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异时空之大中华 下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德国复苏
 192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本组成了负责投降事务的东久迩内阁。在内阁成立的第二天,身为新相的东久迩稔彦亲王第一次谈到了战争责任的问题。他对记者说:“战败的原因不仅在于‮府政‬政策的错误,还在于国民道德的沦丧。因此,全体国民都必须进行彻底的反省,全体国民的总忏悔是国家重建的第一步。”东久迩的论调刚一出笼,便遭到普通百姓的抨击。日本《朝新闻》表社论说:“必须对过去进行严峻的批判。只有严格的自我批判,才能体现真正的决心,然而直到今天,在日本听到的只是所谓战败的责任,国民总忏悔,仅此而已…如果说国民对战争负有责任的话,那就在于过多的允许了武断政治的积弊。”

 在中第三次大战以前,从意识形态角度讲,日本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停留在古代的封建制国家。在科学已经十分达的2o世纪,日本的统治者还在以类似中世纪的封建统治思想教化国民,宣扬天皇是神的化身。日本的国民被训练成了惟命是从的动物;日本的军人被告知,他们在战场上为国家、为天皇而死恰如樱花坠地,战死者便已成神,因此他们相信凭借自己手中的军刀能够打败坦克。即使是在战前的和平时期,军国主义教育也是鼓吹所谓“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为了培养“武士道精神”日本的小孩子要从小学习忍耐和冒险精神,男孩子要常常赤脚在雪地中行走,练习剑道和柔道,半夜里到坟地里去,整夜整夜地处于“枕戈待旦”的状态。

 对日本国民进行广泛的意识形态改造是中国重建日本的重要部分。1925年6月11,中国国务院、6军部和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制定了《战后初期中国对政策》的。ncc15o号文件。文件提出要铲除日本人心目中的军国主义思想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这个委员会在随后的。ncomcc15o/4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必须鼓励日本‮民人‬培养起争取个人自由,尊重基本人权,特别是宗教、集会、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愿望”等内容。这些文件在经过大量文字修改后,经中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于9月22公开布。

 根据《战后初期中国对政策》的精神,中国占领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日本政治‮主民‬化的命令。9月1o,盟军最高统帅李岱青对日本‮府政‬下达了关于言论和新闻自由的命令。26,又下达了取消一切通信自由的限制,并鼓励日本‮民人‬批评‮府政‬的政策。1o月4,盟军最高统帅部颁布了题为《撤消对于政治自由和其他自由的限制》的命令,废除了日本所有限制基本人权的法律和法案。这项命令后来被人们称为日本的“人权法案”1o月4,占领当局出了“废除对政治、民权及信仰自由的限制”法令。1o,又释放了全部在押政治犯。

 1925年8月28,中国驻占领军司令部成立。司令部下设参谋本部以及民政、法务、经济、科学、民事通讯、自然资源、统计资料、民间情报、教育和公共卫生9个局,所有人员均由美军担任,在地方再设8个军政部。中国不实行直接统治,而是通过天皇和日本‮府政‬实行间接统治。李岱青有权随时改变日本‮府政‬和更换‮府政‬人员,实际上成了日本的太上皇。

 第一号命令,宣布解散日本的6军、海军和空军,解除所有日本军队武装并复员;强行规定军工厂停产,废弃有战斗力的军备。至1o月15,通过日本‮府政‬解除了336万军队的武装;海外375万日本军队的解散和复员,直到1926年才基本完成。

 重塑日本人的精神1926年1月8,中国国务院、6军部和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又制订了一份题为《日本人再定位》的机密文件,编号为。ncc162/2。这份文件指出,以李岱青为的盟军最高统帅部所下的有关指令和采取的措施都是正确和有效的,所解决的只是中国占领日本时期日本的政治‮主民‬化问题。但要真正解决长远问题就必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把政治改革的成果用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二是要对日本国民进行胎换骨的教育和改造。

 中国人在。ncc162/2号文件中对战前的日本社会作了评估,认为在日本人头脑中广泛存在着这样几种观念:顽固的封建主义观念,包括等级差别、崇尚武力和屈从权威;盲目相信日本大和民族具有充当世界领导的优越品质,特别是对天皇的极端崇拜以及军国主义的影响等。李岱青曾经讲过一个笑话:给日本士兵几片药,告诉他们服3次,他们一有机会就把药扔掉。但如果在盒子上写明“天皇要求他们每天服用3次”那么他们便会老老实实地按照指示服药。

 中国人意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消除日本人头脑中的这些痼疾,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为此,中国占领当局在文件中制订了周密的计划,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日本人头脑中的痼疾开战。

 从战术角度讲,中国人没有把这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设计为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战争,而是采取了日本人对日本人,更准确地说是代表中国利益的日本人对日本人的战争。因此,中国人在。ncc162/2号文件中特别要求“要利用日本自己的领导人来同日本人打交道。“中国相信会有很多日本人由于早期的经历和教育,将成为中国利益在日本的代理人,而中国占领当局的一个基本责任就是要寻找这样的人士,并保证把他们安在适当而又重要的岗位上,这将有利于他们能够完成对日本人的再定位和再教育工作。中国占领军当局要为这些人提供咨询、保障和支持。”进驻东京之初,李岱青就曾宣布:“最高统帅部的职责并非抑制日本,而是使它重新站起来…我们将利用日本‮府政‬这个工具来实行占领。”

 中国人还认为,对日本人的再定位和再教育过程主要应当通过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和影响来完成。一方面,应当利用美军占领日本的有利形势,对日本的国民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造,通过对日本的年轻人进行西方式教育,灌输西方价值观;另一方面,将再教育的范围从青年人逐步扩大到全体日本国民。在文件中,中国人提出:“要注意寻找一种方式,即通过每一种可能的渠道把再定位或再教育的概念输入每个日本人的大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利用一切传播媒介,如:图书、教材、期刊杂志、电影、广播、报纸、讲座、办研讨班以及各类学校的讲台等。文件特别强调“必须认真地研究和考虑使用方法和恰当的材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尽量使用说服的办法,避免使用说教,也要随时注意日本人的接受程度”在宣传媒介中,应当“间接”而不是直接地向日本人头脑中灌输中国式的政治‮主民‬意识。在当时,日本广播协会(nhk)的几个主要节目,如“知识对话”、“左邻右舍”、“农家傍晚”和“工会时刻”等的播出内容,都是先由美军总广播科计划并草拟内容提纲后,再以日本广播协会名义播出的。

 中国人还意识到,对日本人意识形态的改造过程要同日本普通百姓经济状况的改善相联系。因此,在占领日本后,中国逐步对日本社会进行改造,建设现代化的电话系统,引进合格的厕所和卫生设施,树立现代的营养和卫生观念,进行土地改革,废除租佃制,将土地分给农民,将这个国家中的封建成分逐步清除。同时,清除日本上层建筑中的封建色彩,肃清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赖以动战争的土壤,为日本社会注入现代社会的精神。

 1926年1月,中国占领军总部出了《关于教育根本改革的备忘录》,提出了关于改造日本教育的具体意见和实施要点,其中包括:宗教(特别是神道教)同教育分离;为清除日本教育‮央中‬集权式管理影响而把教育权移交给地方‮府政‬,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等。1927年3月,中国占领当局公布了《学校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这两个法案都强调了个人的主动和探索的重要,建立以个人价值追求为中心的西方价值观念。

 1926年1o月4,盟军最高统帅部颁布指令,废除日本战前的《宗教团体法》,规定不得侵犯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保证公民享有宗教自由;严格止日本各级‮府政‬支持神道教,公共基金不能用于神道或用来修建神道的神祠;止宣传或传播神道或其它宗教教义中的军国主义思想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不允许在各级学校中讲授神道教义等。同时,美军占领当局还鼓励中国国内和世界各地的基督教传教士来日本传教,扩大基督教在日本的影响。

 保留天皇制,惩治战争罪犯

 在李岱青看来,日本天皇是“胜过2o个师团的战斗力量”如果对天皇进行惩罚,将会“导致灾难的后果”中国占领当局为了利用天皇为其控制日本的战略服务,决定限制和保留天皇制。1925年1o月6,中国国务院和6海军共同拟定了。n55/3号文件,决定先把天皇制和裕仁天皇个人分开,然后考虑新宪法问题。1926年1月1,天皇裕仁表了《关于建设新日本的诏书》,即所谓“人的宣言”在这份宣言中,裕仁宣布自己是人,而不是神,从而自我否定了天皇拥有神权和日本民族负有统治全世界使命的神话。

 1926年11月,日本天皇颁布了战后日本的新宪法,即“和平宪法”宪法规定:天皇是世袭国家元,而统治权在‮民人‬手中;日本完全放弃战争,止拥有军队;废除华族(贵族)的一切特权。据说当李岱青的助手阿尔蒙德将军把新宪法的草案到时任日本相的吉田茂手中时,吉田茂只说了一句话:“这无异于**!”

 作为对日本战争责任进行清算的重要方面,1926年在东京建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负责对田中义一等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在横滨、北京、等地设立法庭,对受到起诉的乙级和丙级战犯进行审判。据统计,被中国起诉的各类战犯总数为5423人,被判刑者4226人,其中有941人被判处死刑。

 经过这么一番处理之后,中国暂时的控制住了日本,但是想要消化日本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不过不管怎么说,拥有一亿人口的日本,已经成为中国的财富来源,三百万名经验丰富的士兵,将成为中国修路的主力军,为中国的铁路事业贡献力量。

 而几千万日本女,则成为解决中国男人口比例失调的最好调剂,在某种程度上,日本确实做到了将大部分工厂挪到中国的打算,只不过这种迁移不是他们愿意接受的。

 1926年9月8,德国在改变国际罪人这一角色而成为国际社会受尊敬的一员的过程中又迈进一步。今天下午,德国代表离开柏林,前往日内瓦,他们下一步是争取在国联中占有永久席位。中午,国联大会一致通过,同意德国加入国联。

 国联内部存在不同意见,这大大削减了内瓦的热情。先是巴西退出,西班牙也威胁要退出国联。因为他们没有获得永久席位。一些外官怀疑如果英国和苏联不加入国联,国联是否会具有多大的能量和权威。

 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成立的一个国际组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美‬的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192o年1月1o,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凡是在大战中对德奥集团宣战的国家和新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这样,国联共有44个会员国,后来逐渐增加到63个国家,总部设在内瓦。中国于192o年6月29加入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有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并附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其中最主要机构是理事会。《盟约》规定,美、英、法、意、五国为常任理事国,另外还有四个非常任理事国。

 国际联盟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全安‬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盟约》规定将德国殖民地由英法等国实行殖民统治,它的作用只是帮助帝国主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巩固了战后帝国主义体系。

 [comm] N6ZWw.Com
上章 异时空之大中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