个建议。”

 “钟师傅,请说。”

 “陛下,可以招都转运盐使司和盐课提举司的一、二把手来京师,当面讲清盐政革新之策的内容和对他们的奖惩。再加上温大人推荐的巡盐御史的监督,哦,如果再加上东厂的暗中监督,臣觉得效果会不错。”

 王承恩一听钟进卫在给他揽活,心里乐得像朵花似的,厂卫就是要有事干,才有权。

 崇祯皇帝听了,问在文华殿的两位大臣道:“钟师傅的提议,两位看是否可行。”

 “臣附议。”温体仁当然同意了,这是对他所提问题的一个补充。

 “臣没意见。”毕自严也同意,能把盐政革新真正实施下去,最大的好处就是他这个户部尚书了。

 “好,既然都没意见,那朕就一起见他们了。”崇祯皇帝下结论道。

 这时,冬rì已成夕阳红,殿内的光线已开始暗下来。

 王承恩转身让侍立在大殿内的两个内侍去点灯,忽然,想起什么,等两个内侍点完之后,招了过来吩咐道:“今天殿内之事要是听到外面有风声的,就拿你们问罪。明白么?”

 两个内侍连道不敢。

 崇祯皇帝和殿内几个人已注意到王承恩的动静,听到王承恩现学活用刚才提及的保密之事,不觉都微微一笑。

 “诸位臣工,盐政之事,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崇祯皇帝最后问底下几人。

 温体仁和毕自严互相看看,然后又看向钟进卫。钟进卫两手一摊,道:“暂时想不起来还有啥需要补充的。”

 “好,既然大家都没意见了,那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朕传旨给都转运盐使司的都转运使和同知,以及盐课提举司的提举和同提举一起来京议事。”

 崇祯皇帝总结要做的事情,对温体仁也吩咐道:“温卿回去拟个保密等级条例初稿,回头在内阁会上议一议此事。”

 温体仁当即答应。

 “毕卿和王大伴务必把那个什么调查结果在下次盐政议事前有个结果。可否?”

 “是,陛下。”毕自严和王承恩觉得没问题,答应下来。

 就钟进卫最悠闲了,不用做什么事情。

 温体仁和毕自严看没啥事情,天sè也已晚,就准备回家,明rì就是大年三十,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一家之主的安排。

 王承恩对崇祯皇帝道:“陛下,差不多该用晚膳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他是皇宫里的老大,明天大年三十,也有许多事情要他点头安排的。就准备散会。

 谁知道,偏偏最闲的钟进卫还有事情,出言奏道:“陛下,臣有一事,要禀告于陛下。”

 “哦,什么事情,钟师傅请说。”崇祯皇帝自然不会嫌钟进卫麻烦,怕是又有好点子了。

 温体仁和毕自严一听,也都好奇的看向钟进卫,看他又要出什么新奇的主意。

 “陛下,臣去通州的路上,发现出了京师后的道路,不再是石板铺成的官道,据说一到下雨天,就泥泞难走。”钟进卫说道。

 “中兴伯,你的意思是要把所有官道都青石铺路?”毕自严很感,一听这话,按照自己的理解马上就反问,还摆出一副你真要这么干,就把我卖了换钱去铺石板好了。

 崇祯皇帝却对钟进卫了解甚多,知道钟进卫这么说,不会是简单的要求青石铺官道,只要是正常的人应该就不会在国家财政连年亏空的时候,提这种浩大工程的事情。于是,他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有什么建议?”

 “陛下,臣不是想说都要用青石铺路,而是有一种东西,臣叫之为水泥,其功能,功能…”钟进卫一时不知道怎么形容,忽然想起古代黏合用的是糯米汁,于是马上接上道:“功能形同糯米汁一般,却又比糯米汁好百倍,不管是用于修路,建房,造桥,皆有大用。嗯,可以这么说,用了这个水泥之后,世界将会翻天覆地。”

 “此水泥成本几何?”毕自严连忙问道。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也问道:“如何翻天覆地?”

 钟进卫看看毕自严,然后转向崇祯皇帝道:“陛下,这种水泥是一种粉末状物体,加水变成浆糊状,能黏合沙石等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凝固。用于建房则火烧不燃,用于修路则雨天平整完好。用于修桥,可建跨海大桥。”

 跨海大桥,这也太夸张了,殿内几人自动理解为钟进卫的一种夸张的说法。

 不过就算如此,此种名为水泥的东西在他们听来也是逆天的存在了。

 “此水泥成本几何?”毕自严提高了语音再次追问道,急啊,这好东西要是成本太高,那就可惜了。

 崇祯皇帝听的那是心,但好东西的成本一般都高,崇祯皇帝心中祈祷别贵的太吓人。按照钟进卫所说功能的话,光全国的道路和房子,都需要花数不清的水泥了,太贵了朕用不起啊。

 “据我所知,水泥的成本应该不贵,原料都很普通。”钟进卫笑着答道。

 “中兴伯不要开玩笑啊,这么好的东西成本不贵。你是在哪里见到的,还是说只是在古书中见过?恕我孤陋寡闻,没听过,也没看到有书提及过。”毕自严有点不大相信。

 崇祯皇帝,温体仁和王承恩却知道钟进卫的来历,明白应该不会有假。

 王承恩见话题可能会涉及钟进卫的来历,就挥手把两名内侍给赶了出去。

 钟进卫看看崇祯皇帝,然后神秘地对毕自严道:“天机不可。”

 毕自严一听,怔了下,然后就准备发飙,老夫和你正正经经的议事,你来搞神秘。

 崇祯皇帝适时说话了:“钟师傅,朕相信你说的,快说此水泥成本具体多高,如何做出来?”

 张同敞,晚明舍身赴死的英雄,书友可以百度,此时应该在二十左右,这里贴一首他的绝命诗:

 序云:被刑一月,两臂俱折。忽于此rì,右手微动,左臂不可伸矣。历三rì,书得三诗,右臂复痛不可忍;此其为绝笔乎?

 一月悲歌待此时,成仁取义有天知;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后诗。

 破碎山河休塟骨,颠连君父未舒眉。

 魂兮懒指归乡路,直往诸陵拜旧碑。 n6ZwW.COm
上章 借天改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