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囚宫 下章
第17——
 谁家稳坐昭

 旭东升,金晖铺就大兴宫前的登天路,殿前玉阶仿佛高耸入云,一眼不见边际。汉白玉阶,阶阶皆血泪铸就,磅礴巍峨的大兴殿仿佛停留在云端,于远处眺望亦觉得自己渺小如尘。

 吉时,龙辇缓缓驶入承天门,一干皇家仪仗浩浩紧随其后,升平的凤驾始终跟随却遥遥与龙辇隔了很远。

 升平掀开茜红晶帘,探出视线追随前方端坐龙辇中的杨广,浩然端重的礼乐声中旭高高悬挂在龙辇前方,与她所在的凤驾的阴暗正现出乾坤分明。

 所有一切恍惚犹如隔世。

 曾经,此处是父皇与母后运筹帷幄的所在,两人一同并肩指点江山,在大兴殿高处笑瞰苍生臣服,如今宫阙内乾坤再改,他们在天之灵仰望他们的稚儿女也可以走上望不见头的玉阶,端正坐在蟠龙金座上,怎能不让人唏嘘感叹世事变化难料。

 升平眼角略有意,人感慨而笑。

 此刻,杨广所乘龙辇已停,他先行步下,身上明黄毓冕锦袍上的龙腾图案远远可见,桀骜的杨广伫立在原地不动,在朝臣百官前回首朝升平方向轻笑。

 升平心头骤暖,他,在等她。

 凤驾戛然停住,杨广含笑伸出温暖的手,示意升平走下车辇,站在自己的身旁。

 升平欣然躬身步下凤驾,将自己手指放入他的掌心。

 如今,掌控天下的手同样也掌控他们兄妹自己的命运,再不必担心被朝臣质疑,被百姓蔑视,她终于可以与他并肩站里在朝晖下接受万民朝拜。

 杨广握紧升平的手指,两人相携走近玉阶。升平仰头看看杨广,他则眺望高高在上大兴殿内的宝座,带着天下尽归的笃定和得意,不曾垂下视线留恋身后安稳半分。

 登天玉阶高且陡,仿佛它的存在是在证明帝王赢得皇位的征程艰难,此时,号鼓齐鸣,钟磬齐响,登基大典的礼乐声传遍大隋万里江山,朝臣们俯‮身下‬,口诵恭祝新皇登基万年无疆,声声震耳。杨广的声音被淹没在响彻天阙的呼喊中,升平只能从他嘴变动察觉其中含义,杨广在说:“跟我来。”

 升平赧然点头,在身后随着杨广的步履缓缓前行。

 光照耀在逶迤拖地的繁重瞿凤朝服上,呈现斑斓五彩的颜色,她身上刺目的红色惊得内外跪拜的朝臣失语惶恐,而她头顶越矩佩戴的十二支凤尾金冠更是只有皇后才有的荣耀。

 晃照天地光芒的她沿锦红毯徐徐而上,容貌反而模糊不见,只剩下大红朝服在众臣目光中起惊与诧异。

 杨广不曾察觉朝臣质疑的目光,他始终在向前方仰视,目光直直锁定大兴殿里宝座所在的位置,大步向前。

 升平慢慢跟随其后,渐渐跟不上杨广稳健疾速的步履。云端尽头的皇帝宝座仍在,杨广仍是升平此生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可她却开始气,拽着拖曳长尾的朝服开始憎恨通往帝王宝座的路漫长难走。

 升平摇晃杨广的手撒娇暗示自己不适,他专注登行,爱人那些细小心思似未能察觉。

 升平藏身在杨广广阔身影后,些许阴影寒凉透入繁重朝服侵入骨髓,他携她的手臂因她的拖拉渐渐拉直,两人相握的手指也慢慢松开。

 升平心惊,竭力想再次握紧他的指尖,猛行两步腿越发觉得疲累,漫长的玉阶仿佛一辈子也走不完,眼前浮起白花光影,为她最初的喜悦蒙上些许不安。

 此刻,升平只能看见杨广高宽大的后背,他的神情如何根本无从查看,他始终在仰望,他仰望的是主宰生死的权利巅峰,他仰望的是隐忍二十多年来得到的犒慰。

 只是,他似乎忘记,忘记曾答应要带她一起走上去,忘记自己身后还拖着情到浓时最初的许诺。

 升平心中涌起惧意,这样的杨广执着的可怕,他步履稳健,一步步走上帝国大业,而她却变成他征途上最终的拖累,渐渐离他的拉扯,孤零零停留在半路仰望他俯视众生。

 升平悄然松开手,杨广没有察觉。

 他察觉到的只有镶嵌在金色宫殿里的蟠龙宝座离自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升平驻足,看着自己从他掌心滑的指尖怔怔。原本还要更进一步的杨广猛地察觉手中缺了什么,立即驻足回头,见升平站在不远处发愣,又将手再次伸出:“阿鸾,上来,跟朕一起走。”

 升平心中有些怅惘,淡淡道:“阿鸾有些累了。”

 杨广悬在半空中的手依然坚持,语气又加重几分:“不要闹,阿鸾,现在容不得你闹脾气。”

 升平静静与杨广凝望。此刻他的眼中有些不耐,虽然隐藏的很好,但还是被有心的升平一眼捕捉。在皇位面前,没有人可以跟他任,也没有人可以做他的阻碍,哪怕是她,也不行。

 升平竭力让自己看上去心平气和,躬身施礼:“皇上请先行一步,臣妹休息片刻。”

 杨广当然明白升平在生气,他强忍住口怒火,刻意平和烦躁的语气,但话语中的命令不容升平置疑:“听话,快!”

 升平垂滴视线,仿佛在对自己自言自语:“又要我听话,到底是做了皇帝,只要他人听话,却忘记自己说过的承诺。”

 杨广静了片刻便不再说话,深深望着升平蹩眉,升平别开头回望,匍匐在玉阶下方的群臣正纷纷面面相觑也不知如何是好。

 升平随新君登上皇位,他们自然不满意,升平不随新君登上皇位,耽搁吉时,他们同样也不满意。就在杨广与升平两厢对峙台下群臣呆若木时,玉阶下另有人轻声说道:“臣妾萧氏淑仪迟至,望请皇上恕罪。”

 杨广蹙眉远望,一淡定若尘的女子正跪倒在玉阶下,朱衣披绶,金裙敝屣,攒金凤冠垂珍珠于额摇摇,看不清其真正神情,他压制住的满腔怒火因那一身大红朝服寻到出口发出来,沉声问道:“萧氏,你来做何事?”

 明明该萧皇后出现的登基大典,萧皇后赶至,却被皇帝杨广如此漫不经心的冷声嘲讽,若是寻常女子怕是早已愤然,一头碰死在汉白玉阑干上留存颜面。

 只是萧氏还是笑:“臣妾有喜事相报,新皇登基已是普天同庆,臣妾口中次喜怕是更加为皇上锦上添花。”

 升平所有动作骤然顿住,脸色顷刻间变得惨白。昨夜杨广已命萧氏今不得随侍登基大典,能让萧氏有胆子前来冲撞登基大典忤逆圣意,只有一种可能…

 杨广面色森“够了,退下!”

 显然,他也猜到了萧氏想说什么。

 杨广大婚距今已有四个月,除萧氏入宫当他说睡在永安寺外,其余时分内侍都是道他在东宫独寝,若真是那样,又何来眼下如此狼狈的场面。

 升平狐疑的目光远远落在为首跪倒的舅父独孤陀身上,今身着绛紫朝服的他神情颇为自得,隐隐含着计谋得逞后的阴冷微笑。

 昨,太子妃萧氏被新君足,他定已知晓,今,升平并肩于新皇身侧,他也不出列争辩,甚至在升平与杨广迈上玉阶时他也不曾表现诸多不满。

 原来所有一切等待的就是此时,用无影无形的软剑刺入升平肋下,当着宗室朝臣的面,纵然有万般疼痛也有口难言。

 越王公杨素向前跪行两步,恭谨叩首道:“即是皇后娘娘有喜事来锦上添花,不如皇上与万众同乐。”

 杨广驻足,目光与升平远远相触深深别有意味,升平心中痛恸,被迫冷冷开口:“臣妹也觉得若是皇后娘娘有喜事,该锦上添花与民同乐。”

 杨广被升平一说,立即变了脸色,萧氏跪倒在下方一动不动,似在等待圣旨令下许她开口,杨广目光莫名复杂,眼底已是闪过诸多意思。

 乍看之下,萧氏冲撞登基大典是为喜而至,细细思量定是独孤家安排许久,如今若是不让她开口,反容易招致朝臣猜疑。此举是独孤陀步步为营盘谋算多时,在登基大典中求险,看似莽撞,实则赌了皇位在新君心中分量。

 这一招拒绝不得,受不住,好不阴险。

 杨广负手沉片刻,随即嘴角浮起笑意“独孤氏,既然是好事,且说也无妨,只是误了朕登基的吉时与社稷不利。”他睨玉阶下匍匐的群臣,嘴角上扬:“不若…,卿独与朕说如何?”

 他淡淡的语音听在朝臣耳中似是夫间亲昵低喃,说得隔在他与萧氏中间的升平心头猛跳,她恨恨不肯看杨广,也不肯看萧氏氏,只能垂低视线原地不动,勉强自己装作对此话并不在意。

 再没有比这样的话更能伤她的,再没有比这招式更为妥当的,如果萧氏执意要说,便是罔顾皇帝的宠爱与信任,若是不说,独孤家精心部署的计谋便砸在棉团软枕上发不出丝毫效力。

 萧氏依旧是弓着‮子身‬,从上望去,头顶的凤冠金凰颤颤巍巍,似振翅而飞,只是凤冠的主人却一动不动缄默不语。见她如此,台阶下的群臣也不敢轻易表态,倒是广立即寻了机会,从容仰首示意:“礼官!”

 礼官被新君点名几乎惊窒,回过神的他立即抬手重新开始鼓乐,杨广深深望了一眼怔怔不动的升平,思量一瞬,立即转身重新顺玉阶前行。

 玉阶上,他与升平冰冷指尖的距离越来越远,离九龙鎏金宝座越来越近,明黄的黄袍随风拂扬,融在金殿背影里,无人再能追得上。

 礼官唱诵吉辞,鼓乐掩盖彷徨,所有一切,顷刻便再没有悔改可能。

 杨广一步步登上玉阶,最终伫足在大殿前桀骜回首,升平立在玉阶半仰望他的坦然笑容有些恍惚。

 只见他抬袖扬手,金色龙袖风招展尽显天家风仪。礼官就此宣诏,寥寥语毕,语停音静,继而群臣山呼万岁,声音更是响彻云霄。

 升平怔怔回头,连同独孤陀在内的群臣在下方匍匐跪拜,或真心或假意,俯下直身躯为新皇登基附以恭贺之声。从台阶上看下去,密匝匝,却有条有理。

 升平良久不知自己该进该退,瞥一眼萧氏,萧氏依旧跪倒在玉阶下方保持先前姿势不变,杨广也把她留下长跪,甚至不管萧氏腹中尚有皇家子嗣,萧氏又是怎样卧薪尝胆才能忍得住如此侮辱,因为她无心无求吗?还是因为她要的不止是这些虚情荣耀?

 升平猝然侧过脸收回视线,广袖无力的垂展,任由其拖地,人疲累的的往玉阶下走去。

 此时升平想哭,喉咙里酸楚的厉害,涌入眼底凝结成雾,却找不到该落泪的理由。

 她早就预料不会自己登上宝座不是吗,为什么一切如约而至她反而无所侍从?

 “阿鸾!”杨广在江山最高处轻声唤升平,语音里夹杂着些许无奈与渴盼。他是在渴盼她的谅解吗?

 其实不必。

 身为九五之尊原本就不必对她承诺什么,也不必介意自己无法兑现承诺,曾经那些梦幻美好如今看来也只是未成年时的绚烂绮梦而已,如今江山风云已改,再追究谁负了谁终究没有必要。

 升平很累,步下台阶时的步履有些迟钝,逃离让她认清甜言语的虚软无力,也认清承诺根本无法融于肃穆朝堂。

 扬广没再唤升平,升平匆匆步履经过萧氏时有些恍惚,她瞥了那个即将迈入昭宫的女人,萧氏一身精心准备的凤冠瞿衣紫绶斜挂,配新君明黄金色龙袍分外得体适宜,升平垂首定住脚步无力绕过,萧氏望见升平犹疑的脚尖随意避开半个‮子身‬,容她保留颜面从容走下台阶。

 升平言又止,最终还是狠心昂首走过,头也不回的登上凤驾回转栖凤宫。

 从哪里来,从哪里归,昭宫从不属于她,所以她不该奢望…不该…

 仁寿四年,太子广于大兴殿登基,改国号大业。册封太子妃萧氏为皇后,尊升平公主为镇国公主,赏邑十万。因新帝登基大赦天下,群臣加封,郎中令独孤陀赏户邑一万,其余臣官加爵一级。

 杨广登基后,独孤家从侄独孤麇无意事发,门中省查办后验证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娶民女等数十项罪名,杨广闻言然大怒,责查刑部严查到底。

 此一招弄巧杀人作用得再妙不过。独孤麋所发罪状远则十余年,近则三五年,包藏至今必然有独孤家做靠山才会如此。而新帝登基首要彻查独孤麋重案,有心人皆知此事遥指登基大典上独孤陀谋算过甚,惹了帝王大怒隐忍不得。

 此案牵连广众,独孤家一脉数十支脉大劫难逃,锒铛入狱数十人,充军发配更是千余口。独孤陀迫于形势辞去郎中令之职避嫌,人则退居府邸闭门不出。

 杨广旋立越国公杨素及为郎中令,并由亲信左卫大将军宇文化及①掌控军兵马,暗暗收买独孤家所属将士纳为己用。

 一时间独孤家人惶惶不可终,如丧家之犬般向新君摇尾乞怜。

 升平没猜错,杨广深谙帝王之道,忍得登基那刻所有屈辱翻手覆雨的他也是令独孤家往昔荣耀岌岌可危的人,哪怕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出自独孤家身怀有孕的萧皇后,也从不手软。

 不知腹中孕育帝王子嗣的萧氏住在昭宫可曾舒坦过,是否也会悲悯自己身世如此不堪。升平不想前去探望,故作贤良也不愿,只因不知该拿怎样心态面对萧淑仪隆起的腹部。

 新君不肯亲近,镇国公主避讳,一时间后宫趋炎附势宫人内侍更行高踩低之势,狠命挤兑作践萧皇后。

 升平从登基那再没看见杨广,可想而知新皇登基自然事物繁忙,来不及安抚她,也一定来不及听萧氏真的亲口告诉他怀孕喜讯,除太医院通禀三宫六院知晓朝贺,没有喜宴,没有赏赐,什么都没有…

 大业二年②,发时,皇上杨广传话来命振国公主升平盛装出席朝堂接使节的宴会。

 升平与杨广已几月未见,慵懒的她本想要拒绝,却发现明黄丝帛后有杨广亲笔书写几个苍劲字迹:不许不往!

 他果真了解她,胜过她自己。升平‮头摇‬苦笑,将丝帛轻轻放在梳妆台上。

 平心而论,升平实在不喜欢这样的场面,明来访是两年前与杨广签约投降的李氏叛贼,他们仰仗民风彪悍经常扰大隋边民,杨广曾几次派重兵镇,李氏一族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复尔又起,如此言而无信实属讨厌,只是不知此次无缘无故骤然前往,所来为何。

 “说是带了许多的珍宝贡品,要与大隋永结邦。”永好为升平梳了繁复发髻,见她狐疑随口回答。

 升平闻言冷笑:“当年受降时,皇上不曾命他们纳贡,两年相安无事也没见他们主动提及贡品以示孝敬,此时突然上门必无好事。”

 永好为升平了一支八宝鎏金凤钗步摇抿嘴笑答:“奴婢猜想,大概是想求个公主嫁过去,或是将个女儿嫁过来两件事吧,他们还能求什么?”

 永好语音刚停就察觉升平面色冷硬起来,察觉自己失言,连忙又补充:“当然,怕也是为了别的。”

 升平深深叹息,嘴里反复咬着那几个字:“嫁过去?嫁过来?”

 此时升平才发觉,无论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她必然都无力接受。永好在身后以为公主需要贴心宽慰,再轻声答:“嫁过去比嫁过来好,听说北蛮女子生,怕受不了咱们隋朝的宫中约束。”

 “母后家族不也是北蛮之一吗,你的意思是母后也不守礼节了?”升平闻言冷笑,永好知道自己再次失言,惊慌俯身下跪不住地叩首,‮子身‬发颤。

 升平见永好如此惧怕,轻轻拉起她孱弱的‮子身‬若无其事的安抚:“你也至于怕成这样?如今独孤家的人充军的充军,势力也败落了,再没人会因为你辱没母后罚你。”

 永好重新慌乱站起,连膝上灰尘也不敢掸去,升平无意间望着铜镜中木然的自己心中一惊,不知何时,她竟如此形似母后,眉眼肃严,即便心中愤怒时也是波澜不惊。她明明已经拉起永好却不肯施舍一丝笑容…

 因为升平心中知晓,自己介意永好的话,非常介意。

 升平不知为何杨广会让她去参加使仪式和宴会,或许真像永好所说,杨广想将她拱手送给了别人,再或者,杨广说让她亲眼看见身为帝王的他首次娶属国贡献的女子,经永好如此提醒心中更是烦。升平不得不承认,她恼杨广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连平里轻易便能猜到的他的心思如今似乎也变得渺茫模糊起来。

 或许,明她会见到足够聘她的丰厚宝物贡品?

 或许,明她会见到他高高在上蔑视昔日败将的煌煌天威?

 或许,明她会见到那个逆贼即将送入宫中的女儿?

 再或者…

 升平不觉苦笑。她以为从登基那开始,自己便可以消失在众臣视线,远离杨广,可每一次他都有机会让自己出尽风头,此次,也是一样。

 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①宇文化及:为隋炀帝近臣,618年卫军兵变,杀死隋炀帝,他自称大丞相,后率军北归,被李密击败,退走魏县,自立为帝,国号“许”年号“天寿”立国半年,翌年被窦建德击败,擒而杀之。

 ②大业,隋炀帝在位期间年号。

 初见额描芙蓉钿

 李姓氏族,生长于陇西成纪,祖籍赵郡隆庆,最初与拓跋,独孤,端木分列鲜卑四大氏族。百余年前,四氏族连年战烽火不断,所辖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遂独孤氏首领独孤闵举国西迁,于西魏定居,聘汉人习中原文字,请汉工穿中原美衫,请尊西魏皇帝为尊,甘愿俯首称臣。更有独孤信①将独孤一门发扬壮大。

 端木氏主嗜昏聩,兵败时尚且于歌舞伎中涂面取乐,被李氏举兵并,百姓无家可归部分逃入中原,改姓氏为端、木,渐渐融入汉民,历经几代相,容貌与汉民无异。

 拓跋首领为求自保,举国归附李氏族,并与李氏签订永好协定,拓跋家女子世代嫁与李氏,李氏妾也必由拓跋氏选出,如此历经三代,时至今两家血亲已密不可分。

 李渊原效力于大隋成立之初,其母与大隋独孤皇后是同父姐妹。奈何心生异象,便在开皇十三年②在太原起兵,先手收纳北疆氏族领土后,又贪望南国物产丰富挥师南下,此时隋朝已立多年,文帝命军队卸甲务农以致兵力薄弱。两兵僵持于河东数载,战事频发始终不能平定,杨广领兵击那次是李氏一族首次败北,杨广亡命搏杀势如破竹的攻势让李渊携子首次俯首称臣,出降书向隋朝拱手称臣。

 杨广因李氏常言而无信不肯阵前受降,原本还想破城而入,奈何大隋宫阙突变,帝后失和后太子断其粮草,才不得不留下逆贼们休养生息,今李氏突然千里迢迢进大兴城献贡,行径委实蹊跷。

 车行至大兴宫宫门,宫门正缓缓由内推开,升平放眼望去,大兴殿外部署的侍卫无不佩以利刃,空中猎猎旌帜风昭昭展开,明黄锦旗上书铁画银钩隋字,竟是那杨广临行时文帝杨坚赏赐的大隋帅旗。

 升平心中为杨广的举动感到惶惑不安。若是此行,李家心藏诡计,杨广如此嚣张行事无异是灭李氏威风的最佳良机。若此行是李家一心前来示好,怕是杨广已经惹怒他们,寒了原本准备臣属的心。

 升平缓步步入大殿,自觉坐于皇上身侧百鸟朝凤的长榻上,对面原本属于萧氏的凤藻玉案后空无一人,鉴于此时独孤家正危机旦旦,杨广不允萧氏出席此典倒也不出众人意料。

 杨广正慵懒靠于榻后,面含惬意笑容,明黄锦衣盘踞傲然吐云的蟠龙实实在在彰显了皇家风范。

 升平今也是盛装以待,由锦缎做底裙,轻纱薄透在底裙上又罩了几层,纱若蝉翼,影影绰绰随动作折现各光芒,微风轻拂轻纱层层开,出不盈一握的金丝牡丹的软履,杨广赏赐的迦罗国供奉的夜明珠正镶嵌在上做得莲花蕊心,于脚尖处颤颤盈盈,繁复又不失雅致。

 两人面前隔了长长金黄翼纱,重重叠叠,看不清下方朝臣穿着,想来,也是富贵无垠的。

 虽听命盛装升平却不知杨广的深意,怔怔间,她有些出神。

 “阿鸾。”

 台阶下内侍已高声传送圣旨命李家使节入内。

 等待过程太过漫长,杨广忽而低低开口。

 隋朝觐见使节仪式异常复杂,于太极门引入,绕月华门,直至大兴门,入大兴宫,上大兴殿,直至门口恭候,再由内侍进行通禀,其耗时之久只为彰显隋朝气派煊赫,发番臣折服。

 “唔?。”从那登基起,升平极懒出声,越来越喜不动声的她面对广的低声召唤也只是出声示意自己已经知道而已。

 “朕今诏阿鸾来,是要阿鸾看看朕昔日的手下败将。”杨广笑眯了眼说。

 升平不等回答,殿门外已有礼部官员携同李氏使节觐见,她噤声目眺殿门处,在臣官两列恭候夹道间进入四名使节模样的官员,司仪礼官朗声高唱:“宫门,跪——!”

 岂料那四人不但不跪反而回首翘望,似在瞧谁察言观,礼官见状变,宝位上的杨广非但没有不悦,反而以手掩轻笑。

 升平的目光透过金丝帘幕落在四人背后,只见空旷殿门外缓步而至一位男子。

 他,身量壮硕,升平以为杨广于隋朝便是最英高挑男子的表率,不料此人更加容易夺人心魄。健朗身形如松柏般笔直,头戴赭冠冕身着玄短袍箭袖,虽未随身佩戴甲胄刀刃,目光却比大隋朝许多武将更为严厉刚毅,前方四名使节见他已从容迈步入内,纷纷探究查看似等命令般,只见他抬手示意,四人方才缓缓向前继续行进。

 四人动作整齐划一,抬手停足已显示非寻常官员动作,他独自一人行于几人后却不显孤单力薄难以阵,反而让众人目光皆紧随于他,似面临数万重兵不敢掉以轻心。

 升平从此人的出现开始觉得呼吸停止,像被人扼住喉咙息不得。

 “新君登基,万国来朝,臣,太原留守①李渊二子李世民携厚礼前来觐贺以示附属忠诚,礼单特此呈上,愿永追随上君隋朝,拱卫朝堂!”此人声音低沉威严,定是常年带兵之人才会磨砺出如此不同常人的肃厉。

 他说罢贺词,单膝跪倒,罔顾礼官不悦神色,将手中礼单昂首送上,面对他不合规矩之举,礼官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只能蹩眉张望杨广所在方向。

 杨广未曾被他气急,依旧端坐宝座上纹丝不动,按礼数此时应该有礼官唱贡品数额目录,唱毕李世民方能叩谢起身,可李世民一举轻易破坏应行的规章典仪。

 礼官张望宝座上的皇帝,杨广对李世民的举动漠然无视,没有发令,礼官额头渗出密密汗珠踌躇半晌,只得颤巍巍把礼单接住,小心翼翼展开刚要开口唱诵,面前跪倒的李世民已遽然起身。

 如果先前单膝跪地已经触犯大隋礼仪,此举更是藐视大隋君臣。

 戍卫内殿两边的带刀侍卫从仪式开始就紧绷警惕防止来者异动,见李世民不遵循事先演练礼节诡异起身,纷纷出早已准备好的刀剑做足架势。

 “臣昨旧疾复发,耐不住长跪腿痛,请皇上见谅。”口中虽如此说,李世民的目光却桀骜直视大隋宝座上的皇帝,丝毫不懂避讳,刹那间仿佛大殿内所有人都惊异他的狂言妄为倒口冷气,更在心中讶异北蛮藐视汉君之举如此明显。

 升平抬头,隔面前遮挡翼纱正对视上李世民高眉深目,他屹立在面目全非的朝臣中间显出卓绝霸气,目光如凛冽寒风撼人心骨全碎,她骨子里的尊贵突然腾起,不服气的昂起头直脊背同样回视于他。

 明明是俯首称臣的手下败将居然敢在隋朝朝堂上冒犯天威,哪怕他是疆场杀敌的罗刹她也不怕,她要以天家尊贵灭杀他莫须有的威风。

 她,高高在上,他永不能及。

 不知怎的,那人竟笑了,嘴角微微上扬,仿佛能透过薄纱掀开她故作坚强的虚假表象般轻蔑。升平心头骤然收紧,不可能,他怎么会看得见她?

 再看时,李世民已收敛凌厉的目光,垂首站在依旧匍匐在地的四名使节身后,显得突兀万分。

 突然,杨广在上方淡淡诘问:“臣以君纲,子以父尊,你们虽身处北蛮苦难之怎么,连教化也因此缺少吗?”

 升平侧首看向杨广,只见他紧握龙椅上扶手指节泛白,面容上依旧保持淡然,似对李世民的张狂不以为意,威严的王者之气犹如锋芒刺目的剑锋,恨不能奋力直砍去李世民不肯臣服的头颅。

 朝堂上的臣子仰仗皇上言语纷纷指责,一高过一的向不懂礼节教化的李世民过去,任谁也阻拦不住。

 “臣以君纲,君必然是明君,明君体恤臣身弱体差,怜悯臣颠簸劳累,会在臣先跪时加以真切阻拦,臣心中必然感激以死相报,此时臣下跪,敢问新君又知否自己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呢?”李世民沉声回答完毕,殿内一片寂静,人人都不知该怎样反驳。

 升平预感不妙,只觉得此人并不简单,远不像是杨广口中所说的手下败将之,如此韬光养晦,隐藏锋芒,不知为何,越想越是不由胆战心惊。

 “明君昏君倒也无谓,只是君要臣死…”杨广笑意淡淡拍拍龙座扶手沉道。

 丞相杨素面色阴沉,上前一步拱手接言:“臣不得不死!”

 臣官见状顿时随之上前齐声附和:“臣不得不死!”

 震耳斥责声中,李世民依旧泰然自若,嘴角噙着冷笑:“大隋内官原来如此,只懂得以人众人,根本不在乎外将辛苦。”

 还没等升平回过神,杨广冷冷道:“大隋不只人众,还有礼多,说不得其他,跪!”

 显然,远放边外的李家人不知道,在大兴宫,新君微微蹙眉都会让朝臣四肢战栗匍匐哭泣,他依旧昂首扬眉,手中虽无兵刃却紧扣间,眼底隐藏杀戮气息。

 见李世民仍是不跪,升平心中不由紧张,不知他是有意不跪还是真的不识教化,她侧身察看杨广的表情,他藏在冕珠后的笑容忽隐忽现,比寻常升平逗他开怀时笑容更深几分。

 许久不曾见过杨广如此开怀过,仿若在看杂耍百戏,毫不隐藏自己的鄙夷笑意。

 升平陡然明白杨广所作所为背后深意,从允许李家使者来朝到觐见礼毕,杨广无不处处以国威折煞李世民的尊严,李世民入宫必定要从承天门过,抬头便会看见自己曾经跪倒拜服过的大隋朝帅旗,也不难会想起金碧辉煌的大殿里正端坐着羞辱过自己的帝王。

 升平惊,心中颇不赞同杨广的作为。

 大约杨广仍心中忿然不平,若不是当大隋后宫告急,他定会一举围困太原城,杀全部李氏逆贼。他受降受的并不甘愿,李家却不知感激涕零,时至今仍时常扰边民,所以才会有此为难一说,为的是灭杀李氏尊严。

 升平想出声劝阻杨广,未曾开口,台下局面再起变化。

 桀骜的李世民仍不肯就范跪,两边佩刀侍卫竟违规从朝臣身后掠出,光影刹那闪过,几人齐齐将逆贼围住,不由分说以兵刃鞘挥往李世民膝后,而后用力跺下,力道之猛,身处上方的升平亦能清晰听见骨裂筋断的喀嚓几声,那傲然不肯下跪的李世民被突袭成功,似乎来不及反抗,便被人了手臂噗通一声跪倒在杨广的脚下。

 所有动作全部发生在电光火石瞬间,表面上看是忤逆圣君的逆贼轻易被制伏,只有升平察觉那人冷静的视线忽而从自己方向闪过似有意被制。

 也就是说,不反抗也是他的预定计谋之一…

 侍卫齐声呵斥:“跪!”声震大殿,嗡嗡回

 跪倒在玉阶下的李世民垂首不语,全身上下被数只手掌按缚动弹不得,不知为何,升平觉得他之所以低头不是被俘无言以对,反而是在企图隐藏自己的不屑和轻蔑。

 “松开,来者便是客,擅自使节该当何罪阿?杨”广含笑沉声,戏谑言语中确是有耍弄意味。侍卫听皇上责难立即纷纷跪倒,束缚李世民的手也齐齐离开。

 面对杨广的“宽厚相待“李世民始终垂首跪立,再没有先前嚣张气焰,升平猜疑,他怕是身上已负伤才会如此安静吧?他的表现根本不是心甘情愿臣服的模样。

 “李氏愿企盼大隋庇佑之恩德便是臣,君臣相辅相佑怎能如此让臣子齿冷呢,礼官,来赐座!”杨广大笑,抬手示意,随即有宫人为李世民搬来长榻与几案,升平见矮榻又是蹩眉。李世民已经双膝受伤,坐矮榻更是‮磨折‬。

 果然李世民领旨拱手施礼从地上爬起再坐上去,浓眉紧蹙,似有不适。但见他眉梢渐渐松开,神色立即恢复常态,淡然直坐直视前方。

 接下来便是礼官依矩唱诵礼单,随即新君赐宴,升平始终默默俯视那名叫李世民的北蛮无法离开,他似乎并不在乎榻矮加剧腿伤,或者,对于他们这种常年征战的人来说,如此小伤根本不足挂齿,所以才不动声

 还记得杨广幼年时曾随父皇习武,父皇偶尔会力跺他膝后,一时间酸麻疼痛久久不能直立,母后虽平对子女教导严厉,但每逢此时定与父皇争执,两人争得急了,父皇便恨恨说:你们北蛮永生没长跪骨,跺于此必致于命!

 升平始终以为此话父皇是嘲讽母后天生不肯屈服的个性,不料今所见跺膝后果真是一道致命招式,杨广此时对李世民使用未免有些不妥,一时间她对那名北蛮心中倒有些莫名同情。

 诚心诚意前来进贡却被临门羞辱,血汉子必然不堪忍受,临到朝堂负气争执又遭君王戏弄,她垂低视线扫了眼杨广的鞋子,九龙踩云的花式何其繁复富贵,没想到身为帝王的他践踏他人尊严也是如此坦然自若。

 只是你来我往原本就是男人之间的争斗,她同情或者不屑都不能撼动他们渴望毁灭对方的意念。

 原本接下来还有赐宴歌舞,升平突然提不起精神再看下去,人骤然站起身,在翼纱后俯身下跪“臣妹头痛不适,先行告退。”

 原本同广一起笑看戏弄北蛮的群臣见状突然静了声音,众人目光纷纷透着纱帘瞧来,揣测镇国公主此刻拜别的意思。

 杨广目光直直望着升平,声音温柔:“阿鸾,哪里不舒服?”

 鸦雀无声的大殿内,他的声音蕴含暧昧引发下方老臣的尴尬咳声不止,升平与杨广四目相对,而后又冷冷避开:“怕是偶感风寒了吧,皇兄不必惦念,臣妹再求告退。”

 杨广思量片刻,再次朗声:“镇国公主‮体身‬不适,不若觐见典仪就此结束吧!”

 因公主‮体身‬有恙便撤销赐宴,此行比朝堂上欺辱李氏使节更加行状恶劣,原本兴致想再继续戏耍李世民的朝臣也不免面面相觑深觉不妥。

 杨广的言语听在耳中,升平不由叹息,她原本只想告退,岂料他以她名义得罪朝臣怕是又给人徒添话柄了。

 再不想由着杨广的子行事,升平悄然从薄纱后转身离去。

 绵延数米的羽翼薄纱遮挡,玉阶下方只能见紫华裙摆随步风动摇曳,裙裾边的芙蓉佩叮咚撞击发出悦耳声响,芙蓉金丝履上的东珠曜目闪亮,如此半截衣裙已是人心神,没有人不想窥视薄纱上方究竟是怎样的绝世容颜。

 可惜,薄纱直至侧殿,不能窥见其中曼妙。

 只留宫装背影窈窕离去。

 走过侧殿时升平定住脚步回视,恰逢李世民正望向此处,虽隔几道屏纱,似荒漠野兽般的目光还是盯得升平心惊,惧意骤然腾起。

 他绝不是单为进贡而来,怕是还有别的目的。

 ①独孤信:鲜卑望族,本名独孤如愿,西魏、北周大将。北朝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人,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西魏宰辅独孤信是三朝国丈,有三位女儿分别是,北周明敬皇后,隋文献皇后,唐元贞皇后。隋文献皇后生育隋炀帝杨广。唐元贞皇后生育李渊。

 ②李渊兵变是在大业十三年。为故事需要,改为开皇十三年。

 情愫难安求谶言

 臣属朝拜对大隋朝来说并不是件什么稀罕大事,只不过此次李氏使节所作所为着实让身为隋朝皇帝杨广心怀不满。

 那金殿上杨广负气逞能的结果是让李世民有足够借口证明自己确实需要休养‮体身‬,并就此在大兴城的京都驿站停歇下来。

 他的驻足停留成为大隋朝君臣喉咙里一鱼刺,梗在那儿,吐不得,咽不下,甚至能瞬间掀起朝堂风波。

 独孤余心怀忐忑向杨广奏禀过几次,为避免李世民趁机勾结内官应及早将他早驱逐出京,倒是新任丞相杨素唯恐独孤家借此在皇帝面前复辟,据理力争谏言:如果当今皇上能顺利安抚李世民,即可安抚所有叛藩国,借机收纳天下民心,所以不该以小人之心度之,应留李氏使节常住。

 最终两派互不相让,坐在龙位上的杨广一如既往的习惯性打独孤家气焰,非但执意挽留李世民,甚至容许他们主仆几人偶尔可以出驿站行走。

 身为二世子的李世民也非等闲之辈,出手极其阔绰,行事也颇为爽快,京城门阀显贵悉数许以重礼,笑谈来往。

 如此一来,李世民在京城修养时候左右逢源,一干见风使舵之辈趋炎附势相约回访,白避讳,夜间相会,李世民休憩的驿站夜半时分常有诡异车马频繁出入,也成为朝堂众臣心底心照不宣的秘密。

 尤其是以宇文化及为首的将军统帅,更是对同为将才的李世民惺惺相惜,互赠信物以示好。①

 升平担忧的两方娶倒是不曾出现,似乎此次李氏使节前来果真是为了表示臣服以进贡,许公主和亲和进贡李氏女子为妃都是朝臣臆想做不得真。

 夏初时分天热难耐,升平独坐在行宫凉亭眺望远方出神。他约她此处相见,不知为何…

 这是登基后杨广首次与升平无事闲聚,那升平在接见来使时主动求去,杨广似乎才察觉到自己已经忽略她太久,又恰逢西北行宫修葺完毕,杨广力邀升平一同前往,升平本不愿去,可一想到留下来便要和萧氏相互避忌,还是勉强随行。

 绵延几里的随从仪仗尾随在后,龙辇凤驾列在队中,煌煌煊赫。行宫之行从清晨出发,夜半时分才到西北行宫,所行之处皆红毯铺地,玉树擎天,委实是耗财耗力的差事。

 月如银钩,光华掠进凉亭,人伶仃伫立。此处比京城微凉,夜间风紧,升平独坐凉亭裹紧双臂,衣带随风蹁跹,根本引不起她的注意,她只是兀自望夜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出神。

 杨广负手站在升平背后,见她如此影单孤寂心头不免有些伤感,双手无力放下。

 初登基时,杨广权衡利弊,在宝座玉阶前放开牵握升平的手实属无奈。

 此后帝王临朝理政又与太子监国时有着莫大区别,焦头烂额之际他只能在忙碌间隙出神狠狠想她,他想去栖凤宫找她以慰相思之苦,又愧疚觉自己负她太多,踌躇迟疑几次,始终不曾挪动半步去看她,就此耽搁下来,直到了今

 此刻,夜下的升平素颜淡裙,似比三年前缄默许多清瘦许多,昔日任执拗的她在水光潋影中神态落寞,万事隐忍在心的感觉,让人不由心痛。

 杨广疾步上前坐在升平身边轻轻拥住她,声音低哑:“告诉朕,阿鸾在想什么?”

 升平被困在杨广的怀抱中,他身上温暖的感觉让她忍不住深深叹息:“阿鸾没想什么,夜深重,请皇上回去吧。”

 杨广抬手掐住升平的下颌带向自己,深邃的双眼充满懊恼:“阿鸾是不是还在气朕?是为朕登基时候的失信,还是为朕当面羞辱了李世民?”

 升平苦笑,心中有些凄然:“难道阿鸾这一生生气就只能是为皇上?”

 杨广知自己失言,见她衣群单薄,用臂弯为升平笼起温暖屏障,声音低沉歉疚:“阿鸾,朕负你太多,朕知道。”

 他果真知道?

 不,他不知道。他还是口口声声用朕字扫灭他们之间曾有过的亲昵。

 升平不动声的别开了视线,挣脱开杨广双臂的钳制,扭开脸望向湖面,声音借助水波浮动幽幽没有丝毫生气:“没有允诺何来辜负,本来阿鸾也不稀罕那座不吉的昭宫。”

 着月光,升平素白的脸颊越发显得凄意倦倦,杨广忍不住急切发问:“阿鸾还想要什么?朕答应阿鸾,此次一定做到。”

 升平仿佛不曾听见杨广由心而发的话望着水面出神,寒凉湖水比不过她刻意竖起的荆墙带给他的感受。

 杨广此生从未如此紧张过什么,纵使当年天阙宫变,知道升平安成忧他都不曾如此惊惶过,而此刻,他分明感到升平在从自己指尖溜走,慢慢的,不易察觉的溜走。

 杨广脸色肃严紧紧拉住升平的肩膀郑重许诺:“只要阿鸾说,朕一定许你。”

 升平缓缓扭过头,出不敢确信的笑容:“什么皇上都许吗?那,阿鸾要皇上放阿鸾出宫也许吗?”

 过往三年,升平身处波澜大过一生所临,犹如一场噩梦时刻提醒她宫苑身处每一隅都是恐怖恶魇,她想出宫了,远离变了模糊往日温存的杨广,远离朝臣的提心担忧提防,远离所有一切背负在身的逆伦枷锁,寻个安静的地方看海阔天空生死由天。

 此时,离去才是最好的选择,从此以后再不必为内宫争斗惦念劳神。

 只是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出了宫门是否就是万里任由展翅翱翔?

 升平不敢去想,更不想去想。

 她只一意默告自己出宫是最好的出路,只要能离开令人窒息的九天宫阙,哪怕用一生来怀念此处的荣华富贵也是心甘如怡的。

 杨广蓦然抓紧她低哑嘶吼:“别想,朕走到今天此处都是为了阿鸾,阿鸾不可以出宫,朕要你一生守在皇宫,哪都不能去!”

 升平淡淡笑着,目光直入他惶惶眼底“皇上所做的事真的是为阿鸾吗,皇上说说看,究竟哪一件是真为了阿鸾?”

 卧薪尝胆,回宫独权,废黜独孤,大兴奢靡,哪一样果真为了她无怨无悔的纯净付出?

 昔日白衣飘飘的杨广如今已经变成眉目严厉的大隋皇帝,天下所有一切都是他的。他却不曾施舍一样给她,还口口声声说什么一切皆是为了她…

 可笑阿。

 杨广语结,手中的力道却不肯放松,坚定回答:“从今开始,朕发誓,每做一样事情都是为了阿鸾,彼时朕身不由己,今时今,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拦朕的所作所为了。”

 “可今时今,阿鸾已再无索取,皇上给多少,阿鸾也不觉得开怀。”升平‮头摇‬苦笑,目光郁郁飘远。

 杨广心中升起怒气猛地将她困缚在怀中,抵在升平的齿间不住深,癫狂的他只想告诉选择离开的她自己心中惶惶不安的感觉。

 他不要,不要赢得了天下输掉她!

 他不要靠怀念过完下半生,他的荣耀,她应当与之共享,他的苦痛,她可以选择避让,明明他已经得到江山,升平却要开始离去。为什么得到越多,反而失去越多,他真的不明白…

 绝望的杨广用行动表示不舍,不容反抗的钳制,不容置疑的束缚,他在用行动告诉她,他不会放她走,一生都不会。

 升平睁开双眼望着失去理智的杨广,他的依旧柔软,他怀抱依旧温暖,但杨广似乎又忘记了,忘记自己曾是怎样的温文尔雅,从不会强迫小阿鸾任何事。

 他到底还是变了,深入肺腑的改变,变得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改变。

 此时的杨广像困在夜中的野兽急于宣告自己的不安,又似年幼任的孩子只知道慌慌的命令:“说,阿鸾永远不会离开,说,快说!”

 升平别开视线心头微微发颤。不是她不想说,而是她总有种感觉,两人分别就在眼前,具体的时间,他不知,她也不知,但一定会即将到来。

 升平还是不语,伤感的杨广紧紧抱住她的肢,甚至略带带些恳求语气:“说,我需要阿鸾,阿鸾答应我一生都不要离开。”

 升平扭回视线凝望杨广绝望的表情,所有不甘和难捱终还是被他的哀求化作一声无奈叹息。

 杨广,终于放弃了九五之尊的那个朕字,改回了自己,她是否可以相信,他们还会再有一次重新再来的机会?

 她闭上双眼,虚软叹息:“好,阿鸾一生都不会离开你,除非,你先离开。”

 她的嗓音极低,像道谶语②,为两人设下了结局。

 杨广小心翼翼的捧住升平的脸,如同捧着失而复得的珍贵宝贝般细腻亲吻:“好,如果有那么一天,我愿意先走。哪怕明知会让你伤心,我也不愿亲眼看你离去的背影。”

 杨广和升平两人身还身处行宫,却突然从京城传来李氏使节恳请再度入宫觐见的消息。

 杨广接到恳请表回头望了望升平。此时升平正依偎在芙蓉榻上读书,眉头紧锁似不曾听见内侍的禀告,杨广徐步走在她的身后,含笑俯身贴耳边轻声问:“阿鸾在读什么?”

 升平翻书页的手停在一半处,怔了怔又笑:“不过是些老书,从原来的晋王宫翻出来还不曾读过。”

 “阿鸾猜,他此次觐见到底要求什么?”杨广在升平身后伸出手,替她翻过顿在那儿的书页,俊朗笑容还停在嘴角仿佛在讯问今天气般坦然。

 升平心中咯噔一下,随后肯定回答:“皇上是不会放他走的,好不容易囚李世民在京都做了人质,怎么会轻易放他走呢?”

 杨广朗声大笑,坐在榻边伸手挑起升平下颌:“还是阿鸾最了解朕。”

 升平望着杨广脸上的深深笑意,缄默不语。

 升平未必是真的了解杨广,她只是更了解帝王。

 朝堂羞辱是杨广一时负气不假,但让李世民在大兴城随意行走,一定另有谋算,昔有子楚赵国做人质,今有李世民自愿送死来当隋朝的质子,看似杨广赦免李世民允其走动是皇恩浩好意收留,其实,那不过是恰到好处的施以恩惠,独孤家以为杨广是负气不采纳他们的意见,殊不知他还有其它考虑。

 杨广见升平怔怔,把书夺了去笑着背在身后,升平抬头,大殿金色光晕透过窗格披在杨广的身上,呈现斑斓色彩,他的眼底浮现难得一见的戏谑:“不给看了,陪朕下盘棋,若是明回京怕是再没如此惬意日子了。”

 升平知他的意思。

 李世‮主民‬动觐见一定是要求放自己回去,放与不放作为大隋皇帝的杨广都不好做。

 “放了吧。”反比纵虎归山更可怕。

 杨广眼底波澜不惊,只是看着升平微笑:“担心那些做什么,此时朕开心最重要,昨司建令已经奏禀,河道此时已经开到杭东,离西子湖就差一步之遥,很快朕就可以带着阿鸾出宫了。“

 升平闻言几乎快从榻跳起来,眉梢眼角满是喜

 总听母后说宫外的世界天高云淡,如何惬意,她却从未看过红墙圈隔外的天地,不可谓不向往能。即便来依旧留在宫中,若能得片刻空闲出去看看壮丽江山,也算是此生最值得快慰的一件事了。

 被升平眼底的渴望逗得杨广心情‮悦愉‬,一把拉过她坐在自己旁边,他含笑瞧着她,她则幻想自己即将出宫时的旎景象,两个人静‮坐静‬在殿内,于外人看来自然是美不胜收的景象,恰似神仙眷侣般。

 唯独两人自己都在竭力掩饰自己的不妙预感。

 此次回京,必然有天大的事在等待他们。

 金殿之上,李世民的胆大妄为再次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宣召时,众臣云集,按部就班的等待李世民开口求皇帝网开一面放自己回去杨广也睥睨的看着身处宝座下方的李世民随意询问:“李氏使节觐见,有什么要事吗?”

 此次李世民倒是非常乖觉,单膝及地,抱拳当:“臣李世民有喜事与皇上相求。“

 李世民此语一出惊得朝臣面面相觑,金色翼纱后端坐的升平更是蹩眉,手中原本随意轻轻扇动的金柄芙蓉扇也缓缓停下来,侧眸查看杨广的表情。

 杨广冷笑,斜依偎在宝座上的他皇冕上的玉珠晶帘微微颤动,加重了语意中的随意:“什么喜事,说来与朕听听?”

 “得蒙皇上庇佑,臣在京城行走多,越发觉得我大隋是万国明主,不仅平民百姓歌舞升平,连如臣此般归属小吏也深觉心稳神安。所以李世民斗胆求皇上赐天家女给李氏,与臣属成就姻亲,永结秦晋之约。”

 升平心骤然紧,手中的芙蓉扇挣脱手指跌落脚边,身边随侍的永好还来不及去捡,那柄团扇已经翩翩滚落宝座台阶下,飘至李世民眼前,明晃晃一朵芙蓉花正在朝他绽放。

 先皇故后所生,只有一女。

 当今皇上婚后,未有女嗣。

 如此说来…李世民的意思是求娶大隋镇国公主升平。

 虽知北方蛮夷固然生豪迈,但听闻如此惊人之语还是吓坏了朝堂众人。大隋无人不知当今皇上与亲妹子升平公主的暧昧情事,为镇国公主废昭宫,修通天河道直达西子湖畔也是无人不晓,如今李世民还要执意夺走皇上心头所爱,怕是…众人想到此处立即抬头向皇上杨广方向望去。

 杨广嘴角笑意犹在,但眼底已经浮起寒冰“哪个天家女呢?”

 李世民并不畏惧杨杨广的言语威胁,直立起身,目光烁烁直视翼纱背后月华裙的所在:“李家求尚镇国公主升平!”

 话音落地众臣惊默,知李世民胆大不料竟敢当着皇帝面直言不讳,整个大殿如寂寂静夜再没有半点声响,只有宝座前红色锦毯耀花了群臣的视线,他们偷‮窥偷‬视皇上又悄悄察看李世民,唯独没有人去看升平到底是何反应。

 只是有翼纱相隔,他们便是想查看升平脸色,也不能。

 杨广嘴角微微扬起,声音沉缓:“刚刚朕不曾听清,李世民,你再说一遍。”

 好个台阶!众臣不约而同松口气。

 李世民再拱手:“李家求尚镇国公主升平!“

 众臣再次提起舒缓的气息,屏住不动。

 升平僵坐在翼纱后掌心汗腻,她不相信李家会真的想求娶公主。

 也许,这只是一个诡计,一个可以让李世民顺利回太原的诡计。只要杨广答应,李世民便以此做借口回去准备聘金仪式,如果杨广不答应,他也有借口回去向父亲复命,求娶公主是万能的借口却不知已经触动了大隋帝王心中最痛的地方。

 杨广以手支撑起‮子身‬含笑开口:“朕记得,你长兄已有原配子了。”

 李家长子李建成娶妃拓跋丽华,若升平下嫁,隋朝必然不会容许镇国公主成为李家长子的妾室,杨广知晓李家和拓跋氏的好内情刻意提及。

 李世民犀利目光直视前方不动不摇的裙摆:“但李世民仍未娶。”

 升平指尖一动,杨广立即撑起双臂,双眼圆睁。

 原来是他。

 升平收了收在翼纱外的月裙摆,视线低垂,身边则是杨广似在自言自语低声自问:“原来是你想娶大隋镇国公主?”

 李世民丝毫没有迟疑立即朗声回答:“正是臣。”

 众臣再度惊异换眼色,为李世民的胆大震惊不已。原本他们以为只是李家长子求娶,毕竟镇国公主嫁过去,除做元不做他想,不料李世民区区二子竟敢贸然求尚,如此行为何止是胆大妄为,简直可以称作是不知天高地厚。

 正在众人不知所措之时,一声冷笑从大殿上方传来,很快笑声越来越大,抑制不住的皇上杨广几乎笑得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直在笑。

 升平神色平静侧脸看着杨广拧紧的眉头。

 杨广的笑渐渐收敛,直至最后,一声冷哼从齿中迸出,臊李世民于众臣面前。

 见皇上如此蔑视李世民,群臣自然也开始肆意嘲笑,一声声轻笑从各人嘴中发出,说不出的刺耳难听。

 杨广半晌方才忍住笑扬袖挥手,宽大袍袖在众人面前挥动,朝臣顷刻静默,杨广清了清嗓音:“你求尚镇国公主,李市民,你觉得朕会同意吗?”

 “不会。”李世民坦言直视宝座上方,对刚刚众人的嘲讽似不在意,如矩目光直视不移。

 “李世民,你果然有自知自明。你听好,别说是你,太原留守李渊的二子,就连朕,都配不上大隋镇国公主。所以,升平公主封号是镇国,隋在,她在,她在,隋在!知道了吗?”

 升平隔着翼纱分明看见李世民桀骜的视线直直扫视自己方向。

 只不过,她不想理睬,杨广的话足够让她心神紊乱,他在说,她在,隋在,隋在,她在。

 是不是也可以说,这是他对她留在大隋一生一世的许诺?

 升平望着杨广,他慵懒的双眼也回望着她,杨广忽而笑了,升平心中动容垂低视线不再看他。恍惚间,她有些不想再停留在此处,缓缓站起身准备离去。

 没想到,她两次提早离席,都在李世民面前。

 此次,她再次拜别皇上,从翼纱后徐徐走过,裙摆摇曳,步步生姿,将要走到殿门处,身后传来低沉嗓音:“镇国公主也需夫妇厮守,谁又能强求困住她一生呢?”

 升平停住脚步蓦然回头,但见李世民超然卓绝站在宝座前,气度风范竟比杨广还似稳坐江山的帝王。

 她望去视线,隐隐纱幔隙中,杨广在上方脸色大变冷笑道:“李世民,大隋天家女子,足汝一生眺望不及,休得妄想!”

 升平觉得自己再不能待在此处,步履加快,从殿门翩然离去。

 也许,只有她离开,此次争执才能变为一场朝堂易。

 否则,她几乎以为,那是两个男人的波涛汹涌的暗自较量,是为她。

 ①宇文化及:隋末叛军首领。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家世官宦,皇帝姻亲。杨广即位后,升述为左翊卫大将军,封许国公,与李渊同想推翻隋炀帝,自立为王。

 ②谶语即占卜预言。此处特指升平一句话应验两人最终结局。“阿鸾一生都不会离开你,除非,你先离开。”

 乍变世狼烟升

 李世民的奏请还没等提到正式议程便被羞辱淹没,不仅是李世民求娶升平一事再没了动静,连杨广又见升平的时候也不曾提及那荒诞请求,仿佛所有的影像只是升平半寐时刻所想起的一则笑话,自己笑过便忘记了。

 一个蛮族对大隋朝公主的贪恋妄想终只是微不足道,没有人愿意当真,也不会有人真的当真。

 很快太医院左判先传了喜讯出来,萧皇后所怀为皇嗣,昭宫女官通禀时升平与杨广正在下棋,杨广举起的黑子就这样悬在半空,第一次没有果断围杀了对手。

 升平心中百转千折已过,握住杨广执棋的指尖轻轻按下去,而后淡淡道:“去看看她吧,她独自一人忍受孕育之苦,也是艰难。”

 独孤家败落后,独孤陀几次入宫迫萧皇后以六宫之尊影响朝政,萧氏如何应答升平不得而知,升平只听永好说萧氏从那起每每用膳用药都派人加银匙验毒,中宫内里更是多添自己聘用的几名民间多子老妇为其保胎。

 如今萧氏腹中的子嗣如今已经成为她自己性命最后的保靠,除了夫君,连她的养父也不再被相信。

 十月怀胎,九月忐忑,耗尽心神养下的皇嗣理所应当得到父皇的眷顾,升平不能,也不想阻拦杨广去尽父亲的职责。

 杨广沉声:“你不介意?”

 升平顿了顿:“不介意。记得替阿鸾问候皇后娘娘。”

 杨广的脸上看不出心境,只是望定了她:“如果这个孩子是升平的,朕会立即册封他为太子。”

 升平僵住,半晌方才心冷一笑:“若孩子的母亲是皇后,倒也不难做到如此。”

 杨广不能许她名分,又何必许给她子嗣尊贵?

 看着她执拗不肯相留,杨广最终还是选择离去,在殿门口回望时,他说:“阿鸾,朕在用江山等你。”

 升平望着杨广离去的背影,无声叹息。

 因为舍得天下人齐聚钱财人力,京杭水道不便会修好。如今她的大好年华也随时光大半流逝,虽然出宫的水路已经近在咫尺,她却不知到底该怎么样继续走下去。杨广说自己在等她,可升平又何尝不再等他?

 血缘永远是他们兄妹之间无法逾越的沟壑,她抛不下所有与他忘却世俗同看尘间,他也不能为她坐忘江山不管不顾笑忘皇权,如此消耗下去,难逃两败俱伤。

 升平想就此放手,但她也知道,她与杨广骨相连血脉相通,若不能终生厮守,怕是要一生惦念永难忘怀。

 只是,升平尚不能确定的是,是失去杨广痛苦多些,还是两人相守彼此‮磨折‬更加痛苦难当。

 很快。她便知道,究竟哪个才是切肤之痛,那个才是心身俱伤。

 而这一,来的极其突然。

 大业二年,冬日乍寒,萧皇后即将临盆之际,李世民突然从京都连夜潜出,行动之隐秘连守城兵将,沿途驿站埋伏都不曾察觉,杨广命兵将沿其回北国之路路路堵截,奈何悉数扑空,接连数月寻不到人影。

 太原守吏更是密布岗哨围堵叛贼李世民踪影,不料北疆风雪骤降,沿线疆土苍茫辽阔,铺上银装后越发难以寻找行踪,整整一个月时间,他们冒着风雪逐户搜查,并封锁所有出入要道,只是还说不曾发现李世民由此经过的蛛丝马迹。

 杨广大怒,将驿站上下一干人等连同李世民所带使节兵士也一同抓起严刑拷打,京都驿站上下顿时哀声震天,可最后也说不出个究竟,而李世民所带使节士兵皆选择服毒自尽,状似李世民来前已深有部署,根本不会对大隋君臣透半分。

 就这样,李世民从杨广的眼底消失,引得朝堂上众臣开始坐卧难安。

 升平知道此事并不寻常,杨广紧皱眉头不放便是焦灼到极点才会有的模样。

 整个隋朝皇宫弥散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气息,久久不散。

 李世民突然离境究竟意味着什么无人能知,但一场震动朝野的大祸即将到来却是每个人都能预见得到的。

 宫人内侍们开始小心翼翼的窃语流言,还有朝臣们不顾昼夜在大兴殿商榷对策,大兴宫到处都是惶惶的人在茫然行走,没有人知道下一刻会陷入怎样的惶恐地步。

 对策仍不能确准,噩耗却先传来。

 就在萧皇后即将分娩时,边疆快马加鞭来讯,太原留守李渊发《讨昏君杨广檄文》①讨伐杨广,并列举数十条血泪罪状以此起事,并从河东找回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一边遣刘文静再次出使突厥,请求突厥兵马相助,一面招募军队,并于冬月率师南下。

 先率十万大军突袭太原守卫。太原守卫驻军因悉数出城寻找李世民,来不及回城敌,被叛军悉数剿杀。

 而此时隋疆土之上各类叛军突起,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直取洛,更有小到数十人,大到万计劳苦大众起义响应。

 一,只有一

 太原失守,南疆小国也以此为号,纷纷举旗造反,闽南滇西农民军更是与当地守备驻军恶战数最终攻克城门,一举拿下南疆十州七府。

 狼烟仿佛点燃的干草迅猛急速,杨广手中得到的战情急报已叠成矮山,而最让他气愤的是,李渊此次的讨伐文:

 伪临朝杨杨广,非仁爱,心实阴险。昔位高祖四子,曾诬兄长于先,道德湮灭,狼心昭昭。潜隐先帝之善,图帝位于后,入门伪良,执意不肯让人,两面相谗言,独孤氏以倚,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近狎僻,残害忠良。霸妹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原配,幽之于别宫;贼之亲妹,委之以凤职,京杭水道逆天而行,靡费百姓血泪,昏聩逸。鸣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兄妹逆伦,知汉祚之将尽。龙藜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李氏乃隋朝旧臣,疆守陈吏,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之域中,究竟是谁家之天下!

 “好,好,好,好一个霸妹屠兄,弑君鸩母。朕要亲眼看着他到底怎样肃清朕这个妖孽!”杨广然大怒。

 遂紫毫泼墨,黄帛承载,三道圣旨在战时一并发出。

 第一道:废萧氏于永安寺幽闭,立镇国公主为后,即入主昭宫。

 第二道:悬被斩李氏使节头颅于大兴殿门口,昭示李氏贼心,等尔入瓮。

 第三道:追封太原守卫为忠义侯,战死将士加爵三等,厚赐亲属重金,凡烈士家属免终生徭役,今边疆守卫参比荣得。

 征平叛将领,不拘门阀,敢为人先者,重赏,敢为重任者,巨励。

 一时间朝中群情奋,无不摩拳擦掌,以待捷报传来。

 时值冬月雪映寒光,升平一袭烈烈红裳被迫移宫。

 发髻上的凤冠是杨广强加给升平的荣耀,在萤白雪地里反出一道模糊的金光刺入她略显无奈的眼底。

 礼官宣读圣旨霎那,升平几乎以为自己听错,曾经在他们兄妹面前那般难得的昭宫竟被一个李氏反贼轻易推到自己面前,想拒绝也竟不能够。

 “本宫要见皇上。”升平对即使修正杨广的错误还抱有一线希望,却被礼官仓皇下跪惊住所有动作。

 礼官颤巍巍的乌帽檐上翅翎频繁摇摆,脸色更是急得惨白,不用他开口升平已经知道此次杨杨广究竟下了怎样的决心。若她抗旨,眼前的礼官性命恐怕难保。

 如今的杨杨广再不屑听从他人劝阻,他决定的事便是君言无悔,包括升平也不能动摇。

 “皇后娘娘,皇上说,若娘娘不移宫昭,所有栖凤宫的宫人全部缢杀。”冬日严寒下礼官嘴不住颤抖,说出的话也不见袅袅哈气,可见他也笃信当今皇帝说到便能做到,全身冰冷不见丝毫温度。

 升平唏嘘眺望远方,那座独孤皇后曾在内指点江山的昭宫,那座曾囚过萧氏孕育皇嗣的内苑中宫,如今风水轮,她竟以公主之躯坐入其中,不可谓不是杨广授予天下百姓最大的笑柄。

 两疆协议被杨广在大殿上公然撕毁,只不过为了赌一口气证明给天下人看,原来公主也能坐稳昭宫罢了。

 隋朝如今已经到了混乱不堪地步,又加这些可笑行径,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铺天盖地的反叛逆贼。

 杨广负一时之气或许可以表达他的桀骜张狂,但不驯的代价却是加剧大隋江山的迸裂。他未尝不知其中厉害,只是他不容许自己表现出对叛贼的重视和惧怕。

 礼官还匍匐跪在脚底,升平只能听从圣旨继续移动脚步,眼角余光瞥见昭宫外长廊栏杆处另一身红衣正随风起伏缓缓而行。

 升平于台阶下停滞脚步,不知该怎样面对接下来的尴尬局面。

 废后萧氏此时正双手扶住腆出隆起的肚子一步步往冷宫走去。素里,萧氏行动间总是透着飒利落,如今她如此小心翼翼的护住肚子,连脚步都变得轻微,像变了一个人。

 一脸母从容,即便移宫也不曾粉碎她嘴边的微笑。

 萧氏的脸上没有悲戚伤感,带着终于摆噩梦般的坦然,无意中抬眼望见升平,人也怔怔听住脚步。

 “你来了?”萧氏一声微弱的招呼如同宫中内眷之间的悉心问候,仿佛她和升平不是在这样尴尬的时后相见,而是自家姐妹在闺房内热切说着家常。

 “嗯,皇上…”升平怔怔,说出半句言语,又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解释什么。

 萧氏嘴角微微上扬,回头张望阳光照拂下的昭深宫“本宫曾想过,这样富丽堂皇的地方还不如停放灵柩的永安寺,每天里惶惶,夜里忐忑,睡也睡不好。既然你来了,不妨也尝尝坐在这里的滋味,本宫想,你一定会恨皇上带你来此处。”

 升平侧脸慢慢步上台阶靠近萧皇后,光线照在萧氏的眼角,入宫不过短短九个月而已,她的眼角已出现细细纹路,仿佛三十几岁的中年女子。

 这个身处中宫荣耀万分的女子究竟遭受了怎样的‮磨折‬,无人能知。提放父亲下毒,夜夜期盼皇上幸临,她用九个月时光换来后半生回味的荣耀,不免让人为她一生叹息

 升平永远不想预料自己会不会也沦落得和萧氏一般,短短几个月时间便从天阙云端跌落凡间尘土,她只想眼前。

 升平解下自己身上的白狐出锋的长尾披麾为萧氏围好,萧氏没有挣脱,低首看着升平在自己前忙碌的手指淡淡微笑。

 “升平,其实,本宫只输给你一点。”升平闻言抬头与萧氏对视,两人距离咫尺,僵在台阶上。

 “本宫输在,升平你从来不知道昭宫宝座的可贵。你从出生开始就离那个位置太近,所以你对世间女子仰望的荣耀不屑一顾,可你要知道,这世间除了你没有不喜欢这个位置的女人,所谓关心则,所以,我们先输你一盘。”

 升平凝视萧氏嘴角的微笑,心中冰冷如水。

 “不知道,来你会不会也在意皇后宝位,升平,你要记住,得到了才会担心失去,你没贪恋过,永远不会懂得它的珍贵。它是你我一生荣耀安稳的保护,永远。”

 萧皇后没有一个字提及杨广,也许在她的心中皇帝杨广永远不是最重要的那个决断理由。萧皇后计较的是升平夺走了她的皇后位置,却不计较升平夺走了杨广的宠爱,这样的结果…也恰恰证明,萧氏从未深爱那个目光不肯停留在自己身上的男子。

 萧氏昂起头,望着远处的莹白清雪浮起一抹坦然的笑容:“小时候,养父便对我说,做女子,当如独孤皇后。她有幸能与先皇并驾齐驱共当江山,我无德做不到也属正常。我在当今皇上和养父中间游走,两边讨好,两边碰壁,实在太累了。我学不来独孤皇后的强势,也得不到皇上的关注,离开昭宫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升平此时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只能默默的伫立,看着萧氏一脸遗憾感慨。

 “我只有一件不放心的事。”萧氏状似无意的叹息,清冷的白雾从她话语间涌出,冰冷人心。

 升平眼底不由蕴起泪意。

 究竟是谁害了萧氏?是舅舅?是杨广,还是她?或者说,是整个独孤氏头衔害了这个无辜的女子?

 升平拉住萧氏冰冷的指尖:“你说吧,我会尽力办到。”

 萧氏望着升平笑容有点恍惚:“升平,你我都知,大厦将倾,非人力能所挽回…”

 升平闻听萧氏所言不由倒口凉气,虽然眼前北疆李氏叛,南疆三十余国起兵造反,但毕竟胜败难分,萧氏如此快口断言几近是大不韪的忤逆之罪。

 升平刚想警示,不料萧氏低下头从怀中掏出一方丝帕,上面点点墨迹洇透展给她看。

 升平接过丝帕仔细辨认不觉惊讶万分。上面居然是现时边疆战报,战报内容是李世民在大兴城驻留几绘得北疆至京城的边要图,再孤身一人返回李国,联通隋朝内臣一同反叛,因内外勾结此次李氏大军势如破竹,不即攻陷京城。

 这样的战报,和升平所知完全不同,她从杨广那里知道的是大隋朝兵将正在前方奋勇杀敌,拒李氏兵马千里之外,京都大兴城‮全安‬无虞。

 到底该信谁?

 谁才是事实真相?

 萧氏笑了“升平,缺了独孤家,如今朝野内外真心为皇上效力的人又有几个?你们兄妹为了一己私利自断双臂剜去双眼,怪得了谁?”

 升平猝然抬头,心中预感不妙:“难道是独孤家故意隐瞒前方战事?”

 萧氏只是笑“自然还有他人。”

 升平不解,拧紧眉头:“谁?”

 萧氏如炬目光扫过,美笑容,意味深长的说:“自然是心有旁骛的人。”她冷笑反问:“知道本宫为什么不告诉皇上吗?”

 升平‮头摇‬,不敢去猜。

 “本宫希望有朝一宫倾之时,本宫能送孩子出去。”萧氏的声音突然温柔:“本宫的一生葬送于大兴宫,由不得重来。如今隋朝气数已尽,本宫肚子里的孩子若得了天下也一定会死于非命。倒不如来宫倾时刻,孩子能活一命被辗转送出宫去,哪怕此生做一介纳粮草民,也再别跟大兴宫有丝毫联系。”

 升平体味萧氏话中意思,犹如重锤击打心头。升平又何尝不想出宫,从此再不与皇宫有半点瓜葛。只是这般置死地而后生该是怎样的艰难生计才被迫使出的杀手锏。

 萧氏望着升平忽然戏谑一笑:“毕竟,你们这般对待本宫,本宫也要报复你们兄妹二人才能互不相欠,只不过咱们有明有暗有来有往,也不算吃亏。”

 萧氏的眼底没有笑意,冰冷如潭,一股深不见底的凄凉。

 升平再不想与她说下去,避开萧氏的脚步,慢慢俯身施礼:“恭送皇后娘娘。”

 这是升平第一次如此心甘情愿的拜在女人裙下,除了独孤皇后,昔日的太子妃高氏今的废后萧氏都不曾得到升平的礼遇。

 萧氏说的没错,从出生就是最尊贵女子的升平从来不觉得自己需要低头臣服于任何人,即便是那个坐在凤位上的女人,她也只是真心折服过独孤皇后一人。

 萧氏慢慢躬‮身下‬,蜷住肚子将升平拉起:“其实皇上什么都知道,他要死在这大兴宫,同时,也把你囚死在这里。”

 升平木然站起,不明白萧氏的意思。

 萧氏低笑,一声复一声,在雪地里传出很远“他不怕江山拱手让人,却怕将你送给北蛮,你和他注定要在大兴宫同归于尽。”

 萧氏说罢昂首翩然离去,笑声依然徘徊于升平耳畔。

 升平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出神。

 红色的皇后朝服拖在雪地,雪白与鲜红,刺目的对比,她的步履蹒跚动作丑钝,却是个倾尽所有保护肚子孩子的母亲。

 萧氏藏起的那份通知必然是舅父送进宫来的,舅父想由萧氏来和皇上杨广邀功,借此为独孤家重新踏回朝堂奠定基础,萧氏却想隐瞒,借此送孩子出城。

 他们都没错,错的是杨广。

 一个如果不做皇帝会是个好丈夫的男子。

 升平心中酸楚:若是真面临要宫倾,自己该何去何从?

 没有人告诉她该怎么办。

 升平第一次知道母后坐在昭宫孤立无助时的凄凉心境

 独孤皇后每每可以绝地反击,升平可以么?

 ①《讨昏君杨广檄文》改自骆宾王为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时所撰写的《讨武氏檄文》。武则天因此文,感叹骆宾王才能俱佳少见。

 原文如下:

 伪临朝武氏者,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宫。潜隐先帝之私,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翬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近狎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鸣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n6Zww.COm
上章 囚宫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