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六章 博山炉
第六样则是玉冥器,以玉器来进行陪葬,血沁的存在正与玉器被拿来陪葬有关系,玉只有接触到尸体,长年累月,才有可能形成血沁。
随葬的玉器也被称为玉冥器。真正意义上的玉冥器是出现在周至汉这一段历史时期。当时的人们相信,以玉器堵
死者的各个窍
,就能阻止真神出窍,防止元
外
,因此,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的玉窍
、玉璧板,等等。其中,比较有代表
的是广州南越玉墓出土的大批玉冥器,这些玉器是专门为死者特制的,比如,玉冥器所用的玉块或玉琮往往多切一刀,以示与实用之物相区别。
而自汉以后,厚葬之风渐渐收敛,故而专门用于殓葬的玉器也渐为少见,而大多的墓葬则以死者生前所用的实用器物陪葬了。通常,专用的玉冥器有各种玉窍
,如口含的玉、蝉、玉耳
、玉眼盖等。此外,还有死者手中所握之玉猪,背后及
前所垫盖的玉璧板等。
玉冥器常常要被做成蝉、猪等动物的形状,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蝉是从地下爬出来的,只吃
水就可以引吭高歌。故而,蝉被认为可以重生,所以玉蝉一般含在嘴里。而猪则代表了农耕文化的金钱,而玉又价格不菲,所以古人经常用它来陪葬。
陪葬宝物之七就是神器,神器,是指古代用来通天以及与神沟通交流的器物,包含鼎、鼓、钟、剑、斧、壶、塔、琴,等等。在出土的所有神器中,以博山炉最为受人关注。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
博山炉主要流行于汉代,而汉代人使用博山炉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古人以博山炉为神器,用此烧香祈祷以达神明;二是古人席地而坐,燃香草可以洁室除
,怡人心脾;三是达官贵人有熏衣染被的习惯,用从国外输入的蕙草熏香衣被,以显示华贵。风愈演愈烈,帝王诸侯们又在香料之中添加催情的物药,来
足自己的
。因此博山炉又成为**的一种象征。
“对了,这陪葬宝物的第八种其实…”谢明说道:“虽然是证实存在过的,可是总觉得有些不靠谱了,仙丹,仙丹其实一般是丹砂,黄金和白银为主要材料,中国的炼丹之风自秦汉开始愈演愈烈,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加盛行。因为士大夫阶层信奉道教,沉
于修道成仙,他们认为丹砂在炼制过程中,颜色、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和人的生老病死有联系的,因此,企图从丹砂一类的矿物中炼制出仙丹来,以求长生不老、升天成仙。葛洪在《抱朴子》中,就多方论证了神仙不死之道,主张以黄金和丹砂炼丹,以服食成仙。”
“陪葬宝物九是石器,陪葬品中的石器用料考究,有的是上好的花石、大理石、汉白玉石、昆仑玉石、蓝田玉石,所以宝贵程度相当高。在随葬的石刻艺术品当中,唐太宗昭陵六骏的石刻就是非常珍贵的陪葬宝物。当然,石器不仅会陪葬在墓主人的墓
中,更多的还会在墓葬的外面,作为死者的陪护。”
骆天说完了,就听到刘大川说道:“比如说霍去病的墓就是石刻最多的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去世以后,武帝为纪念他的赫赫战功,特在茂陵旁修建了一座象征祁连山的墓冢,境界
真,墓上还有各种巨型石刻群,手法简练,气势浑厚,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化境,是我国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
“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体雕刻,是一件有代表
的纪念碑式的杰作,使用一人一马对比的形式,构成了一个高下悬殊的抗衡场面,揭示出了正义力量不可摧毁的主题。在此基础上,雕刻家把马的形象刻画得坚实有力、姿态威武、气宇轩昂,似乎象征着当时汉军实力的强大,具有凛然难犯的庄重气派。从画面上看,马腹下的匈奴人,仰卧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持箭,腿双蜷曲,作狼狈挣扎状,蓬松零
的须发,更显得惊慌失措,声嘶力竭,带着既不甘心就缚,又无可奈何的表情。这显然是用以歌颂霍去病将军的业绩,以昭示出来犯者的下场,拿这块石刻陪葬霍去病太合适不过了。”
骆天提起来还有种很痛快的感觉,大汉江山,休要来犯,犯必惩之!
骆天说得有些激动了,谢明笑道:“这要是国家犯战了,你肯定是第一个上的,瞧把你给激动的。”
“那哪能啊。”骆天也觉得自己太激动了:“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些东西能够让人心血澎湃地,要不然,研究历史的专家怎么会这么投入?”
刘大川叹道:“好久没有和你这样深入地讨论过了,今天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骆天啊,以后没事常过来跑跑吧。”
骆天点头答应:“没事自然会过来的。”
大家接着讨论那陪葬宝物之十,这就是刘大川的专业活了,因为是属于字画:“要说陪葬最有名的就是《兰亭序》了。”
骆天前不久刚将这本《兰亭序》放进了与黄立德编著的书里,他点头:“是啊,不过这也是史上最神秘的字画之一了。”
“对,《隋唐嘉话》、《太平广记》里都提到过兰亭序的去向,中间的过程都略有不同,但是对于埋入昭陵的说法,却最终是一样的,不过据《新五代史•;温韬传》,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曾盗昭陵: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
,
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要是按照这个说法,则《兰亭序》真迹经盗陵贼温韬之手又复见天
了。然而,此后《兰亭》真迹的消息便杳如黄鹤,其下落如何,更是成为谜中之谜了。另外还有人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可能是陪葬在唐高宗和女皇武则天的乾陵,但由于乾陵尚未发掘,所以一直无法得到证明,真是可惜了,可惜了!”
这陪葬宝物十一就是瓷器了,关于瓷器那历史可就悠久了,三人要是真要论起来,这一天夜一也说不完了,不过对于最后一个陪葬宝物就是金银器了,
我国发现最早的金器是在甘肃玉门夏代古墓中出土的金耳环。到了商代,金器已经得到了上层社会的广泛使用,但商代金器以装饰物为主,器物类则相对较少。
白银出现晚于黄金。
秋时期的银错铜兵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银器的实例。到了隋唐时代,金银器的制作和应用达到历史的巅峰。当时,除了饰物外,还生产餐具、茶具、佛教法器等生活器物,且品种大为增加。两宋时期,不仅上层社会使用金银器,连酒馆食肆的饰品及饮食器皿也都使用金银器。宋代金银器无论在造型上,还是纹饰上,都
离了唐代的富丽之风,变得素雅和富有生活气息。明代的金银器,造型庄重,装饰华丽,雕镂精细,而明定陵出土的金冠、金盆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然而,虽然在考古发掘中不断会有金银器的出现,但是谁也想象不出,在一座墓葬中出现560件金银器是什么样子。1958年7月,定陵地宫经过两年零两个月的挖掘和清理,共出土了各类丝织品和衣物、金银器、瓷器和琉璃器、玉石器、漆木器、首饰、冠带和佩饰、梳妆用具、木俑、武器和仪仗以及谥册、谥宝和圹志等器物2846件其中还不包括钱币和纽扣,其中,光金银器就有560件。在一座墓葬中挖掘出如此众多造型别致、设计科学、工艺
湛、选料上乘的金银器,只能是皇家陵墓所独有了。
定陵所出土的560件金银器,其中金器289件,最令人惊叹的是朱翊钧的金冠和皇后的凤冠。金冠用极细的金丝编成,冠上部镶嵌了两条金龙戏珠。而皇后在举行庆典时所戴的凤冠则共有4顶,形状都差不多,每顶上都镶有珍珠500多颗,宝石100多块。另外,还有皇帝的龙袍,上绣12条形态各异的团龙;绣有各种花草及百子图的皇后百子衣。
除金锭103枚、消灾延寿钱100枚、吉祥如意钱17枚和银锭65枚、鎏金银钱192枚、银饼1枚外,其他82件金银器具大部分是宫廷的
用品,分别出自帝后棺内尸体上下两侧,少数放在了随葬器物箱内。有些器底有许多划痕,这表明有的器具是皇帝和皇后生前所使用过的生活用具。
N6z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