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飞行军
倾盆大雨无至今地下着,正午的光景形同暮晚,雨水汇聚在低洼处形成临时的溪
水洼,地面
滑难行。站在黑森林北部边缘地带,林恩久久盯着雨幕下的远方,在他身旁,穿着雨披、携带全套武器行囊的士兵们正在林间默默等待。
天气在变,时局也在变。帝国第2远征兵团登陆丹麦西兰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丹麦首都及周边城镇,利用岛上的既有防御做好了抗击苏军登陆的准备,大批攻击潜艇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就位,尽管这种严重破坏丹麦主权的行为引来世界舆论的一片哗然,西方盟国表面上也对此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并采取了一些徒有声势的制裁,苏联军队却没有利用这种有益的国际环境主动攻击
近到德国本土附近的帝**队,甚至没有越过边界进入
德兰半岛——莫斯科显然很清楚自己那支孱弱的海军不足以支持一场大规模的登陆行动,更多的失败只会让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军事威慑继续衰弱,加之帝**队的真正目标肯定是德国本土,他们只是迅速向德国北部调集部队,仅那些战功显赫的坦克军就足以震慑帝国的野心。
苏军以静制动的策略固然高明,帝国大本营也不甘示弱,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在出兵丹麦之后很快宣布,将先前占领的挪威北特伦德拉格郡土地归还挪威王国,并宣称他们只要获得返回德国的生存权力就会结束对挪威北部领土和丹麦西兰岛的占领,而且依照占领时间对这两个国家给予恰当的补偿。
自由帝国的此番公告无异于对德国宣布主权,也相当于拐弯抹角地承认自己与覆灭的第三帝国有着莫大的联系,世人不
为之惊诧,而德国国内的震
则完全在意料之中:缺乏威信的柏林傀儡府政声嘶力竭地呼吁民众认清第三帝国的
恶本质,但德意志民族对它的唾弃已成事实,察警不再听从当政者的指挥,民众不再理会官方的言论,潜伏在暗处的抵抗者重新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居民从观望转向支持复兴
和自由团,它们的组织者只愁武器不够而无需担心人手问题,苏联占领军司令部和德国府政眼见形势不妙,连忙宣布全德进入紧急状态,所有居民不得擅自离开居住所在地,大大小小的交通枢纽都受到苏军的直接控制…
天渐渐黑了,林恩和他的士兵们已经就着凉水啃过了面包,这也是他们回到本土以来最常见的餐食。远方的景象已经遁入夜幕之中,林恩毅然挥动手臂,
挑细选出来的两百四十名勇士义无反顾地走出树林。开阔的平原和起伏的丘陵皆不足以阻碍苏军坦克战车的冲击,战场的不确定
使得伤员很可能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和转移,为了不拖慢部队的行进速度,行动不便的伤员将留下来接受苏军俘虏——这注定是一条充满危险的道路,他们可以信赖的只有自己的钢铁信念和祖国的庇佑!
以夜战兵为先锋,林恩的部队在当地抵抗者的策应下成功穿过了苏军的封锁线,他们后连夜行军,天亮之前抵达卡尔斯鲁厄,该市大量的废弃工厂给这支精锐的突击队提供了暂时的栖息之所。安排士兵们轮岗休整之后,林恩与当地的复兴
负责人见了面,尽管这位前国防军出身、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胳膊的中年人能够提供卡尔斯鲁厄周边苏联驻军的详细情报,并能够召集近千名有一定作战能力的抵抗者,考虑到战斗会过早把自己的行动意图暴
给苏军,他否定了就地袭击苏军并夺取军用物资的建议,而是令这支组织度尚可的抵抗武装暂以扩充实力为主,等到时机合适再暴起攻击苏联占领军。
经过一个白天的短暂休整,林恩带着部队继续上路。得益于复兴
对这一地区的情报掌控,他们轻而易举地避开了苏军警戒线和巡逻部队,夜一强行军20英里,天亮前赶到埃平
森林,这片占地面积不到五十平方公里的森林其实就是一座长满植被的大丘陵,为林恩这支仅配备轻武器的战斗部队掩蔽行踪是绰绰有余了。雨水已停,由于没能和这一带的抵抗者取得联系——埃平
附近也许
就没有抵抗组织,林恩只好在这里多呆夜一,派出夜战兵侦察敌情,尔后才穿过开阔地带前往符腾堡第二大城市海尔布隆,良好的地理位置加上河运便利使得海尔布隆在德国工业化完成时成为了符腾堡境内工厂最多的城市,可惜曾经繁华而颇具特色的城区在二战时期化为废墟,幸存下来的居民和返回故乡的迁居者一道重建城市。从城区以南的山林中向北眺望,林恩看到了恢复通行的运河、正常运转的铁路和平整的高速公路,侦察人员从城区带回两名愿意配合抵抗组织袭击苏军的当地居民,他们提供了有关苏联驻军和物资囤积的重要情报。在进一步摸清情况之后,林恩决定在此给苏联人一支快狠准的利箭。
寒料峭雨水多,趁着雨夜视线不佳,林恩将部队一分为四,三支战斗分队在城外支援打伏,他亲率主力潜入海尔布隆城区。临近夜午,自由精英们擅长的袭击作战拉开了序幕,各路人马以夜战小组为箭头迅速突击苏军兵营、火车站、河港码头等关键目标。战争气息从未真正消去,可温和的当地居民还是在很大程度上麻痹了这里的苏联驻军,稍许的松懈在经验丰富且有周密部署的对手面前就是致命的破绽,战斗开始仅半小时,屯驻五百多名官兵的苏军营地即遭血洗,许多苏联士兵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被击杀,驻军主力没给突击者造成实质障碍便灰飞烟灭,顽固死守火车站和河港的少部分苏军士兵独木难支,夜午钟声敲响,海尔布隆时隔三年又十个月后终又回到了帝国势力的控制之下,哪怕非常短暂的占领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
夜袭作战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高风险高收获,清点苏军没来得及破坏的物资仓库,林恩和他的士兵们获得了空前数量的战利品——转运前线的大量
炮药弹、罐头食品和皮革制品。“暴发户”们尽可能拿上自己需要并且不超出负重限度的物品,又招呼居民们前来分享战利品,余下没办法带走又不愿留给苏军的统统往河中倾倒。
战斗结束之后,林恩又从主动“爆料”的当地居民那里得到了一条重要军情:苏军近几个月来利用莱茵河的河运向南运送了大量的兵员装备,而从海尔布隆溯
而上二十多公里有一座被苏军重新利用的废弃机场,并在那里部署了一些体型较大的轰炸机。
林恩拿出德国地图一看,海尔布隆往南四十多公里就是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斯图加特距离博登湖北岸又只有八十公里,在斯图加特附近部署轰炸机既照顾到了机场全安又利于轰炸机满载飞行,而且那些第三帝国时期修建的旧机场正适合临时使用。想到苏联人的轰炸机
复一
地空袭上莱茵河谷,亦考虑到突袭机场对苏军的震慑作用,林恩大胆做出决定:跟苏联人玩一票
的。
苏军将领可不是廉价的站街女,几张小钞就能
一把,军用机场的防御警戒素来严密,林恩当着海尔布隆居民的面率部渡河向西
进,然后突然调头从下游重新渡河,潜入位于海尔布隆东南方的安特古滕山区。他们走崎岖山路、跨险峻河谷,星夜兼程地迂回向南,成功避开了苏军追踪,三天之后进抵斯图加特地区。在这座人口达三十余万的大城市,地下抵抗组织根基稳固,在与他们接上头之后,林恩酝酿的攻击计划有了可靠的技术参数——为了最大限度地削弱上莱茵河谷之敌的有生力量,苏军在这条战线上投入了数千架飞机,他们悉数占用博登湖北岸的机场还不够,航程较远的中型轰炸机都部署到了黑伦贝格、辛德尔芬
和斯图加特周边,而海尔布隆居民所提到的机场算是距离前线最远的一座,它投入使用也不过是最近一个月的事情,停放的飞机实在算不得多。要掏“鸟窝”在斯图加特往南的几座大型机场可以得到更加丰厚的收获。
一个拍脑瓜做决定的指挥官赢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林恩一面缜密考虑,一面派出侦察员随地下抵抗人员前往实地勘察情况。圈定的几座机场距离斯图加特最远也就三十多公里,但穿过苏军的重重封锁花费了侦察人员不少时间,直到两天之后,详尽的报告摆在了林恩面前,而就在这两天,苏军在上莱茵河谷前线又有了大动作。经过持续的填土作业,帕登山东麓与博登湖之间的低洼地带加宽了近一倍,这意味着数以百计的苏军坦克能够用比以前高两倍的效率向河谷推进,而连续的猛烈轰炸也对帕登山区的守军工事进行了极大的削弱,随着大量经过防御加强的坦克在博登湖东北角集结,新一轮进攻的发起已势在必行。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