绶溪游记
阔别莆田多年,对家乡的建设进程一直都很关注,偶然在与他人闲谈时当谈及莆田二十四景时,大家都在扼腕叹息,说破坏太厉害了,处于一个腾飞的时代,到处改天换地各项房地产工程纷纷上马,你方唱罢我上台,“整个莆田就是一个大工地。”一人说,“不,整个中国都是一个大工地!”另一人不甘居后。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开来。的确,君不见处处马达轰鸣、尘土飞扬,到处都在开发房地产,拆迁大军随处可见,老百姓今天住在这里,明天要住哪里,后天又在哪里安居都是未知数,在家乡
,让人生活其中总有一种不定安的感觉,谈什么安居乐业。“在当今社会里,人心是浮躁的。”又有人冒出一句,语气里透着不忿,似乎要吐尽心中不快。“你看,咱们儿时常游的二十四景,正在被一点点地说是开发,其实就是破坏,也不知那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一说起莆田二十四景,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十几年前那山清水秀的溪水旁穿梭于漫无边际的荔枝林的印象,“那片林子还在吗?那个著名的‘绶溪钓艇’还在吗?”“还在,不过开发了。“朋友的回答,让我的心不
颤了一下,一种强烈的担忧感跃上心头,我想去看看。
逢一个秋高气
的下午,我邀请父亲,咱们去看看绶溪吧,一听到绶溪这两个字,古稀之年的父亲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五十五年了,光
似箭呐。当年我还是孩子时,你爷爷参加东圳水库的修建,我就经常给你爷爷送东西去,走的就是绶溪的那条水路。还有,你的太爷爷的父母亲就葬在离绶溪不远的山上,以前呐,小的时候每年去扫墓都是一大家族共乘一条船沿着绶溪这条水路去的,一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船儿一直坐到绶溪古桥边才上岸,大家泊船步行去扫墓,扫墓完孩子们最开心的是在绶溪桥边的一个叫‘店儿头’的小集镇上吃一碗葱香馄饨。唉,那时候穷,有一碗混沌吃就是极大的快乐事。记忆里夏天那绶溪两旁的荔枝成
的季节,满树红荔枝星星点点沉甸甸的,有的干脆就沉到了溪水里,船儿经过时,伸手就可以够到。那浸在水里的荔枝分外甜脆,令人分外神往,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几十年了,不知现在那里的景
还在不在,值得走一圈“。常言道:择
不如撞
,撞
不如今
。既然有意愿又有时间,那么走吧,带好相机,携父牵
手,开车出门。
在网上搜了一圈,知道莆田市府政投资了三千万开发绶溪公园,心中便紧了一下,又是开发。心头不由增添了对那片多少年来承载莆田厚重历史和原始面貌一偶的女处地现状的担忧。前往绶溪的车速明显加快了。一路上,高楼节次鳞比,什么安置房、保障房延绵起伏。这几年,莆田市的基础建设初具规模,车子多了,路也宽了不少,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前穷乡僻壤的荒山沟现在由于交通的便利,也焕发出了生机。一座座现代气息浓厚的高楼平地拔起,改变了莆田的面貌的同时也使许多人住上了梦寐以求的高楼大厦。路宽好走使本来就不长的路程因一路上应接不暇的景
而变得转瞬即到,过了一个十字路口,遥遥可见一块大石上书写着金色的大字“绶溪公园”找个停车位泊车后,大家下车步行。这就是年轻时记忆里的绶溪吗?父亲眼里一片茫然,这完全是一个与许多城市街心公园一般无二的景致啊。我心中不免也有些忐忑,不知道里面怎样?带着疑问,穿过几处人造的景观,便可见一条宽阔的溪
蜿蜒着从成片的荔枝林的尽头钻出,横在面前。这就是绶溪了,同行的
子开始介绍起来。果然,乍一看,这一条绶溪同十几年前相比变化不大,一样的碧水清溪一样还如一个恬静的女处般羞涩地在原地
接我们这些热爱大自然的人们。溪边沿溪势而建两条小路,一条是供游人步行的青石板路,一条是供喜爱运动的人们骑车跑步用的红色沥青小道。小路两旁无一例外,都是从异地引种来的各种廉价花木,虽然也在努力营造古
古香的自然景观,但仔细一看,有的植物毕竟不是在这里自然有的,牵强附会人为的痕迹太明显了,但如果不栽种这些东西那因施工而造成的如伤痕般的
的黄土将无处遁形,也许是我们来早了,再等几年这些东西融入到自然中就好了。我边安慰自己,边欣赏起周边的景
,路上游人如织,锻炼体身的,拍婚纱?照的,散步悠游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但相同的是对自然的漠视。
站在溪边,放眼眺望远处青山掩映的溪
尽头高高伫立着几座气派十足的楼盘,
子介绍那就是著名的万辉楼盘。地处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楼盘的价格自然分外高,这就是商人的精明之处,也是抹杀这一自然景观的罪恶之处。
走了一段路就可以看见隐在树林深处的绶溪桥了,看到绶溪桥的影子,我的心悸动了起来,忙着举起手中的相机,一阵调焦拍照后,开始仔细观察起这座从宋代就建在这里的古桥,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到过这里,当时桥上看下来,那溪水清澈无比,水中游鱼一览无余,甚至可以看到难得一见的野生红鲤鱼在水中的影子。十几年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这样的奇景,我三步并作两步登上桥,往下看才发现原来所见的那样清澈的溪水和红鲤只能在记忆里封存了,那桥下的溪水虽然仍可以看见游鱼,但只是依稀可辨的黑影而已,可气的是竟然有人在桥上撒网捕鱼。游人随处丢弃的垃圾也较为普遍,虽然有捞垃圾的船儿和清洁工辛勤劳作的身影,但阻止不了溪水变浑的进程。
桥上的几只石狮子灵气十足,映衬在这座古桥上分外醒目,踏着从宋开代始就有无数人踏过的青石桥面,一种追寻古人的冲动油然而生,那大硕的青石板上虽不甚平整,但表面已被磨得光可鉴人,甚是可爱,又不是滑不留足的危险,使人踩在上面坚实可靠,我在想象,要把这样重的石板搬上这座桥面铺就这座桥要花怎样的气力啊,在没有重型起重设备的古代,要完成这样的任务简直是一种奇迹。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劳动中产生了无穷的智慧才使这座石桥历经几个朝代走到今天而巍然不动,显出古朴风貌,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真应了佛家的一句话:功德无量!想一想当初这座石桥贯通了山里山外的唯一通道,也是山里人们要出山办事走得累了,休息打尖的重要地点。
微风吹动我的发梢和衣襟,我站在石桥上傻傻地想象着,父亲的话在耳边想起:“只有这一片变化比较小。”我转头看见父亲从我身边走过朝桥的另一端走去,我赶紧跟了上去,却见父亲走到桥的另一头停下来和当地的一个老人家攀谈起来,在两位老人的谈话中,我知道这地名就叫延寿村,延寿溪又名绶溪,后都称为绶溪。由于古时文人雅士在
秋佳
有揽胜的习俗,经常有人垂钓,且溪水清澈无比,可以分明地看到那水中鱼儿上钩的景象,顾备受人们喜爱,赋诗抒怀,誉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绶溪钓艇”的名字来由也在于此。桥头的一棵老树的树荫下毫不显眼
土堆放的地方伫立着两块牌子,一块写着“延寿桥”一块写着“延寿革命老区”告别老人回到桥的这一头,步下桥来才发现支撑这座石桥与岸边紧密相连的基础竟是用杂石垒砌而成的,父亲说这是又一种古时人们的智慧结晶,当时人们巧妙地利用杂石的天然形状,垒砌起来历经风雨千年不倒,并能继续发挥作用,足见古时劳动民人的技艺高超,现在这种技艺已经基本绝种了。我仔细观察,果然那石与石之间竟丝毫没有粘合剂,就单凭着石头的天然形状就可以按照理想的形状进行垒砌并保证了桥的质量真不简单!
在记忆里,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店儿头”的位置应该就在桥的左近不远,如今那里全部都拆掉了,那青石板条的小路和两旁的古
古香的店面早就不见了,只有尘封的记忆中依稀仍可以闻到那人声鼎沸时的码头小镇飘过几十年岁月的小葱馄饨香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刚建的二层亭子冷冰冰地立在那里,一眼就可以看出,那亭子使用水泥钢筋建造而成,与那历经几个朝代的古桥相比太年轻了,就像是一个风尘女子站在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旁边,尤显得格格不入。再走下去是一个大巨的用铁皮板隔离开来的工地,工地上风尘滚滚,工人师傅忙碌其中。在寻觅历史踪迹的尽头竟然是一大片喧嚣尘上的工地顿时人游兴立减,打马回头的路上,
子又介绍那里是刚要兴建的莆田市博物馆,旁边同行的一个游人嘟囔了一句:“最大的一块璞玉就这样毁了,还建博物馆装什么?”我一回头看到的是随后一个老者怨愤的眼神。
延寿溪一带古时起就遍植荔枝,桥边有几棵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的荔枝树,仍枝繁叶茂地生长着。其中有一棵大巨的荔枝树尤其显眼,树下有一块巨石上刻着“状元红”三个字,树上钉着一个牌牌记载着这棵树的树龄是九百五十年,正是徐铎种植的,人们围着树感叹着,其实在这个星球上,人这种生灵并不是主宰,而只是过客。你看,这棵老树不知道
来送往多少世间兴衰,如果有灵那定是最睿智的一位长者了。
值得一提的是,回程路边有一个荷池,里面荷叶各形各态,虽然已过了夏荷开放的季节,但一池的荷叶有的碧绿,有的已经残枯了,倒是生活得很,荷池畔留影完毕刚想离开却见一个中年男子用一个钩子在采摘旁边的一树芙蓉花,地上已经堆放着被采下的好几朵,我就上前问说这是公园的花卉,你为什么要破坏它,他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头也不回只是说芙蓉花炖冰糖可以治疗咽喉炎。我无语地头摇,怅然离开。
经过一个公用自行车免费租用的棚子,那里为了便于市民在园内游览,可以免费租用自行车,但上前一看,许多人都在抱怨手续繁琐,押金要很多,既然都是凭份身证实名登记,就无需缴纳保证金,不一定每一位游客都携带很多现金的,这一点公园的管理者显然不尽人意。
要走的时候,再次环顾。周围的高楼就像一群虎视眈眈的壮汉围在一起,正在觊觎这莆田为数不多的有着大片百年荔枝林的青山绿水。不难看出,再过几十年,也许不用这么久,绶溪钓艇的千古风
只能在历史图片和老人们口口相传中可怜地重提一下。我们的子孙只能存在于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听老人们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