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周国平自选集 下章
城市的个性和颜色
 城市的颜色——这个题目是对想像力的一个惑。如果我是一个中学生,也许我会调动我的全部温情和幻想,给我所生活的城市涂上一种诗意的颜色。可是,我毕竟离那个年龄太远了。

 十七岁的法国诗人兰波,年纪够轻了吧,而且对颜色极其感,居然能分辨出法语中五个元音有五种不同的颜色。然而,就在那个年龄,他却看不出巴黎的颜色,所看见的只是:“所有的‮趣情‬都躲进了室内装潢和室外装饰”“数百万人并不需要相认,他们受着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也同样衰老。”那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巴黎,那时巴黎已是世界艺术之都了,但这个早的孩子仍嫌巴黎没有个性。我到过今的巴黎,在我这个俗人眼里,巴黎的个性足以登上世界大都市之榜首。不过,我认为兰波的标准是正确的:城市的颜色在于城市的个性,城市没有个性,颜色就无从谈起。

 我们来到一个城市,感官首先接触的是那里的建筑和环境。某些自然环境的色彩是鲜明的,例如海洋的蓝,森林的绿,沙漠的黄,或者,热带的红,寒带的白。但是,如果用这些自然环境特征代表城市的颜色,仍不免雷同,比如说,世界上有许多城市濒海,它们就都可以称做蓝色城市了。城市的个性更多地体现在建筑的个性上,当然,建筑的个性不限于建筑的风格,其中还凝聚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风俗,因而是独特的人文环境的物化形式。这就不得不说到城市保护的老话题了。

 我出生在‮海上‬,童年是在城隍庙附近的老城区度过的。在二十世纪前半叶,‮海上‬成为中国最西化的都市,一块块租界内兴建了成片的高楼大厦和小洋房。可是,老城区仍保留了下来。低矮的木结构房屋,狭小的天井,没有大马路,只有纵横错的一条条铺着蜡黄大鹅卵石的窄巷,这一切会使你觉得不像在大‮海上‬,而像在某个江南小镇。你可以说那里是‮海上‬的贫民区,但一个开埠以前的‮海上‬可能就保藏在那里。现在,在全‮海上‬,再也找不到哪怕一条铺着蜡黄大鹅卵石的老街了。外滩和旧租界的洋楼当然是舍不得拆的,所以,在新月异的‮海上‬新面孔上,人们毕竟还能读出它的殖民地历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北京上大学。那时候,城墙已经残破,但所有的城门还在,城里的民居基本上是胡同和四合院。在我的印象里,当年的北京城是秋风落叶下一大片肃穆的青灰色,环抱着中心紫城的金黄琉璃瓦和暗红色宫墙。现在,城墙已经然无存,城门也所剩无几,大多数城门成了一个抽象的地名,取而代之的是气势吓人的立桥。与此相伴随的是,胡同和四合院正在迅速消失。紫城虽然安然无恙,但失去了和谐的衬托,在新式高楼的密林里成了一个孤立的存在。

 我不是在怀旧,也丝毫不反对城市的发展。我想说的是,一个城市无论怎样繁华,都不能丢失自己的个性。在今的西方发达国家,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不但已成共识,而且已成法律。凡是历史悠久的街道和房屋,那里的居民尽可以在自己的屋子里实现现代化,但决不允许对外观做一丝一毫改变。事实证明,只要合理规划,新城区的扩展与老建筑的保护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相映成趣。城市的颜色——这是一个有趣的想像力游戏。我相信,即使同一个有鲜明特色的城市,不同的人对它的颜色也一定会有不同的判断,在其中织进了自己的经历、性格和心情。但是,前提是这个城市有个性。如果千城一面,都是环城公路、豪华商场、立桥、酒吧街,都是兰波说的室内装潢和室外装饰,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巴黎的一个普通黄昏,我和一位朋友沿着纳河散步,信步走到河面的一座桥上。这座桥叫艺术桥,和纳河上的其他许多桥一样古老,兰波一定在上面行走过。桥面用原的木板铺成,两边是绿色的铁栏杆。我们靠着栏杆,席地而坐,背后波光闪烁,暮霭中屹立着巴黎圣母院的‮大巨‬身影。桥的南端通往著名的法兰西学院。朋友翻看着刚刚买回的画册,突然高兴地指给我看毕沙罗的一幅风景画,画的正是从我们这个位置看到的北岸的景物。在我们近旁,一个姑娘也席地而坐,正在画素描。在我们面前,几个年轻人坐在木条凳上,自得其乐地敲着手鼓。一个姑娘走来,驻足静听良久,上前亲吻那个束着长发的男鼓手,然后平静地离去。又有两个姑娘走来,也和那个鼓手亲吻。这一切似乎很平常,而那个鼓手敲得的确好。倘若当时有人问我,巴黎是什么颜色,我未必能答出来,但是我知道,巴黎是有颜色的,一种非常美丽的颜色。

 200211 n6Zww.COm
上章 周国平自选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