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章
第203章 兄弟反目
 二鼎没想到秦圭政众么痛快地答应了自卢的请求,大为尚,万按照他的想法,在中原摧毁关东诸国的合纵后,他的实力将进一步增长,而天下大势将向有利于秦国的方向发展,秦王政就此坠入陷阱,不得不把他放到河北战场,如此他的谋划就成功了。

 两人随即谈到南局势,关东局势,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统一大业上。

 宝鼎老调重弹,再次阐述一年前他在翻山行宫所表述的大一统观点,并再次把当初自己所提出的一系列建议拿了出来。

 当初他提了很多建议,但一年来,咸就做成了一件事,修改学室制度,扩大招募学士的范围,给统一后的帝国储备官员,其它建议无一实施。

 国策的变革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时机,宝鼎重提旧事,目的不是劝谏秦王政必须采纳和实施他的建议,而是以此为契机,把自己对未来咸政局的担心非常隐晦地表述了出来。

 当中土统一后,大秦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稳定关东六国的国民,是赢得关东六国国民的人心。关东六国的现行制度和大秦不一样,统一后秦制要普及中土,但任何一种制度的推行都要循序渐进,都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或许是一代人,也或许是两到三代人。

 以大秦为倒,大秦从孝公变法开始,改世卿世禄制为军功爵禄制,以严刑峻法治国。最初大秦人不能接受,矛盾烈,商鞍甚至因此而死,但因为大秦历代君王坚持法治,几十年之后,到了昭襄王时期,军功贵族和寒门士卿大量崛起,大秦人才算勉强接受,但矛盾还是非常烈,直到如今朝堂上还是纷争不断。再看关东六国,先后变法强国,除了赵国略有成就外,其它诸国都失败了,楚国甚至是彻底失败。由此可见,一个全新制度的推行对王国而言直接决定了兴衰存亡,所以不仅仅要小心谨慎,还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抱着一蹴而就的想法,那对王国肯定是一场灾难。

 ‮央中‬集权制度是法家治国之术的最终理想,但目前中土王国包括秦国都没有实施这个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克其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也就是所谓的“民”的利益,所以它无法赢得天下人的人心,尤其无法赢得被征服关东六国的“民”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宝鼎反复强调“民心”对未来帝国长治久安的重要。其实宝鼎这个观点小早在一年前就对秦王政说过,当时宝鼎提出以黄老学术为的“无为”而治来做为帝国初期“与民休养”的主要国策

 一年前秦王政并没有反驳宝鼎,毕竟宝鼎刚刚回到咸,年纪小小。权势也非常有限,对秦王政没有什么威胁,所以秦王政一笑置之,就当是一个急于表现自己的天才少年的夸夸其谈。

 这次秦王政忍不住了,当即反驳。

 统一之前,有艰苦的统一大战,打仗需要钱粮,钱粮从何而来?当然要以强硬的‮央中‬权力来巩固对地方郡县行政和财政的控制,包括对新占领土的行政和财政的绝对控制。

 打仗需要军队绝对遵从‮央中‬的命令,但随着大秦疆域的不断拓展,军队越来越多,距离‮央中‬越来越远,将军们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如何确保‮央中‬牢牢控制军队?当然要集中军权于‮央中‬。

 军政财三大权利都要集中于‮央中‬,才能确保大秦在统一前和统一后,‮央中‬始终牢牢控制军队、地方郡县和全国的赋税,也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大秦军队并六国并迅速稳定六国疆土,确保大秦在统一后能够集中中土的全部力量在六国的废墟上进行恢复建设,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土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以此来抗衡和打击北虏,并进一步向南北两咋。方向拓展帝国的疆域。

 “你这叫竭泽而渔。”宝鼎毫不客气,当即驳斥秦王政“军政财三大权利全部集中于‮央中‬,王国的实力的确强了,‮央中‬可以令行止,为所为,但这种强大无法持久,因为‮央中‬不管是进行恢复建设还是南征北伐,最终的承担者都是天下的民。中土统一之际,民不聊生,这时候帝国的首要之务是休养生息,是让天下的民吃穿暖过上安稳的日子,如此才能赢得民心,更重要的是赢得财富的持续增长。民富了,中土的财富才会增长,帝国的赋税才会增加,这样帝国才会迅速稳定,继而才能恢复元气。帝国富裕了,元气恢复了,‮央中‬才有能力为所为,想干什么都行。反之,在天下的民没有摆生存威胁之前,帝国不顾一切地敲骨髓,只能让他们更苦,更穷,心里的愤怒更大,一旦哪一天愤怒爆发了,那就是决堤的洪水,势不可挡,‮生新‬的帝国必将发发可危。”

 兄弟再人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大秦的长治久安,但秦王政的观点是君权至上,‮央中‬集权,最大程度强盛国力,力争在他有生之年建下千古功业,而公子宝鼎川为重,强调国不与民争利。民鲁则国富。个人心“州与帝国的世代传承相比,不值一提。

 最终,兄弟两人吵了起来,彼此都想驳倒对方的观点,嗓门越来越大,怒气也越来越大。

 秦王政顾念手足之情,无意置公子宝鼎于死地,尤其爱惜他的才能,所以试图说服他,而公子宝鼎也不想与秦王政手足相残,他更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给秦王政一个告诫,让秦王政意识到国策变革的步伐不能太快,更不能超越现实的政治环境,否则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夫人和魄清听到争吵声匆忙赶来,本有意打算劝阻,但从书房内传出来的争吵内容让两人骇然心惊,战战兢兢地站在书房外相顾失。武烈侯发疯了,他到底还想不想活了?

 “中土的财富就像一块大饼,君王应该考虑如何把大饼做得更大,而不是考虑现有的这块大饼如何分配,更不能以王国的名义肆无忌惮地掳掠子民的财富。”

 这句话让秦王政然大怒。

 “所有人都想吃大掸,不论寡人把大饼做得有多大,最终都足不了子民的贪婪。”秦王政怒声说道“所以寡人首先要从这块大饼中拿出最大的一块供给王国,以保证王国的需要,然后王国才能保证天下子民的生存。”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能让他们继续吵下去,否则肯定要出事。”魄清冉恐不安“夫人,赶快进书房劝阻一下。”

 夫人犹豫良久,还是毅然推开了书房的门。

 秦王政看到夫人,马上闭上了嘴巴,满脸的怒气顿时散去了大半。宝鼎则面红耳赤,余怒未消,一副还要继续争下去的架势。

 夫人给两人续上茶水,悄然退去,自始至终,一言未发。

 “还要争吗?”秦王政喝于一口茶,冷声问道。

 “算了。”宝鼎忽然气馁,苦笑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两人沉默无语,良久,秦王政问道“你的师傅除了冯劫和韩非。还有谁?”

 宝鼎知道自己表现过头了,争吵的时侯口不择言,把前世的知识都用上了,结果引起了秦王政的怀疑。天才也有时代的限制,像宝鼎这样的天才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以秦王政的才智当然察觉到诸多可疑之处。

 “还有公孙豹。”宝鼎说道。

 秦王政笑笑“他会教授你这些?”

 宝鼎没办法,只好胡乱编造了一个在大漠巧遇无名大贤的俗套故事蒙混过关。

 “有一点你说的对。”秦王政说道“凡事要循序渐进,速则不达。关东六国变革失败,逐渐衰落,而我大秦坚持变革,方有今之国力,可见以法治国是一条正确的强国之路,但我们的变革持续了百余年,可见变革之艰难。将来统一后,六国之地皆行秦制,六国子民当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和认同,然后才能遵循秦制,逐渐变成大秦之子民。”说到这里,他两眼盯着宝鼎,以异常坚定的口气说道“但以法治国的国策不会变,集权强国的国策不会变。”

 宝鼎也知足了,今夜这番争吵好歹有了些效果,总算让秦王政意识到变革的艰难曲折。

 “这世上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宝鼎说道“统一后的帝国当然要法治,当然要以强国为最终目标,但统一后的帝国如何治理才能走向强大,对大王和咸的公卿大臣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不过有一点我请大王务必放在心上。”

 “君者,丹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丹,水则覆舟。”秦王政说道“你想提醒寡人的,是不是就是这句话?”宝鼎点头“在中土,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人之心者得天下。”这个士人可不是仅仅指低等贵族,它还包含“士”以上的世袭贵族,包括大夫、卿和封君诸侯。宝鼎刚才与秦王政争吵的时侯已经解释过了,现在再度重复,其意思很明显,在“民心”之中“士人之心贵族之心”尤其重要,能否得到贵族的支持,直接关系到王国的生死存亡。

 秦王政暗自叹息。说到底还是一句话,宝鼎不会屈服于自己的打击,他会利用咸宫的变革来联合贵族共同反抗自己,兄弟之间的斗争越来越烈了。

 寡人必须把你打下去,而且只有这次机会,假如错过了这次机会,让你实力急剧膨,让你变成像孟尝君、平原君和信陵君那样的封君,将来的麻烦就大了,统‮中一‬土更是遥遥无期。

 “三年内,大秦灭赵。赵国一灭,其余五国不堪一击,大秦握枯拉朽,可以在短短数年内统‮中一‬土,但灭了六国,占据了六国疆域,并不代表征服了六国民心。”宝鼎说道“大王,要人心,一定要赢得人心,否则帝国命运堪忧啊。”

 三年灭赵?不要说秦王政不相信,中土人都不信,假如宝鼎不是穿越而来,他自己都不相信,正因为如此,宝鼎才有把在而二幕圭番争论中。他把自只的“老底”了,世背明明白白告诉秦王政,我就是你的敌人,秦王政当然不会再留情。只有秦王政不留情,决意要打倒他,那么秦王政就会非常坚决地跳进陷阱,甚至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在中原搞风搞雨。

 “寡人会竭尽全力予以配合。”秦王政当即做出承诺。

 破合纵,并弗魏,灭赵,这都是大事,仅靠手无寸铁的宝鼎当然不行,秦王政理所当然要全力配合。秦王政配合得越好,给予的支持越大,那么当宝鼎失败的时侯,杀起来就越是合情合理。

 “秘军继续由你统率,随意调度。”秦王政继续说道“你所提出的要求,寡人尽量足。”

 宝鼎急忙拜谢“我现在就有个小要求。”

 “说。”

 “请大王赦免长安君的儿。”

 秦王政脸色骤沉,一双浓眉紧紧皱在了一起“他是大秦叛逆,十恶不赦的叛逆。”

 当年屯留兵变,长安君兵败,逃亡赵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帐下的将士无一幸存,甚至连屯留几十万百姓都遭了殃,被强行迁徙到陇西的边城临姚,由此可见秦王政的愤怒。

 宝鼎迟疑了片刻,低声说道:“大王既然能原谅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就不能赦免长安君的儿?”

 秦王政的脸色更难看了。

 “如果没有大王的仁慈,我和母亲也不会返回咸,我更不会有为大王冲锋陷阵的机会。”宝鼎躬身说道“请大王三思。”

 秦王政望着宝鼎,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这些年,宗室屡屡被风暴所席卷,渐愕零,难道大王就不为老赢家想一想?”宝鼎再劝“老赢家是大秦的越牢固,大树才越结实。田再代齐,不就是因为吕氏宗室的断了嘛。”

 秦王政沉良久,忽然问道:“你怎么会想到他?”

 “因为我父亲。”宝鼎说道“我父亲至今还是大秦的叛逆。但他真的是叛逆吗?长安君当真要背叛大秦吗?他哪来的实力背叛大王?就凭他手上那几万军队?”宝鼎叹了口气。“我忠诚于大王,忠诚于大秦,为了忠诚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我不想死得毫无价值,我想报答大王的恩情,我想为我父亲赎罪,所以在死去之前。我将不遗余力,为大秦统‮中一‬土贡献全部的力量。”

 秦王政的心突然颤栗,但瞬即又变得冰冷。他的心早就冷了。在咸宫里,黑暗和霾笼罩着心灵,即使是一颗滚烫的心,也已经被彻底冷却了。

 秦王政冷笑“你想证明什么?证明你的忠诚?你把婴带在身边,就能证明你的忠诚?”

 “婴?”宝鼎惊讶地望着秦王政“成蛟的儿子叫婴?你怎么知道?”

 “寡人为什么不能知道?”秦王政突然恼怒起来“你小子装腔作势,想羞辱寡人?”

 宝鼎面浅笑“大王,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看样子婴虽然是隶臣,但日子并不艰苦。”

 秦王政摇‮头摇‬“他是个好孩子,很孝顺,也很懂事。”停了片刻,他又说道“好孩子,真的是个好孩子。”

 “他在哪?”宝鼎明知故问。

 “在飘山。”秦王政说道“在骗山修陵。这孩子能吃苦,三岁捡柴,五岁烧炭,八岁就开始背石头了。”秦王政抬头望向宝鼎“你也是从小受苦,在北疆养马放羊,最后靠代北的九死一生才重返咸。”

 宝鼎听出了秦王政话里的意思,一股怒火涌而出“大王不愿赦免?”

 “大秦有律法,庶民要遵从律法,士卿也要遵从律法,君王更要遵从律法。”秦王政非常坚决地说道“没有军功,就不能赦免。更没有资格重归属藉。”

 宝鼎强忍怒火,脸颊上不停地颤抖着,出离愤怒了。

 “你既然关心他,为什么不愿赦免他?”宝鼎叫道“他不过是介。孩子。”

 秦王政神色冷峻,一言不发。

 宝鼎猛地站起来,掉头就走。

 夫人和魄清就站在书房外,看到宝鼎怒气冲天地摔门而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得花容失。武烈侯真的疯了,竟敢在行宫对大王如此无辛叭

 夫人急忙走进书房。

 陇清则急步追上宝鼎“武烈侯,你这是去哪?”

 “颍山。”宝鼎咬牙切齿地说道“他不给我人,我就去抢。”

 陇清头一晕,伸手拉住了他的手臂“这里不是乌氏草原,是骗山行宫,你能不能清醒一点?”

 “我很清醒。”宝鼎冷森森地说道“我老赢家是王族,王族有王族的尊严,就是死,我也要站着死。”

 魄清根本拉不住他,反而被他一把抓住手腕,拖着就走了。

 , n6ZwW.COm
上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