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风暴 下章
一一一、执政之后满门抄斩
 不过至少表面上,张溥道了歉,俞国振倒不好直接发作。他看了看张洪、也不避礼,只是笑了起来:“西铭先生,小弟听一位泰西僧人说过一事,倒可以说与西铭先生和诸位挚友听。”

 “请讲。”

 “泰西诸国中有一国,其国执政,为仕林所诟病,指摘其堵言路,未能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俞国振一边说一边微笑:“其中责骂执政最切者,甚至凡执政说言之事,无论对错,尽斥为谎言。一执政说太阳升自东方,其人顿时痛批,说原是出自西方,只因执政堵言路,故此才自东始。有人面刺说执政上台之前,便自东方出,那人闻言大怒,说他执政之后,定然要将所有说太阳自东方升起者满门抄斩。”

 此语一出,众人皆是暴笑,唯有张博,一脸苦笑。

 他再度离位向俞国振拱手:“愚兄方才错了,贤弟给愚兄留下三分面子吧。”

 他们都是读书人,脑子里带着无数拐的,当然知道,俞国振所谓的泰西僧人的故事,实际上是在婉刺张博方才那句“此乃朝廷大龘事岂是尔能妄言之…”

 若是俞国振不能妄言朝廷大龘事,他们复社诸子,大多布衣,又有什么资格妄言朝廷大龘事!

 “哈哈,西铭先生知过能改,近乎道矣。”俞国振这一次避席让礼。

 他知道自己与东林、复社最后肯定是要分道扬镀的,但现在他还要暂时利用一下东林复社在典论上的力量,在他掌控超越其的力量之前,能维持面上的友好,还是要继续维持下去的。

 “济民,方才愚兄怒,实在是因为…吴三桂与愚兄说了一番话。”张漓沉了一下:“大凌河之事,吴总兵虽是有错,却也有苦衷,此前吴三桂单救父之事,贤弟也应当知道,当时祖大寿坐视不救,吴三桂唯有带二十名家丁冲阵。”

 “以私怨而坏国事,此父子必成大明祸患。”俞国振淡淡地道。

 见俞国振始终不肯放过对吴襄、吴三桂的批评,张洪心中也动了气,不过这次他没有在面上表出来,反正是他们双方的恩怨,俞国振这般不知好歹,难道说他以为他有三‮家百‬丁,就可以去硬扛人家一个总兵官?

 何况后面还跟着一个刘泽清!

 想到这,张博便没有提刘泽清之侄的事情,他转言其余:“济民贤弟说的秦淮八评议之事,你们商量得如何了?”

 “只等兄长来决断了。”陈子龙又道。

 “此事发起者乃是方密之,经办者乃是俞济民,克咸、卧子从旁相助,至于愚兄,近来风声甚紧,据说当政诸公有不利于愚兄者,所以还是罢了。”

 “哦?”众人相望了一眼,然后都看向俞国振。

 “我?诸位瞧我做什么?”俞国振有些莫明其妙。

 “济民,你当初在无为怒杀州判之事,最后如何不了了之了?”方以智道:“你不是说,那州判背后,乃是某公之弟温育仁么?”

 “这还不是托了诸兄之福,你们因《绿牡丹》一戏之事,闹得督学大人缉拿温育仁之仆,他焦头烂额之下,哪里顾得到小弟!”俞国振笑道。

 去年虎丘大会前,温体仁之弟温育仁有意加入复社,却被张博断然拒绝,于是温育仁寻人写了一折戏《绿牡丹》嘲讽复社之中尽是弄虚作假的伪才子。后来复社通过典论清议,再加上张博的影响,浙江督学副使黎元宽出面,演此戏,还捉了温育仁家仆抵罪。

 众人大笑,深以为然,对张洪来说,那是他身居草莽却成功击破当朝宰辅攻击的一件得意之事。

 唯有俞国振自己才清楚,温体仁放过他的原因在于,他将养珠技术献给了崇祯天子,宫内的大钻太监,有人向温体仁施加了影响。

 不过此事若是说出来,一顶阉的帽子不知何时便会被扣上,因此俞国振从不告诉别人。

 “济民贤弟要准备多长时间?”张博将话引回正题:“十天够否?”…,

 “若是想将声势弄大,十天远远不足。”俞国振道:“一个月,也方便远近人物前来赴会。”

 其实一个月犹嫌不足,但是俞国振在南京能呆的时间有限,现在是三月初三,他最多呆到四月中,就要前往钦州,因此只能如此筹备了。

 “既然如此,那就定在一个月之后!”张博嘴上说由方以智主盟,实际上却当仁不让地做了决定:“四月初四,如何?”

 “好,便依天如兄所言!”

 众人商议定了,俞国振知道孙临对南京熟悉,首先便问哪儿有比较大块的空地。孙临奇道:“要大块空地做甚?”

 “声势越大,空地就得越大。”

 “那不如玄武湖,既可游湖,观山光水,又有大片空地。”陈子龙道。

 “不妥,不妥,还是在秦淮河畔寻一处所在,城外毕竟偏僻。”方以智‮头摇‬。

 论及交通便利,城外毕竟是比不得城内的,众人商议的结果,还是借用秦淮河旁的一处空地。

 这处空地其实也较偏,不过以秦淮河畔的繁华,能找到这样一块地方,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这块空地自有主人,孙临自告奋勇,去与主人涉,借之使用一个半月。

 临别之际张涔想起俞国振与吴三桂的结怨,思忖了一会儿,他终于还是开了。:“贤弟,吴三桂父子私德或者有亏,但手绾兵权,贤弟无意科举,今后总得在沙场上求功名,与他们父子结下死仇,实在是不智。”

 这一次他是只拉着俞国振的手私下说的,在他想来俞国振可能是因为当着众人的面,不好出尔反尔,故此只能与吴三桂死扛。现在两人私下说,有些话俞国振就不会说得那般满了。

 俞国振确实在反思自己对吴三桂的态度。

 他对吴三桂是半点好感欠奉,即使此人现在没有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可以他的性格,俞国振可以肯定,只要历史不发生太大变化,卖国求荣这种事情,他绝对能做得出来。

 但如今就正面与之冲突终究是自己还年轻气威了些,未能做到老巨猾啊。

 吴三桂父子手绾兵权不假,可这里是南京,不是山海关外,他俞国振一声令下,随时可以从襄安调两三百人来既然憎恨吴三桂父子误国误军之行径杀了就是,何必还要摆个脸色给他看!

 一念于此,俞国振心中杀意大动脸上却漾起了略显惭愧的笑。

 “西铭先生教训得是,只不过如今小弟是羞刀难入鞘了。”俞国振叹了口气,然后勉强道:“这样吧,方才西铭先生不是说咱们办秦淮八评议他吴三桂也要来参上一脚么?”

 “怎么?”

 “西铭先生不妨对他说,到时咱们打个擂台,他弄得声势胜过我那么我俞国振便在南京城北门口跪上一天,向他父亲赔礼道歉。

 若是我俞国振胜过了他,那么以前我说过的话,他也不必往心里去只当我没说过…如此,西铭先生觉得如何?”

 听他这样说张溥大喜,这分明就是有意和解了,至于跪上一天之类的,到时俞国振就算输了,他也会想办、法缓频,不叫他丢这个脸!而有了俞国振和吴三桂二人相助,他的大计,必然能得成!

 “济民贤弟有此雅量,今后成就必不可限!”张洪称赞道。

 他却没有看到,俞国振笑容里带着一丝淡淡的嘲意。

 又想到吴三桂曾说过,他与俞国振起冲突,是刘世仁挑唆而起,张洪想来想去,刘世仁倒无所谓,可其背后的刘泽清也是手绾兵权的大将,同样是自己要借助之力,若是说出来,必然又起事端,倒不如瞒着俞国振,以后再想办法为双方调解。

 想到自己一介书生,却能为这些武人所敬重,替他们主持公道,张博心中既有些飘然,又觉得自己实在大材小用了。

 回到自己的寓所,俞国振唤来高二柱:“二柱,我吩咐你的事情,办得如何了?”…“小宫人,网已经撒下去了,只要那厮出门,必然会被盯着。”高二柱道。

 自从一年前俞国振将他从家卫中调出,专门负责情侦,他便开始隐入黑暗之中,在人前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这一年来,他在情侦上的天赋展无疑,不仅从庐州无为到安庆桐城,布下一条严密的情侦网络,同样,他也将触角伸到了南京、扬州和苏州。

 其‮南中‬京作为留都,他派驻的人手最多,仅他直接控制的核心人手,便有十余人,而再受这十余人控制的,更有三四十人之多。

 这些人平时负责的事情,不过是打听市井流言,查看物价贵,探访官场动态。这等活动,并不违背大明律令,因此并无多少风险,也不虞与朝廷控制的厂卫有什么冲突。

 可这一次不同,俞国振要他做的是监视吴三桂的一举一动,吴三桂乃是朝廷武宫,私窥其举动,若是被他发觉,杀了也是白杀。

 “你要小心,此人甚为狡猾。”俞国振道:“不过,吴三桂不是甘于为人利用之辈,他如何认得我,是谁挑唆得他来找我麻烦,一定要打听出来。”

 在俞国振看来,吴三桂并不怎么值得担心,他在南京城,毕竟实力有限,真正值得他担忧的,还是推出吴三桂的那方势力。

 回想自己此前的行为,俞国振实在想不明白,是哪一方势力与他有如此大仇,他才到南京,对方就开始出手,难道说对方掌握了他的行踪?

 (感谢无可取代《爱未央》打赏,继续求月票中…)。) N6zWw.CoM
上章 明末风暴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