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下王者 下章
1785章 杨宪讨官
 听了皇上的语气甚是欢喜,杨宪心中暗叫了声:“天助我也!“忙站了起来。

 “朱元璋扫了一眼杨宪呵呵一笑,道:“怎样?当了中书省左丞比昔日的检校要辛苦多了吧?”

 杨宪忙道:“检校也是给陛下做事,左丞同样为陛下做事,说不上辛苦,卑职再辛苦,也比不过陛下理万机,陛下才是真正的辛苦!”

 几句话说得朱元璋很舒服,刚要放下手中的朱笔,忽然想起这个詹同,便道:“ 杨宪你来的真好,朕还真有一件事想要问问你呢?“

 杨宪正犹豫着如何向朱元璋开口,听说有事情要问自己,忙着主考官的事情,拱手道:“陛下垂问,微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这个詹同你可认识,为人如何,学识如何?“

 杨宪一愣,略一沉便知皇帝定是挑选了主考名额了,有心想上去推荐一下自己,可又怕引起朱元璋的不快,他陪伴朱元璋多年,深知一旦他若是厌恶了一个人,那这个人基本上是废了,咬了咬牙道:“这詹同微臣倒也听过,素有才名, 陛下渡江后,为国子博士,洪武年,陛下亲临下峻,御史中丞刘基说:“古时公卿犯罪,盘水加剑,送往住处让他们‮杀自‬,以此来激励廉,这叫存国体。”这詹同当时便在陛下跟前侍奉,听了此言,便拿起了《戴记》和贾谊疏进献皇上…?”

 “哎呦——你不说朕倒是忘了这茬,原来是他啊?瞧朕这记!“朱元璋边说边将手中的朱笔,轻轻一勾,詹同的主考官的‮份身‬就此确定。

 选好了主考官,朱元璋显得极为高兴,合上了奏折,这才想起自己一直没问杨宪来见自己,是否有要事,忙放下手中的朱笔,抬头瞟了一眼杨宪,问道:“杨宪啊,你来找朕,可是有事要说——?“

 杨宪一直犹豫要不要说,听朱元璋这么一问,想起刘炳的那一番话,终还是咬了咬牙,将刘伯温的一番叮嘱,早已抛之脑后,跪下道:“微臣的确有话要说?“

 朱元璋抬起头扫了他一眼“哦”了声,道:“那就说吧?”

 杨宪一咬牙,恭谨地道:“陛下这次开恩科,兴科举,为我大明取人才,微臣…?“

 朱元璋听他的同一句话,神色微微变了一下,但着心头的怒,不动声的道:“你想干什么?”

 杨宪心中有些害怕,可如今的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唯有硬着头皮道:“微臣不才,想做这一届的主考官,还请陛下——陛下成全——?”

 朱元璋睨了他一眼道:“理由?“

 杨宪听朱元璋的语气,不冷不热,也摸不透朱元璋的心思,心中有些打鼓,此时虽入秋,尚有些寒意,但他却是后背,一股冷汗寒了衣衫,略一沉道:“论学问,微臣自比不上宋濂等人,但微臣比他们多些阅历,选士子之时,也有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微臣知道,那些士子对陛下有用,对我大明有用,微臣自问这一点上,微臣——?“

 朱元璋脸上古井不波,只是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杨宪,眼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失望,这一丝失望来得也快,去的也快,杨宪自然不能察觉。

 一阵沉默后,朱元璋扫一眼怀中的奏折,彻底放下了手中的朱笔,道:“杨宪啊,你是朕一手培养的,朕自然知道你对朕的忠心,可朕开恩科,以八股取仕,朕就是要告诉天下读书人,朕取的读书人,只有读书,只有做八股文,只有诵读圣人之言,才能考取恩科,才能成为朕的门生,做大明的官,光宗耀祖——?这个你可明白?”

 杨宪一愣,随即道:“皇上深思路,烛天下,微臣自然不知,只是微臣觉得,读书人也好,武夫也罢,开恩科,取士子,取可不都是陛下的学生,这个道理,臣等明白,学子未必明白啊?所以,微臣才独胆,请这主考官,一来是帮陛下监视其他主考官徇私舞弊,二来,也是想给陛下选取几个真正的人才…?”

 “难得你有心?但朕自有朕的考虑?朕的八股文,取的是圣人之言,学子读的是圣人之书,自能明白朕的用意,你才学比不上刘基、宋濂等人,若你做了这主考官,一来,天下学子不服,二来,宋濂等人自有意见,所以,这主考官一职,朕是万万不能给你!“朱元璋阴沉着脸色道。

 “皇上——?“杨宪心头一急,他虽对这次的主考官没报多大的希望,可一想到唯有坐上主考官的位置,方可一举剪除李善长、胡惟庸的势力,不急了起来。

 朱元璋冷哼了声,道:“朕虽不能任你为主考官,但你也提醒了朕——?“

 杨宪心中已是失望透顶,可听了朱元璋这一句话,心头一颤,有升起了一抹希望,抬头望着朱元璋,眼里满是期盼。

 朱元璋眉头微微皱起,沉了片刻,忽然道:“朕可以安排你做监督官,负责监督主考官,以免他们徇私舞弊!寒了天下学子的心,也坏了朕的用意!”

 历朝历代主考官徇私舞弊的事情多不胜数,而在科场舞弊的种种手法中“通关节”是最为普遍也是最难止的一种。所谓“通关节”就是现在所谓“走后门”指考生通过贿赂考官或与考官拉关系,使其把自己的卷子评高分,金榜题名。

 北宋初年,沿袭唐代科举‮试考‬的风气,考生“投卷”很盛行。权贵以及权威们,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人才,称为“公荐”考生录取后,要向主考官谢恩,称主考官为“师门”、“恩门”而自称“门生”宋太祖即位后不久,废止权臣向考官推荐考生的特权,并诏令考生今后不得再呼考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所有考中的进士,都算是天子的门生。 虽然宋太祖取消举荐制度,以防止科举制度人际关系导致科举徇私舞弊和官场的拉帮结派。明里是取消了,但暗中,关系依旧存在, 后来宋朝科举‮试考‬推出了两项反舞弊措施——“糊名”和“誊录”所谓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姓名、贯籍、初定等第等信息糊起来;誊录则是将考生的考卷重新抄录一遍,将抄录本拿给考官审阅,的确杜绝了不少徇私舞弊之嫌,但有宋一朝,科考主考官徇私舞弊的案件屡次发生,屡不止,朱元璋的疑心病本就重,初始并没想到,经杨宪这么一提醒,方才想起这一茬,心中便有了主意,他开恩科,兴科举,其目的便是想让天下学子,为他所用,若是主考官把持这一切,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 n6Zww.Com
上章 天下王者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