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荡皇帝秘史 下章
第九十八章 高丽军情
 左副元帅秦义不甘心,想挟新胜之兵威硬攻城池看看。他命士兵大肆伐木,临时打造云梯。两的工夫下来,云梯造好了上百架。

 秦义布置妥当,一声令下,命骑兵下马步行,携云梯硬攻城池,他本人亲自擂鼓助战,以壮军威。

 结果,不到半个时辰就不得不下令停止,因为伤亡实在太大,在缺乏强有力的攻城‮械器‬时,以简陋的云梯硬攻坚固的城池,无疑是不明智的。

 就像当年两万契丹铁骑打到京城城下时,只要城内自己不,强行攻城就是进攻方的恶梦。当契丹不少身经百战的精锐铁骑,被头一回上战场的百姓轻易消磨掉,在城下尽了鲜血。

 天朝大军明明占上风,却偏偏在坚城之下一筹莫展,委实今人不甘心。

 右副元帅南昱灵机一动,想出一个有些损的法子。他派人收编了大批高丽壮丁,分发给他们兵器,驱使他们爬云梯去攻城。只许前进,不许后退,有一队弓箭手在阵后监督,后退就杀…

 结果打了一个下午,攻城高丽人死了数千,城内倭人死了数百。换起来似乎十分吃亏。不过南昱不心疼,反正不是自己本国人,高丽人多,让他们去消耗好了。

 城内防守的倭人大惊失,闻到了死亡的气息,绝望的气氛在城内迅速蔓延开来。这种不拿高丽人当人的做法,虽说无比的‮忍残‬
‮腥血‬,可是也非常有效,如果天朝军队铁了心这么打下去的话.他们倭人除了硬着头皮消耗下去之外,还真没有别的办法。

 高丽人口也不少,除了这回倭人大举入侵。整个高丽惨遭‮躏蹂‬践踏。大片人口死于战中之外。年青壮丁仍然有一百多万人。

 只消天朝统帅硬得下心肠,驱使高丽人不断来攻城消耗,不考虑伤亡。今天死一万高丽人,拼掉城内一千倭人;明又死一万高丽人,又消耗掉城内一千倭人…如此下去。用不了多少天,城内倭人非死绝不可。

 这种战法极为‮忍残‬,但也往往十分有效。反正不管高丽人与倭人消耗成怎样,天朝军队都没有任何损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野蛮的游牧民族攻城时地常用战法,倭人打仗也经常这么干。

 然而,天朝毕竟不同于野蛮民族,此等‮忍残‬做法没有在高丽人中引起反弹,却在天朝自己军中引发烈争执,有叫好的,也有大骂的。

 天朝三员领兵大将对此争许不休。刘破虏坚决反对。说这种做法很没有人。高丽人虽不是我们同族人,可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不是蝼蚁,是活生生的人,也有父母儿,怎能忍得下心驱使他们前赴后继的去送死?何况天朝大军乃堂堂正正之师,救亡伐罪。师出仁义,那等作为.岂不令属国民众寒心,损及天朝威严?

 南昱也坚持己见,针锋相对,争辩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尤其是攻城的时候,死人更是比什么都快,既然必须强攻倭人的城池。那么与其死天朝将士,就不如死高丽人。反正这场战争原本就是高丽人的。他们为了保卫自己地国家而血,也是理所应当。对高丽人来说,与其亡国之后被倭人‮杀屠‬,就不如在天朝军队帮助下与倭人拼个你死我活…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而秦义也拿不定主意,觉得两人说得似乎都有其道理。这做驱使高丽人攻城的做法,确实有够冷血,不过南昱说得也有道理,战场上哪有不死人的,若是能因此攻下城池,全歼城内倭人,那高丽人的死伤也是值得的,可是打的过程又似乎太难看了点,有损天朝的形象…

 而争论中的主角高丽人,则没审发表任何意见的权利.静静地等待争论地结果。他们既打不过扶桑倭人,又不敢违抗天朝的意志,如同一群待宰的羔羊,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假如天朝将领最终决定继续驱使他们攻城,那么他们也不会反抗…也不可能反抗的了。

 他们攻城.那么他们也不会反抗一一也不可能反抗得了。

 三员大将的争论没有结果,最后,一齐写奏章呈报皇帝,请皇帝裁夺。暂且停止攻城。

 半个月之后,钦差大臣火速赶来前线,传达皇帝旨意,命今全军将士不得再采用驱使高丽人攻城的‮腥血‬战法,大军暂且围困敌城,新式攻城‮械器‬不就将用到,届时再行大举攻城。

 争论有了结果。三员大将谨遵圣旨,各自指挥所部做好长期围城的打算。

 消息很快传遍高丽地乡村市镇,高丽民众无不欢呼庆幸,大呼万岁不绝,听说钦差传来的圣旨中有“高丽百姓矣联子民,联不忍见其伏尸城下”之语,无数高丽人感动得泣涕交流,一片呜咽失声。

 高丽战局至此陷入胶着状态,倭人不敢出城,天朝骑兵也攻不进去就这么对峙着。

 天朝京城汴梁,皇宫内。

 萧若看着近来自高丽的战报,静静的沉恩。周围侍候的美人们轻手轻脚.不敢弄出声响打扰他。

 面对高丽的天朝大军有力难施的情况,萧若时至今,还没有派出援兵送攻城械器去。因为柳长风的救援西域大军就快回来了,一百门新式大炮“武威大将军”都在回京的五万兵马中,到时候,这批大炮连带新铸好地一些大炮,一并调去高丽前线就好。

 在萧若看来,拥有了如此强力的大炮。别地攻城‮械器‬都属多余了,没有必要再调派那些苯重的攻城‮械器‬去高丽,因为即便有攻城‮械器‬,只要城内守军战斗意志坚决,攻城仍然得付出不小的伤亡。

 而集中使用大炮攻城的话,几轮下去,便能将城墙轰出缺口,再坚固的城墙都没用。在这个时代的攻城战中,大炮才是王道。

 高丽战局在萧若掌握之中,他唯一顾虑的,便是假如魔教真是参与倭人当中,只怕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转眼接近年关,京城里四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淮备过大年。

 过了年就是中兴二年了,天朝国势蒸蒸上,平民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民间一片喜庆之气。

 这一.早朝朝议上,也受喜庆气氛影响,人人面带微笑。皇帝心情也不错,宣布给朝廷三十多万官吏发年银,相当于后世俗称的年奖.人人有份。

 文武百官大喜,一齐叩头谢恩。

 商议完一些国事,正要退朝,这时,吏部尚书张汉则出列,躬身上奏道:“启奏皇上,微臣还有一事。”

 “讲。”萧若道。

 张汉则说道:“当年四大王族联合谋逆作,幸奈吾皇英明神武,亲统大军,弹指间削平叛,‮定安‬社稷…

 他兀自絮絮叼叼说个没完,萧若听得不耐烦,一摆手打断:“张爱卿直接说重点。”隐隐猜到了几分他的意图。

 “是,皇上。”张汉则又一躬身.不再罗里罗嗦“叛平定后,四大王族都为他们的罪行付出了代价,几乎举族不保,这是他们罪有应得,没人同情。其中却有一王家族,困及时弃暗投明,事后将功折罪,所受的处罪较轻,那便是宋王赵牧,及其一族。”

 说到这里,礼部尚书徐丰卿也站出来,恭声接口道:“当时皇上罢免了赵氏一门的官职,令其合族闭门思过,待半年期满之后,再量才授以官职。而今已有一载有余,皇上是否要重新起用赵家?”

 萧若静静听完,心里头跟明镜也似的。其实这里面主要还是自己原因。都是因为自己宠爱皇后赵氏姐妹,才有人这么说。

 要不然,以前根本就没人敢为四大王族求情,满朝文武都怕跟四族扯上关系,被人怀疑是他们的同。避之惟恐不及。宋王赵牧的情形要好些。可也仍然没人为他说话。否则半年闭门思过之期早过了,也不会等到今天才开口。

 因为近期皇帝宠爱皇后赵氏姐妹,有一段日子,甚至三晚中有两晚在中宫过夜,朝中大臣们无不看在眼里。

 久居官场的人,最擅于察言观,揣摩上意,很自然会以为皇帝爱屋及乌,既然宠着赵氏姐妹,自然会善待赵家。故而有人站出来为赵家说话。一来免得皇帝自己开口,皇帝想做的先做好,皇帝想说的先说出来。才能获得皇帝心;同时,也送一个老大的人情给赵牧那国丈,后自有回报。

 却不料.萧若对公事与私事分得极清,二者绝不相干。宠赵氏姐妹是后宫的事,与朝廷不相干,国家大事岂同儿戏!他冷笑一声,道:“哦?那你们说说看,赵氏一门谁有出色的才干,能居何职?” N6zWw.CoM
上章 浪荡皇帝秘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