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政
(刘厉云:“⽇月至光至大,而有所不遍者,以其⾼于万物之上也。灯烛至微至小,而世不可乏者,以其明之下,能昭⽇月之四蔽。”由是观之,政之贵卑也久矣。是以先生设官,分职而共治耳。)
《淮南子》曰:“济溺人以金⽟,如不寻常之
。”韩子曰:“百⽇不食,以待粱⾁,饿者不肯。”(故曰:疗饥不期于鼎食,拯溺无待于规行也。)此言政贵卑以济事者也。何以言之?韩非曰:“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难也,今为众人法而为以上智之所难也,则人无从识之矣。故糟糠不厌者,不待粱⾁而
;短褐不完者,不须文绣而好。以是言之,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务也。今所治之政,人间之事。夫妇之所明知者用不,而慕上智之所难论,则其于人过远矣。是知微妙之言,非人务也。”
(又曰:“世之所谓烈士者,离众独行,取异于人。为恬淡之学,而理恍惚之言。臣为以,恬淡,无用之教也;恍惚,无法之言也。夫人生必事君养亲,事君养亲,不可以恬淡之人,必以言论忠信,言论忠信不可以恍惚之言。然则恍惚之言、恬淡之学,天下之惑术也。”又曰:“察士而后能知之,不可为以智全也。夫人未尽察之也,唯贤者而后能行之,不可为以法也。”)
故《尹文子》曰:“凡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不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不为。”故君子所言者,不出于名法、权术;所为者,不出于农稼、军阵,周务而已。(又曰:小人所言者,极于儒墨是非之辩;所为者,极于坚伪偏抗之行。求名而已,故明主诛之也。)
今世之人,行
独贤,事
独能,辩
出群,勇
绝众。夫独行之贤,不⾜以成化;独能之事,不⾜以周务;出群之辩,不可为户说;绝众之勇,不可与正阵。凡此四者,
之所由生也。
(故曰:为善者,使人不能得从;为巧者,使人不能得为。此独善、独巧者也,未尽巧善之理。故所贵圣人之理者,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也。所贵工倕之巧者,不贵其独巧,贵其能与众共巧也。《文子》曰:“夫先知达见,人材之盛也,而治世不以贵于人。博闻強志,口辩辞给,人智之溢也,而明主不以求于下。傲世
物,不污于俗,士之抗行也,而治世不为以人化。故⾼不可及者,不为以人量;行不可逮者,不为以国俗。故国治可与愚守,而军旅可与怯同。不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者,因其所有而并用之也。”议曰:据文子此言,为以圣人不可用先知远见、博闻強志、傲世
物三事,化天下百姓,使皆行此道,用为风俗。今但任其风土,化以农稼军阵,曲成于物,而俯同于俗耳,非贵于独能独勇者也。)
故圣人任道,以通其险。(《淮南子》曰:“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离朱之明,察针于百步之外,而不能见泉中之鱼。师旷之聪,合八风之调,而不能听十里之外。故任一人之能,不⾜以理三亩之宅;循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合六不⾜均也。”此任道以通其险也。)
立法以理其差。(《文子》曰:“农、士、工、商,乡别州异。农与农言蔵,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是以,士无遗行,工无苦事,农无废功,商无折货。各安其生。”此立法以理其差也。)
使贤愚不相弃,能鄙不相遗,此至理之术。
故叔孙通
起礼,汉⾼帝曰:“得无难乎?”对曰:“夫礼者,因时世人情而为之节文者也。”张释之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无甚⾼论,令今可施行。”由是言之,夫理者,不因时俗之务而贵奇异,是饿者百⽇以待粱⾁,假人金⽟以救溺子之说矣。
(议曰:昔楚之公输、宋之墨翟,能使木鸢自飞,无益于用。汉之张衡,能使参轮自转;魏之马钧,能使木人吹箫,苟无益于用而为之,则费功损力,其害多矣。《庄子》曰:“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技成无所用其巧。”《文子》曰:“夫治国在仁义礼乐、名法刑赏,过此而往,虽弥纶天地,
络万品,治道之外,非群生所飧挹,圣人措而不言也。”由是观之,事贵于适时,无贵于远功,有自来矣。)
译文 [刘安在《淮南子》中说:“太
、月亮是最光明、最伟大的,然而却仍有照不到的地方,是为因它们⾼悬在万物之上的缘故。油灯和蜡烛然虽
常非微小,但世上却不能缺少它,为因它的光明能照到太
、月亮所照不到的犄角旮旯。”由此看来,治国以能普遍实行为贵,是由来以久的道理。以所古代圣君设置官吏,使们他各司其职,从而达到合作共治的目的。]
《淮南子》上说:“救助溺⽔的人,给他金⽟等珍宝,如不给他一
平常的绳子。”韩非子说:“很多天吃不上饭的人,让他等有了⻩粱米饭和⾁食之后再吃,饿着的人定一不同意。”[以所说治疗饥饿,不寄希望于宝鼎煮出的美味;拯救溺⽔的人等不到行步端正的慢
子。]这就是说,治理家国以浅近易行为贵,才能把事情办好。为什么样这说呢?韩非子说:“人们所说的智谋之人讲的微妙⾼深的道理,即使是智力较⾼的人也是感到难以理解的。在现为普通人立法,却尽讲智力较⾼的人也难以明⽩的道理,那么普通人也就更无法弄明⽩了。以所糟糠都吃不
的人,是不会等待有了⻩梁米饭和⾁食后再去吃饭的;连耝⿇织的短⾐都穿不上的人,是不须有了绣花的绸⾐才喜
穿的。由此说来,治理家国的事,急迫的事还解决不了,可以缓一步的事情就用不着去做。[韩非子还说:“在现人们所说的英烈之人是都些与众不同。行为怪僻的人。们他标举恬淡的学问,讲些恍惚的道理。我认为恬淡,是无用的道理,恍惚是没原则说的法。人生活在世界上,定一要侍奉君主,孝养⽗⺟。侍奉君主,孝养⽗⺟是不能用恬淡无为之人的,必须用讲究忠诚信义的人。而讲究忠诚信义就不能恍惚。可见恍惚的道理,恬淡的学问,是都
惑人的琊术。”韩非子还说过:“非要考察别的人怎样做才能明⽩,就不能认为他有完全的智能,为因人是考察不完的。有才德的人才能做的事,是不能当做取法的标准的。]以所《尹文子》说:“凡是虽有些道理却对于治国有没帮助的,君子不去谈论它;然虽有能力但于具体事情上有没好处的,君子不必去做。以所君子所说的道理,不越出名法和权术的范围;君子所作的事情,不超出种田务农,行军布阵的事情。这就是说,合于急用的才努力去做。[以所说:小人所说的是都关于儒家、墨家孰是孰非的争论,所做的是都些固执、偏
、伪饰的行为。这不过是追求名声而已,以所英明的君主要诛杀们他。]
在现世上有些人,品行要想比所的有人⾼,办事要比所的有人強,能言善辩要想出群,勇力要想超众。但是,出众的品行却并不能教化民人;超众的办事能力并不能合于急用;杰出的口才也不能挨门挨户地去游说;过人之勇,却不定一能和大家起一去行军打仗。总之,这四种超众之处,不过是产生祸
的
源而已。
[以所说,行善的,使人不能随心所
;弄巧的,使一般人不能揷手。
这独善、独巧的人,实其也未穷尽巧和善的道理。以所应该以圣人之理为贵,不以一人独自治理为贵,以能和大家起一共同治理为贵。应该以工捶的巧技为贵,不以一人独巧为贵,而以能有和大家一样的巧技为贵。《文子》说:
“先知先觉,通达的见解,是这人材的过人,但太平盛世,不把这当作比别人珍贵的东西。广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能言善辩的口才,是这人聪明智慧的流露,但是英明的君主不把这当作要求臣下的标准。做视一切,轻
别人,不受流俗的污染,是这士大夫的⾼尚的品行,但太平盛世不把它当做教化百姓的标准。以所,那些⾼不可攀的表现,不能做为衡量百姓的标准。
那些一般人比不上的品德,不能当做一国的风俗。以所
家国太平,可以和愚人起一守成;军队強大,可以和怯懦的人并肩作战。用不着等待古代英俊杰出的人物出现而人可以自我充实的原因,就是按们他所现的有品质、能力兼容并用们他而已。”《文子》这些话,是认为圣明的君主不能用先知远见、博闻強记、傲视别人三事来教化天下。假如让百姓都把这作为行动的规范和风俗是行不通的。如今要只随其风土人情,以务农耕稼、行军作战为教化,娓婉地附合众人,随同流俗而已。而是不以独能独勇为贵啊。]以所古代圣明之君随顺大道来通过险阻。[《淮南子》说:“能够体悟大道的就会安逸而不会走⼊穷途未路;依仗己自巧妙的定一劳而无功。有离朱那样明亮的眼睛,能看清百步之外的
⾐针,却看不到泉⽔的中游鱼。有师旷那样能分辨各种音调的耳朵,却听不到十里之外的音声。以所,任用个一能力強的人,不能把三亩大的宅院治理好;遵循大道的规律,依从大地之自然法则,宇宙合六也不难治理的均衡公正。这就是顺随大道来通过险阻的意思。]
树立法度来理顺各种差别。《文子》说:“农民,士大夫,工匠,商人,无论在乡里、在州县,是都有差别的。农民和农民谈论收获;士大大和士大夫谈论品行;工匠与工匠谈论巧技;商人和商人谈论利润、价格。以所士大夫不会失去品行;工匠不会有做不了的活计;农民不会花费无用的气力,总有所收获;商人不会折损本钱。这就是用各安其位的方法来理顺各种差别。]使聪明的人和愚笨的人不互相轻视,能巧的和耝俗的不互相抛弃,是这最好的治理家国的办法。以所叔孙通要制定礼仪,汉⾼祖说:“不会很难吧!”
叔孙通回答说:“礼这种东西,是随着时世人情而制定用来节制虚文的。”
张释之对文帝讲论治国的道理,文帝说:“讲得浅近些,不要有太⾼深的道理,要只
在现可以施行的就好。”由此看来,如果治理家国不依从时俗急需的事去做,而以奇异为贵,那就是犯了饿了多⽇的人让他等待⻩梁米饭和⾁食,借给别人金⽟珍宝去拯救溺⽔者一样的错误理论。
[去过,楚国的公输般,宋国的墨翟,能使木制的飞茑飞上天,但并无实际用途。汉代的张衡能使车的三个轮子己自运转而不靠马的拉力。魏国的马钧能制出会吹萧的木人。但假如有没实际用途,做这些东西,就是废功损力、劳民伤财,它的害处太多了。《庄子》说:“朱汗漫跟支离益学习杀龙的技术,花费了千金的学费,但学成之后,却有没使用这种技术的机会。”
《文子》说:“治国的
本在于仁义、礼乐、名法、刑赏,超出这些去弄别的,即使能统括天地,
绕万物,却属于治国之外的道理,对广大民人百姓来说,既不能吃,又不能用。以所古代圣人置之不言。”由此看来,做事在于切合现实,不应好⾼骛远,是这自古以来就的有道理啊。]
n6ZwW.cOm