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悼路遥
我当年
队的地方,延川,是路遥的故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写得好,说他而且年轻,有思想有抱负,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了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作文学梦,也未及去想未来,浑浑噩噩。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地羡慕他,十分的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北京。其时我已经坐上了轮椅,路遥到北京来,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看我。坐上轮椅我才开始作文学梦,最初也是写诗,第一首成形的诗也是模仿了信天游的形式,自己感觉写得很不像话,没敢拿给路遥看。那天我们东聊西扯,路遥不善言谈,大部分时间里默默地坐着和默默地微笑。那默默之中,想必他的思绪并不停止。就像陕北的黄牛,停住步伐的时候便去默默地咀嚼。咀嚼人生。此后不久,他的名作《人生》便问世,从那小说中我又看见陕北,看见延安。
第二次见到他是在西安,在省作协的院子里。那是84年,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陕北看看,路过西安,在省作协的招待所住了几天。见到路遥,见到他的背有些驼,鬓发也有些白,并且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听说他正在写长篇,寝食不顾,没
没夜地干。我提醒他注意体身,他默默地微笑,我再说,他还是默默地微笑。我知道我的话没用,他肯定以默默的微笑抵挡了很多人的劝告了。那默默的微笑,料必是说: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我至今不能判断其对错。唯再次相信“性格即命运”然后我们到陕北去了,在路遥、曹谷溪、省作协领导李若冰、和司机小李的帮助下,我们的那次陕北之行非常顺利、快乐。
第三次见到他,是在电视上“正大综艺”节目里。主持人介绍那是路遥,我没理会,以为是另一个路遥,主持人说这就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我定睛细看,心重重地一沉。他竟是如此地苍老了,若非依旧默默的微笑,我实在是认不出他了。此前我已听说,他患了肝病,而且很重,而且仍不在意,而且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争不已。但我怎么也没料到,此后不足一年,他会忽然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
他不是才42岁么?我们不是还在等待他在今后的42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么?如今已是“人生九十古来稀”的时代,怎么会只给他42年的生命呢?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这事,沉重得不能够哭了。
有一年王安忆去了陕北,回来对我说:“陕北真是荒凉呀,简直不能想象怎么在那儿生活。”王安忆说:“可是路遥说,他今生今世是离不了那块地方的。路遥说,他走在山山川川沟沟峁峁之间,忽然看见一树盛开的桃花、杏花,就会泪
满面,确实心就要碎了。”我稍稍能够理解路遥,理解他的心是怎样碎的。我说稍稍理解他,是因为我毕竟只在那儿住了3
年,而他的42年其实都没有离开那儿。我们从他的作品里理解他的心。他在用他的心写他的作品。可惜还有很多好作品没有出世,随着他的心,碎了。
这仍然不止是一个哭的问题。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倒下去,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
传得比42年要长久得多了,就像那块黄土地的长久,像年年都要开放的山间的那一树繁花。
《韩
旭散文集》序
韩
旭的散文,使我由来已久的一种感觉忽然间更加清晰:尤其今天,要经常听听女人的声音,因为,这个世界被男
的思考和命令弄得很有些颠三倒四不知所归了。
我从小到大总相信真理在女人一边。不是认为,是相信。这信心;可能是因为母亲,也可能是因为爱情。无论因为母亲还是因为爱情,总归都是因为艺术。女人的心绪、情怀、和魂牵梦萦的眺望,本身就是艺术之所在。譬如,一个孩子落生时,一个疲惫的男人回家时,这时候,艺术的来路和归途尤其见得清楚。
我想,这不是以男人为坐标来看艺术,这是在雄心
的人类忽然坠入迷茫的图景中发现了艺术。
因而与女人相反的,倒也不是男人,我说的是男
,是
雄心之中对自然和家园的淡忘。我有时想起贾宝玉,很赞成他的悲哀,即对女人也会男
化的悲哀,其实呢,那是实际功利驱逐了美丽梦想时的悲哀,是呆板的规则湮灭痴心狂想时的悲哀。
真正的女人说什么?她说:“我是一个爱慕男人的女人。”她说:“我甘愿将灵魂和
体全部奉献给他,让他在极乐中
醉。”她说:“但我又是那么恨他们,恨他们有那么多的东西让他们活下去…他们爱你,只是希望你活在他们的生命中,但他们从不希望为你而浪费自己的生命。”我想,这不是男人女人的问题,这是爱的问题,爱不是某一时空里的狂热事件,她说爱“应该伴随生命的每时每刻”
真正的女人在想什么?她想“寻找家园”她“梦想了那么久,本以为那永远是一种空幻。”她说:“使我读到自然灵魂的,你想象不到,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境是茫茫戈壁滩上实在不起眼的骆驼草。”“夕阳将自己的
恋缭绕在四面瀚海的戈壁滩上…那是互相
绵产生的一种奇妙的蓝色暮霭,十分甘愿而一致地将这种情
,投
在生硬的盐碱地和崖壁上…”我想,这不单是爱的问题,她说这是“一个永不褪
的信念”这是不屈的生命必要皈依的美的彼岸。
母亲,对儿子说什么?她说:“你去吧,去干燥的原野上跑,让你稚
的脚体验沙砾的灼热;去太阳照
的岩石边,体验岩石反
过来的闷人的热气;去疯狂的大海,体验那庄严的
峰和呼啸。”她说:“去吧去吧!将来你会有爱情,会有痛苦,会有孤独,你会面带微笑地把这一切都看成是体验。”她说:“当我两鬓斑白时,我相信站在我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英俊的小伙:身材修长,肌
结实,眼睛里
含着喜悦和生活的光芒。你给予人的是一种令人心醉神
的美,心底的仁慈和宽厚使你温情脉脉,智慧和坦然使你从容而潇洒,敏锐和幽默辉映着你,使你全身心都显得那么高雅。”这不仅仅是母亲的嘱咐,这是上帝的恩赏,是人类积淀千古的对生命的感悟;不仅仅是母亲对儿子的期待,是亘古至今以至永远,人类对完美的渴盼。
那么对生死,她怎么想呢?她说:“你凝望我,我凝望你。甘美而宁静。”我不知道她这确凿是说生,还是说死。很可能,生死在她看来不过是殊途同归,或者是结伴而行,在天父和地母的怀抱里,在此岸和彼岸之间“那是一颗冲走再冲回,起伏不倦,勇往直前,以更新的威力
起的灵魂。”
那冲
之间,宇宙必留下优美的声音,任什么也不能湮灭的声音。永远会有女人,把战场或市场上的男人拉回她们身边,指给他们听这声音。现在,此时此地,这个女人,名叫韩
旭。
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九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