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 下章
第四节 吕氏众封建说再起 帝国朝野
 整整一个午后,博士学宫都弥漫着一种亢奋气息。

 丞相王绾亲自拜谒学宫,本来就是一件非同小可的盛事。然最令学宫感奋的,还是丞相亲邀博士们会商一件根本大事:新朝图治,当在天下推行何种治式?老丞相说得很明白,典则也好,朝仪也好,皆无涉根本,无须纠。国家根本在治式,透彻论定治式,才是博士学宫真正功劳。年余以来,博士们已经察觉出,新朝的大势越来越微妙了。博士们原以为天经地义的诸侯制,在新朝却被莫名其妙地搁置了,秦王首朝封赏,竟然没有诸侯一说。然则,秦王也没有说不行诸侯制,放下的话是,容后一体决之。这就是说,事情尚在未定之中,各方还都没有形成政见方略。同时,法权在握的廷尉府传出的消息是:李斯与一班亲信吏员夜揣摩天下郡县,似有谋划郡县制之象。此时的秦王,依旧没有明白定策。从南海归来后,秦王除了确定典则与皇帝大典朝仪,对最为重大的治式事宜,始终未置可否。如此微妙情势之下,又逢皇帝刚刚即位之,位高权重的老丞相亲自拜谒学宫且明白会商大事,此间究竟蕴藏着何等奥秘?

 在从王城回来的路上,周青臣着意邀叔孙通同车。车行幽静处,周青臣突兀问:“足下以为,丞相府廷尉府,孰轻孰重?”叔孙通以问作答:“江水河水,孰大孰小?”周青臣一笑:“江亦大,河亦大,奈何?”叔孙通答:“两大皆能入海,唯能决之者,长短也。”周青臣恍然:“如此说,谋之长远,其势明矣!”车行辚辚,两人不约而同地大笑了一阵,又异口同声说了一句:“正道悠长,《吕氏秋》也!”

 柳林中摆开了恭贺皇帝即位的盛宴,酒是丞相府赏赐的。

 王绾已经白发苍苍了。自从对六国大战开始,十年之间,王绾全副身心地运筹着秦国政事,从未在四更之前走进过寝室。战国通例,官员奉事五歇息一,此所谓“五得一休沐”也。秦国勤政,六歇息一。可王绾自从做了丞相,却从来没有歇息过一,纵是火热的年节,都守在政事厅不敢离开也不能离开。王绾只有一个心思,丞相府须得一肩挑起千头万绪的政事,好教秦王李斯等全力谋划战胜之道。然则,不知从何时起,王绾有了一种感觉——对这个秦王,他越来越陌生了。灭楚之后,这种陌生感突兀地鲜明起来。就实说,王绾与秦王从来没有过重大歧见,诸般政事之默契一如既往,然则,这种陌生感却挥之不去。思绪飘向远方,不经意间,王绾似乎也想明白了:秦王事事图创新,自己却似乎事事都循着常规与传统。陌生之感,由此生焉。十几年来,自己似乎没有出过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谋划。与李斯尉缭两位大谋臣相比,自己确实少了些独具慧眼的长策大略。在预谋政事上,王绾也似乎总跟不上秦王大跨度的步幅,至少是很感吃力。凡此等等,都是实情,但王绾依然相信,这不是陌生之感的源头。以秦王秉,若仅仅是如此这般,他早早已经明说了。

 灭楚之后,秦王将李斯擢升为廷尉,且显然将廷尉府变成了统筹新治的轴心,这教王绾很不是滋味。李斯的功绩才具,王绾是认同的。就廷尉府的职责权力而言,秦王也没有逾越法度。然则,新朝图治这般重大而涉及全局的谋划,廷尉府难道比总揽国事的丞相府更合适么?显然不是。此间之要,人事也。人事之要,政见心界也。

 王绾与秦王之间,有着一道双方都明白的心界鸿沟。这道鸿沟,与其说是实际政见不合,毋宁说是所奉信念不同。王绾信奉《吕氏秋》,秦王则信奉《商君书》。这两部治国经典的差异,生发了王绾与秦王之间难以弥合的心界鸿沟。两部经典的差异有多大,这道心界鸿沟便有多深。当年,王绾是奉吕不韦之命,到太子嬴政身边做太子府丞的。很长时间里,王绾都是吕不韦与少年太子少年秦王之间的有效桥梁。秦王亲政后,《吕氏秋》事件发作,王绾没有跟吕不韦走,而是选择了辅佐秦王。但是,王绾却不因人废言,对《吕氏秋》所阐发的治世大道,王绾始终是信奉的。即或在秦王面前,王绾也从来没有隐瞒过。对此,秦王当然是清楚的。可是,秦王从来没有因为王绾信奉《吕氏秋》而减弱对王绾的倚重。否则,王绾何以能做十余年的丞相?直至封赏功臣,直至秦王变成了皇帝,王绾的丞相之职也未见动摇迹象。

 久历风霜的王绾看得明白,秦王对自己,一如当年对吕不韦:只要你不将治学信念化作不同政见,不将政见化作事端,永远都不会有事。也就是说,只要王绾目下安于现状,不将自己心头突突蹿跳的信念搬出来变为政见,天下首任丞相是无可动摇的。

 难处在于,王绾摁不住这头在心头蹿跳的巨鹿。

 灭楚之后,王绾有了一种越来越清晰的感觉:天下到了歧路亡羊之时,必得有人出来说话!目下,能够担当这个说话者职责的,大约只有自己了。博士们分量不足,奏对又往往陷于虚浮。元老大臣们失之浅陋,无以论证大道。即或是目下领事的一班重臣。其学问见识也没有一个人足以抗衡李斯,不足以发端大事。只有王绾,根基是老秦名士,少年入仕而历经四王,资格威望足以匹敌任何元老勋贵,论治学见识,王绾是吕不韦时期颇具名望的才士。最要紧的是,只有王绾清楚地明白新朝图治的实际要害何在,不至于不着边际地虚空论政,反倒引起群臣讥讽。王绾隐隐地觉得,这是上天的冥冥之意,这是无数圣贤典籍的殷殷之心。天道在前,圣贤在前,丞相权力彻侯爵位何足道哉!

 “诸位,皇帝即位,图治天下,何事最为根本?”

 “治式——”

 酒宴刚一开始,王绾一句问话便将来意揭示明白。博士们不约而同地昂扬应答,显然也明白告诉了王绾,他们是有准备的。王绾一时大为欣慰,一改很少痛饮的谨慎之道,与博士们先连饮了三大爵,以表对皇帝即位的庆贺。置爵于案,王绾慨然道:“老夫今拜谒学宫,一则,感念众博士为国谋治,刷新典则、创制朝仪有功!二则,共商新朝图治之根本。诸位皆学之士,尚望不吝赐教。”

 “鲍白令之敢问丞相,天下大道几何?治式几何?”

 “天下大道者二,王道,霸道。天下治式者二,诸侯制,郡县制。”

 “淳于越敢问丞相,人云廷尉府谋划郡县制,丞相何以置评?”

 “图治之道,人皆可谋可对。廷尉府谋郡县制,无可非议也。”

 “伏胜敢问丞相持何等主张?诸侯制乎,郡县制乎?”

 “诸位以为,老夫该当何等主张?”

 王绾揶揄反问,柳林中起了一片笑声。诘难论战原本是战国之风,博士们已经在几个回合的简单问答中大体清楚了老丞相的图谋,正要害,却被王绾轻轻开,不对这位老丞相的机变诙谐显出了几分由衷的佩服,一时笑出声来。

 “在下叔孙通有对。”一个中年士子站了起来。

 “先生但说。”

 “谋国图治,当有所本。秦国图治之本,在《吕氏秋》!”

 “何以见得?”王绾淡淡一笑,掩饰着心头的惊喜。

 “天下治式两道,诸侯制源远长,郡县制初行战国。”叔孙通从容地侃侃而谈“战国大争之世,七国不奉诸侯制而奉郡县制,大战之需也,特异之时也!今秦一天下,熄战,不当仍以战时之治行太平盛世。是故,新朝当行诸侯制,回归天下大道…”

 “彩!”片言只语将郡县制之偏离正道揭开,博士们一阵亢奋。

 “然则,”声平息,叔孙通突然一个转折道“若以三代王道为诸侯制根本,始皇帝必难接纳。何也?战国变法迭起,弃置王道已成时势。当此之时,若以三代王道论证诸侯制,必有复辟旧制之嫌。为此,必得以《吕氏秋》为本,方得有效也。”

 “彩——”博士们更见奋然了。

 “《吕氏秋》,有诸侯制之说?”王绾饶有兴致。

 “有!众封建论也!”

 “鲍白博士学问最博,背诵给丞相。”周青臣指点着高声应答的红衣博士。

 “丞相且听。”鲍白令之高声念诵道“《吕氏秋·慎势篇》云: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任也。国非不能大也,其大不若小,其(地)多不若少。众封建,非以私贤也,所以便势,所以全威,所以博义。义博、威全、势便,利则无敌。无敌者,安。故,观于上世,其封建众者,其福长,其名彰…王者之封建也,弥近弥大,弥远弥小。故,海上有十里之诸侯…多建封,所以便其势也。”略微一顿,鲍白令之慨然道“吕氏之论,封建诸侯为圣王正道。封建愈多,天下愈安,此谓众封建也!”

 “鲍白之论,我等赞同!”博士们不约而同的一片拥戴、附和声。

 “敢问老丞相,博士宫可否上书请行诸侯制?”周青臣小心翼翼。

 “有何不可?老夫也是此等政见。”王绾叩着大案坦然高声道“你等上书皇帝,老夫也要上书皇帝。其时,皇帝必发下朝议会商。但行朝会议决,公议大起,治式必决。”

 “丞相发端,我等自当追随!”叔孙通一声呼应。

 “我等追随!”博士们异口同声。

 王绾离座起身,对着博士们深深一躬,转身对周青臣一点头,径自去了。博士们心气发,纷纷请命草拟上书。周青臣与叔孙通等几个资深博士略事会商,当即公示了一个方略:人人都做上书之文,夜来公议公决,选最雄辩者为博士宫联具上书面呈皇帝。博士们哄然喝一声彩,纷纷散去各自忙碌了。

 次清晨再度朝会,大出群臣意料,只一个时辰便散了。

 皇帝大典后,嬴政很感疲惫烦躁,昨回到东偏殿书房冷水沐浴一番,靠在卧榻便迷糊了。不想午间小憩竟做了沉沉大睡,直到薄西山才蓦然醒来,气得将赵高狠狠骂了几句。夜来精神倍增,嬴政将李斯、王贲召进王城,再加原本在书房值事的蒙毅,要事先会商一番明朝会如何动议治式。三人走进书房,嬴政远远一招手道:“来来来,了厚袍子坐!小高子,冰茶!”不料,三人都没有应答,而是按着爵次顺序,王贲在前李斯居中蒙毅在后,一起躬身大礼,毕恭毕敬地齐呼了一声:“臣等参见皇帝陛下!”嬴政恍然起身,大笑道:“免了免了,书房折腾个甚!大朝摆摆架势罢了,事事如此折腾还做不做事了?后书房议政老样子,谁喊皇帝陛下,我叫他出去晾着!”一串笑语申斥,三位大臣呵呵笑了起来,气象顿时和睦如初。

 三人就座,各去朝服冠带,长发散披,通身一领麻布长衫,再饮下一碗冰茶,顿时大觉凉爽。嬴政一说事体,李斯不一声感喟:“惜哉!尉缭子也。若他能动,此事容易多了。”王贲蒙毅也是一声叹息。嬴政低声道:“先生风瘫,太医无以救治。我已请一东海神医看过,也依然未见起。还有老将军,但有他在朝…天意也,夫复何言!”一说到王翦,嬴政眼中泛起了泪光。李斯蒙毅也双眼了。

 “君上,还是议事了。”王贲岔开了话题。

 嬴政说了事体,期冀明朝会能一次议决郡县制,以便早推行;预料群臣中可能有主张诸侯制者,故得预为绸缪。李斯禀报说,郡县制之实施方略经多次补正,已经确定了,只待议决推行。蒙毅说,重臣之中明白主张郡县制者,只有素常小朝会的王翦、李斯、王贲、蒙恬、尉缭几人,而能在大朝会动议者,大约只有李斯了。嬴政点头,李斯也没有说话。一直默然的王贲却突然说,廷尉动议不宜。嬴政问为何?王贲说,郡县制诸侯制之争,大多将军不甚了了,大多文臣则无甚定见。若有重臣主张诸侯制,很可能群臣便跟着走了。那时,才该廷尉杀出。嬴政大笑道,说得好!朝会也是战场,精锐要用在最难之时。蒙毅问如此谁来动议?王贲断然道,我来,我与尉缭前辈联具如何?嬴政李斯蒙毅三人异口同声说了声好。如此商定之后,王贲李斯便驱车去了尉缭子府邸先行知会。嬴政吩咐蒙毅立即为两人草拟上书。三更时分,王贲李斯返回皇帝书房。与尉缭子情谊笃厚的李斯禀报说,卧在病榻的尉缭子欣然允诺了。嬴政心头顿时踏实了许多。于是,王贲拿了蒙毅起草的上书底本,立即回府准备去了。小朝会便在深夜中散了。

 谁也没有料到,朝会局势会发生如此突兀的变化。

 朝会伊始,嬴政刚刚申明了主旨,丞相王绾便第一个出班奏对。依照新朝仪,王绾站在自己的座案前捧着上书高声念诵:“臣,丞相王绾,昧死有奏皇帝陛下,主张新朝奉行诸侯制。臣呈上奏章——”于是,众目睽睽之下,殿前御史接过了新朝的第一道奏章,双手捧到了始皇帝案头。大殿群臣始而惊讶——历来只处置政务而不提政见的老丞相竟能发端大政!继而恍然——新朝遵奉何等治道,非老丞相发端莫属!于是,一时纷纷议论。

 正当此时,博士仆周青臣也霍然站起,高举上书高声念诵:“臣,博士仆周青臣,昧死有奏皇帝陛下,呈上博士七十人联具之《请行封建书》——”殿东一大片博士整齐站起,齐声高诵:“臣等昧死启奏皇帝陛下,请行封建,以固大秦!”如此声势,又一齐口称昧死,秦国庙堂见所未见,一时群臣彷徨,有诸多元老便要站起来呼应。

 列位看官留意,秦之典则礼仪虽细,然也不可能事事定则。譬如这大臣口称“昧死以奏”便不是礼仪典则所定。然若依着“尊上抑下”的典则精神,臣下自己要在言事时,或加上彰显忠心之词,或加上勇于任事之词,典则礼仪自是不能止。也就是说,臣下自甘卑下奉,有利于巩固皇权,法度礼仪不会止。后来,诸多臣下起而仿效,奏章之首多称“昧死以奏”以为表白,遂使后世学人多以为臣称“昧死”乃秦时订立制度使然。此间误会,何其深也!延续唐宋之后,诸多儒臣奴大肆泛滥,以至有人整念叨“臣罪当诛兮,皇帝圣明!”显然,这是事实存在的一种自,然却绝非制度所立。此乃后话。

 目下的王绾与众博士口称昧死,可谓既表惶恐,又表忠心,亦表无所畏惧。就其本意,无疑与“斗胆直言”之类的表白相近,也许本无他意。然在质朴厚重的秦国朝会上,大臣言事,历来极少这种自我表白,有事说事罢了。如今老丞相慷慨发端,一大片博士慷慨相随,人人昂昂高呼昧死以奏,大臣们如何不怦然心动?

 “臣,通武侯王贲有奏。”

 一声浑厚而沉稳的宣示,大殿中立刻肃静下来。谁都知道,王翦王贲父子连灭五国,在新朝具有无与伦比的分量。更有一点,父子两人都是寡言之人,朝会极少开口,开口则绝不中途退缩。当此之时,这王贲身而出,定然大事无疑。举殿肃然之间,只见王贲前出两步,捧着一卷竹简高声道:“臣与关内侯尉缭联具奏对,请行郡县之治,今呈上奏章。”殿前御史接过竹简,王贲坐回了班次。见如此两位重臣与丞相大相径庭,主张郡县制,群臣这才稍见清醒,不再急于附议,一时方安静了下来。

 “老臣有奏…”王绾再度慷慨奏对。

 “朕有决断。”皇帝却开口了,打断了王绾。嬴政第一次使用这个拗口的字,显得有些生硬,也渗出几分冷冰冰的气息“丞相、博士宫、通武侯、关内侯,各有奏章,且主张已明,当下议决,未免仓促。朕之决断:发下今三则奏章,各官署集本部官吏议之,或酿成共识,或两分亦可。旬之后,朝会一体决之。散朝。”说罢,皇帝径自走了,朝会也就散了。

 旬之间,咸各官署及治情已经稳定的郡县官署,都开始了哄哄然的议政。

 议政决事,既是秦国之传统,又是秦国之法度,并非散漫议论。秋战国之世,尚大体延续着古老的三代议事传统,列国都不同程度地实施着一种大事须群臣公议的决策法则。战国动多战,决事力求快速高效,公议制不可避免地有所淡化,然却没有从制度意义上消失,在事实上也经常见诸各国。就秦国而言,大事付公议多见于史料记载:秦穆公合大夫而谋政,秦孝公廷议变法,秦惠王议伐巴蜀,秦昭王议杀白起,秦王政议逐客、议破四国合纵、议禅继、议帝号等等等等。也就是说,虽然战时决事需要快捷,寻常军国大事皆由君主与相关重臣立决立断,但关涉根本的长策大略,还是很看重公议决断的。

 议政作为一种制度,其实施程表现为:某臣动议(显而易见的实际大事,不需动议也可由君主发动公议)——君主发其上书于各官署下令议之——各署得将议决对策正式呈报君主——君主集重臣或全体大臣最终议决。若群臣所议一致,君主也见识无二,则君主可不行朝会而决断;若群臣对策不一,则君主必得行朝会决断,而不能独断。此,议事制度之根本也。譬如目下诸侯制与郡县制之争,既是国家根本长策之争,又是最具权力的两方重臣之争,牵涉既广,利害且深,皇帝自不能当场独断,发下群臣公议,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稳妥方式。此等议事制度,是华夏族群在艰难生存中群策群力之遗风,弥足珍贵。然则,这一议事制很快就消失了。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并不如何瞩目,然却影响深远的大事。不久之后,我们将目睹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嬴政深感朝会之出乎意料,散朝后立即召进李斯王贲会商。

 李斯说,博士宫联具请行封建,意料之中不足为奇。战国末世改制,若没有诸侯制声音,反倒是怪事了。而老丞相王绾不事先知会,而突兀力主诸侯制,才是真正的棘手。王贲说,老丞相历来与闻决策,该当明白君上图治趋向,今突兀转向诸侯制,完全可能引发大局动生变。王贲深表赞同,补充说,此等动与其说迟滞郡县制推行,毋宁说为天下复辟者反对郡县制立下了一个新的根基,后患多多。蒙毅则以为,王绾突兀发难,很可能是受了博士们煽惑,未必是自家真心主张;其中源,必是王绾自觉新政轴心不在丞相府所致。

 “不。三处须得澄清。”一直凝神倾听的嬴政轻轻叩着书案“其一,王绾之举,绝非突兀。其二,王绾主张,绝非复辟。其三,王绾之心,绝非自觉权力失落。不明乎此,不能妥善处置纷争。”

 “君上三说,依据何在,敢请明示。”王贲一如既往地直率。

 “先说一。”嬴政顺手从文卷如山的旁案拖过一只早已打开的长大铜匣,拿出一卷竹简展开在案头“这是《吕氏秋》,两位可能不,廷尉该当明白。《吕氏秋》明白主张封建制,而且是众封建,诸侯封得越多越好。王绾素来信奉吕学,未尝着意隐瞒。当此之时,王绾必感事关重大,而又无法说服我等君臣,故联手博士,形成朝议对峙,公议而决。显然,老丞相是有备而来。三位皆曰突兀,因由在于忽视了王绾的治学根基,似觉老丞相没有理由如此主张。可是如此?”

 “君上明察!”三人异口同声,李斯犹有愧

 “再说二。”嬴政指点着案头书卷“王绾主张封建诸侯,基于治国学说,基于安秦之另一思路!而非基于复辟远古旧制,更非基于复辟六国旧制。此与当年文信侯根基同一。而六国王族、世族鼓封建诸侯,则是明白复辟。即或博士宫七十博士主张封建诸侯,一大半也是基于治学信奉之不同,也非世族复辟之论。”

 “君上明察!”

 “再说三。”嬴政又从旁案拖过一只木匣,拿出一卷道“灭楚之前,老丞相曾经上书请辞,理由便是‘治事无长策,步履迟滞’。十余年来,老丞相勉力支撑,未尝一事掣肘,纵无大刀阔斧,亦绝非纠权力进退之辈。”

 “臣之指斥,草率过甚!”蒙毅当即肃然长跪,拱手如对王绾致歉。

 “凡此者三,决我方略。”嬴政对蒙毅淡淡点头一笑,继续道“一则,唯其王绾有吕学根基,有备而发,两制之争当认真论争,绝不草率从事。二则,唯其老丞相博士等非六国王族世族之复辟,两制之争当以政见歧异待之;纵有后患,届时再论。三则,唯其老丞相非关私,两制之争不涉国政权力。”

 “臣等赞同!”

 “君上方略至当。”李斯一拱手,心悦诚服而愧犹在“王绾之于吕学,臣疏忽若此,深为惭愧也!今据君上处置两争之三则方略,臣以为根本在第二则,即以政见歧异待之。既为政见之争,必涉吕学与诸家之道。此,臣之所长也。臣自请主力,与老丞相等一争是非曲直。”

 “廷尉主力,正当其时!”王贲拍掌大笑。

 “听说《吕氏秋》乃廷尉当年总纂,正当其人!”蒙毅也和了一句。

 “好!廷尉主战。”嬴政一拍案“然,此事至大,不能廷尉孤军独战。”

 “陛下毋忧,我等当妥为谋划。”不期用了新称谓,李斯自己也笑了。

 “臣等与廷尉协力!”王贲蒙毅立即跟上。

 “好!两制之争乃华夏根本,务求全胜!”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李斯王贲蒙毅不期然异口同声冒出一句久违了的老秦誓言,一时君臣四人的眼睛都了。片刻默然,嬴政高喊小高子上酒。赵高捧来四爵老秦酒,君臣四人汩汩痛饮而下,顿时人人一身大汗,同声大笑一阵,便匆匆散去各自忙碌了。

 在嬴政君臣筹划之时,各署议治的消息也纷纷开来。蒙毅总司中枢,络绎不绝的消息都是“本署多以封建诸侯为是,以郡县制为非”蒙毅非但备细阅读了每一份呈报进皇城的议治书,还亲自赶赴丞相府、上将军府、大田令府、司空府、司寇府、内史府、博士宫七大最主要官邸分别听了议治论争,终于对种种纷争大体清楚了。

 蒙毅对皇帝的禀报是:归总说,群臣议论多以封建诸侯制为是。其间情形又分四类。其一,丞相府与博士宫之议,一致以吕学为根基,认定封建诸侯为安秦大道。其二,大田令等实际治事官署,则多从经济民生出发,以为郡县制易于凝聚国力民力,易于农耕河渠之通畅,多以郡县制为是。其三,郎中、御史、太庙令、太史令以及诸多皇族大臣,则多从传统出发,认定封建制利于族群血统之稳定延续,故以封建诸侯为是。其四,上将军府与国尉府最为特异,由于王翦蒙恬皆不在咸,国尉府又一直由尉缭虚领而无实际长官,故吏员之议颇为别致:大多以郡县制为战时权宜之计,‮定安‬天下则当奉行封建诸侯制。

 “南北上书到了么?”嬴政淡淡一笑。

 “南海上书、九原上书,刚刚到达。”

 “如何说法?”

 “王翦老将军力陈封建弊端,力主郡县制。蒙恬将军亦同。”

 “扶苏回来没有?”

 “皇长子明将抵咸。君上,如此做…”

 “不怕。事关长远,教皇子们听听有好处。”

 “那,最好明令皇子们只听不说,持公允之身。”

 “不!可以说话。面对如此利害,一个毫无评判的皇子何以立足天下?”

 “君上,皇子们尚未加冠…”蒙毅言又止。

 “准时大朝,放开一争!”嬴政断然拍板,没有理睬言犹未尽的蒙毅。

 始皇帝元年五月末,事涉华夏根本的一场创制大论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除了王翦蒙恬与据守陇西的李信,顿弱姚贾等所有的在外大臣与已经有稳定官署的大郡郡守、大县县令,都被召回了咸。更有不同者,大殿内皇帝阶下专设了皇子区域,二十余名皇子全部与朝。咸所有官署的所有官员,除了有秩吏之下的吏员,举凡官员一律与会。素常宽阔敞亮的正殿,黑沉沉一片六百余人,第一次显得有些狭小起来。卯时钟鼓大起,帝辇在迭次长呼中徐徐推出。高冠带剑的皇帝稳步登上帝座,大朝会宣告开始了。

 “诸位,朕即皇帝位,今首议大政。”

 所有的殿门与所有的窗户全部大开,沉沉大殿在盛夏的清晨颇为凉爽。皇帝一身冠带,平静威严地继续宣示着主旨“天下一统,我朝新开。行封建诸侯,或行郡县一治,事关千秋大计。前,首议三奏业已发下,各署公议也大体清晰。归总论之,主张依然两分。今大朝,最终议决,朕将亲为决断。朝会议政,不避歧见,诸位但言无妨。”

 “臣,博士鲍自令之敢问,陛下对新治大计定见如何?”

 “大朝议政,不当揣摩上意。”皇帝冷冰冰一句回绝了试探。

 “臣,博士仆有奏。”西边文职大臣区后的博士区,昂然站起了掌持博士学宫的周青臣,慷慨昂道“皇帝陛下扫灭六国,威加海内,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为千古第一大皇帝也!然则,平海内易,安海内难。天下九州,情势风习各异,难为一统之治。大秦安,必得以《吕氏秋》为大道,众封建。封诸多皇子各为诸侯,辅以良臣,因时因地而推治,如此天下可定也!”

 “臣,博士淳于越附议!今皇帝君临天下,四海归一,当继三代之绝世,兴湮灭之封国,使诸位皇子、开国功臣,皆有封国之土,皆有勤王之力!如此封藩建卫,土皆有主,民皆有君,皇帝陛下亦省却治民之劳,郁郁乎文哉!泱泱乎大哉!”这位素有稷下名士声望的淳于越跟了上来,文臣坐席区诸多要员顿时振作瞩目。

 “臣,博士叔孙通转呈山东游士奏章!”

 一言落点,举殿惊讶。朝会者,君臣之议,是为朝议。游学士子为庶民,故为野议民议。野议民议无固定程式,也并不包括在君主“下议”的议事制度之内。然则,华夏族群自远古以来,即有浓厚的野议之风,也有许多相应的上达形式,明如谤木制、谏鼓制、请命制等,暗如童谣、民歌、公议、请见、上书等,甚或包括了特定的流言。战国之世,重视野议之风犹在,齐威王整肃吏治的举措之一,便是以谤木制搜集民众建言及对官吏的举发。当时天下对齐人风习的评判,其中有一句“多智,好议论”这个“好议论”说得便是野议之风的普及强大。庶民野议但以上书方式呈现,往往是最为重大的民议,甚或可被视为某种天意。当此重大朝会,陡然出现野议奏章,此间意蕴难以逆料,大殿群臣立即静如幽谷。

 “既有野议奏章,当殿宣读可也。”皇帝说话了。

 “臣遵诏。”叔孙通展开一卷,高声念诵起来“臣等山东游士二百一十三人,启奏皇帝陛下:大初定,天下思治,民思归。我等布衣游学之士,痛感天下失治之苦。为此,恳望皇帝陛下封建诸侯,我等愿各为良辅,使四方有治,使黔首有归。如此,则天下大幸也!”念诵完毕,叔孙通高声补充道“民心即天心。士为天下根本,得士之心者得天下!臣赞同天下士子之议!”

 “臣等赞同游士奏章!”博士席一片呼应。

 “群小私心罢了,谈何天心天意天下士子?”文臣区突兀一句冷笑揶揄。

 “何人之言,诛心乎!论政乎!”叔孙通高声顶了回来。

 “老夫顿弱!便答之足下。”顿弱虽见苍老,精神依旧矍铄,离开侯爵座案站到了空阔处,破例地没有面对皇帝,却面对着沉沉座案区高声道“诸位连同老夫在内,十有八九都曾是布衣之士游学列国。此战国之风也,入仕之道也,原本好事!然则,战国士风雄强坦,无论政见如何,所论皆发自本心!是故合则留,不合则去。今,二百一十三名士子论政上书,竟能异口同声赞同封建诸侯,而独无一人异议,岂非咄咄怪事乎?期间因由,不言自明。今六国皆灭,一班狗苟蝇营之士失却奔走依托,又自觉才具不堪为皇帝大用,于是乎,唯求天下诸侯多多,好谋一立身之地。人求立身生计,原本无可指责。不合此等人物,偏以玩天下大计为快,以民议天心为名,实谋一己之出路,诚非私哉!诸位且说,老夫之论,诛心耶?论政耶?”这顿弱原本战国末期名家名士,桀骜不驯,当年以见秦王不拜而名闻天下。此时一片言论不做奏对,却做了论战之辞,一时大见老来风采,举殿听得入神沉寂,忘记了喝彩。

 “不,不是诛心,却也不是论政!”叔孙通红脸嚷嚷,引来一片笑声。

 “此等野议,臣等以为不说也罢!”文臣席有几人高声非议。

 “是也是也,自请为诸侯辅臣,有私无公!”

 一片嚷嚷中,周青臣淳于越叔孙通都愣怔了,博士席也一时默然了。

 “老臣王绾有奏。”

 须发雪白的王绾终于不能坐视了。这班博士不着边际不谙事理,王绾大为皱眉,自觉如此下去,只怕这个重大长策便要被这些虚空宏论付之水。王绾决计亲自阐发,于是离座出班,直接面对着帝座,苍老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起来,无一言不是实实在在。

 “陛下明察:方今诸侯初破,天下初定,复辟暗依旧涌动。大势论之,赵魏韩之地一旦有事,尚可就近靖。然则,燕齐楚三地却偏远难治,若有不测之,咸鞭长莫及。此际之险,与周灭商之初相类也。大秦安天下,当效法封建分治,分封皇帝诸子为封国诸侯,镇守偏远边陲,以‮定安‬天下。此,久远之计也,非一时之谋也。”

 “老丞相差矣!”姚贾站了起来。

 “上卿何见之有?”王绾淡淡地回了一句。

 “皇帝陛下,诸位大臣,”姚贾在空阔处时而面对帝座,时而面对群臣,雄辩之风不下顿弱“历经战国,天下大势已成两种治式:封建诸侯为一道,郡县统治为一道。今丞相既论治道,却是天下两分:赵魏韩之地一道,燕齐楚之地一道。持论根基,又唯在地理之远近,平之难易。如此姚贾敢问丞相:天下统一而一朝两治,政出多门而纷纭不定,图乎?图治乎?再则,天下治道若以地理远近、平难易而决断,易治者严,难治者宽,岂非纵容远政不法生?如此治道,公平何在!正道何在!”姚贾气势凌厉,所攻也确实皆在要害,群臣立感决战气息,大殿中一时肃然无声。

 “上卿少安毋躁。”

 王绾淡淡一笑,突然振作精神侃侃而谈“老夫所言,因时因地而施治也,天下正道也,非自老夫始也。在秦,自我惠文王之世取巴蜀,便以王族大臣直领巴蜀近百年,与封建诸侯何其相类也!昭王之世,有穰侯治陶地。当今皇帝之初,有王弟成蛟治太原。此其实也。以治道之论,则文信侯之《吕氏秋》有切实之论,非但主张众封建,更主张以地理远近定封国大小:王者封建,地愈近而封国愈大,地愈远而封国愈小,故海上之地有十里诸侯。凡此等等,皆因远近不同而施治也,何由生乎!以目下情势,皇帝领赵魏韩三地,是为帝畿;燕齐楚三地,则封建诸侯,势同三代天子一治,何由天下两治也!”王绾有理有据有史有论,殿中形势又是一变,大臣们都出敬佩的神色,博士们更是奋然快慰。

 “丞相论史,不足为证!”

 年青的蒙毅第一次身站立在殿堂论政了:“蒙毅职任长史,多闻国史典籍。丞相所言之史实,不合比作封建诸侯。自孝公以下之历代秦王,虽时有王族子弟或重臣领于一方,然皆以国府郡县官吏施治,王族子弟与重臣之效用俱在镇抚,以利推行法治。此等领治,赋税皆上缴国府,领治之地更无私兵私官,实乃郡县一治之特例,与封建诸侯大相径庭也!”

 “吕氏之学,亦不合大道也!”

 李斯站了起来。思忖情势,李斯觉得自己该说话了。李斯也没有面对帝座,面对面地与王绾对立着道:“文信侯众封建之论,不合大道者二。其一,不合五百年来天下。自秋以至战国,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国变,君变,官变,民变,法变,最终酿得大变。期间诸子‮家百‬风起云涌,竟相探索治国之道,而终归酿成变法大。变法者何?变国家也,变治道也,变生计也,变民众也。一言以蔽之,变天下文明之蕴涵也!千变万变,轴心在于治式之变。封建诸侯裂土分治,导致天下大战连绵动不休。人心思治,人心思一,思的便是天下一统,思的便是一法施治,思的便是抛却封建。文信侯之时,天下归一之心尚在端倪,尚未聚成大,故文信侯未能察大势也!今之天下,若果真行封建诸侯,无异于抛离天下民心,无异于再植裂土分治之,弃华夏五百余年之探索而重归老路焉!老丞相厚学明察,拘泥于一家之学而不审时势,何异于刻舟求剑哉!”

 “老夫愿闻其二。”王绾丝毫不为所动,只冷冷一笑。

 “其二,丞相所言,今新朝情势几同于周之灭商,在下不以为然。”

 “丞相所言大是!”博士坐席一片反对李斯之声。

 “是与不是,且看史实。”李斯从容言道“其一,三代之时,天下未曾生发,不知郡县制也,唯知封建制也。其时行封建,与其说遵奉王道,毋宁说别无选择也!是故,不足为亘古不变之依据。其二,周行诸侯制,前后所封王族与功臣千八百余国,可谓众封建矣!然则,周武王尸骨未寒,周室便祸大生,发难者恰是王族之管、蔡诸侯!如此封建,谈何拱卫天子?谈何拱卫王室?至于周幽王镐京之,王族大诸侯晋国鲁国齐国皆不敢救,若非我老秦人弃置恩怨而千里勤王浴血奋战,何有洛周室之延续哉!更不说诸侯相互如仇雠,相互攻伐而不能止,以邻为壑而践踏民生…凡此等等,封建诸侯岂非天下祸哉!”李斯一番话痛切肃杀,所言又无不是诸侯制要害,群臣神色又是一变。

 “人非圣贤,事无万全。廷尉如此苛责圣王大道,夫复何言!”

 王绾不屑地冷漠一笑,坐回了文臣首座,板着脸一句话不说了。

 “臣,博士鲍白令之,敢请诸王子之见!”博士席突兀一声。

 “臣等敢请诸王子奏对!”博士们一片呼应。

 大臣们似觉唐突,又似乎对博士们此等颇具离间意味的动议大有怀疑,举殿竟无一人附议。王子们则惴惴不安地望着帝座,纷纷低下了头去。

 “愿说者便说,无须顾忌。”皇帝说话了。

 “儿臣扶苏有奏。”英的皇长子一站起来,群臣眼睛立即亮了。只见扶苏向帝座一躬,肃然正道“儿臣以为,大秦一统华夏,皆由将士鲜血而来,理当推行郡县,由国家统一治民,使民无私政之苦。扶苏纵为皇子,若求封国而行私政,大秦国法安在?”

 “好!”文武两大区,皆有人高声拍案赞叹。

 “胡亥有奏!”一声清亮稚的童音陡然开。

 群臣大为惊讶,后排座案的臣子们纷纷站起向前打量。皇帝不呵呵笑了:“你小子也敢有奏?好!有胆,说。”皇帝话音落点,一个童稚话音在大殿中清亮地飞旋起来:“胡亥身为皇子,不求一己之利,唯愿天下大治!胡亥不做封国诸侯,只做大秦良臣!”

 “彩——”举殿无分政见,爆发出一阵哄然笑声。

 “皇子童稚轻言,不足以论长策!”鲍白令之昂昂然喊了一声,大臣们颇觉滑稽,又是一阵哄笑。正在此时,东区武臣席中王贲站了起来:“臣等有奏。”一句话落点,大殿立即肃静下来。谁都知道,如此重大的议政,拥有最高爵位的几位武臣至今还没有人说话。

 “臣通武侯王贲,得武成侯王翦、九原侯蒙恬、陇西侯李信之托,代奏皇帝陛下:华夏边地之治,若山,若陇西,若辽东,若南海,尤须郡县一治。若行封建,华夏必失万里屏障也。周室之亡,亡在诸侯。诸侯之患,动之源也。大秦不行封建,动将大为减少。纵然六国旧世族图谋复辟,亦不至裹挟民众。其时复辟世族孤立天下,我大秦六十万铁军何惧之有?此,臣等之奏对也,皇帝陛下明察。”

 王贲的话语一如既往地平实,没有一句昂之辞,却使已经渐渐闷热起来的大殿如秋风扫过,顿见一片肃杀气息,大臣们顿时平静了,没有人想说话了。只有博士们惊愕地相互顾盼着,似乎不明白这个黝黑壮的蛮实将军何以竟能有如此威慑力。

 “各方大要清楚,老臣敢请陛下决断。”王绾以为不需要再争了。

 “敢请陛下决断!”举殿一声。

 “好。”皇帝拍案“旬之内,朕以诏书说话。散朝。” n6Zww.Com
上章 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